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中间阶层的二重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 《当代亚太》2004,(6):58-64
东南亚中间阶层突出的特征是具有革命性和保守性的双重品格.在战后东南亚历史上,中间阶层的主要表现是要发展而不是民主,要秩序而不是公平,与领导阶层的联系超过与大众阶层的联系.东南亚中间阶层保守性多于革命性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产生和成长受益于威权主义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增长;华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历史短暂并与原出身的阶层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2.
研究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的等级结构,是研究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和分析,涉及旧制度下法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来源、构成、经济状况、社会活动、社会影响等内容。了解这些对理解和研究旧制度及法国大革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皮埃尔·卡蓝默先生,您是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的主席,该基金会致力于推广新的治理(gouvernance)理念,您本人在中国与欧洲以及欧洲和非洲的交往和推广治理方面也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务员政治中立的研究金硕培一、序论政治发展是政治体制的变化和进步,是为实现新的目标而不断进行的改进,它与单纯的变化和进步有所不同。在许多方面(如分化、组合,调整、协调、能力等),发展可以理解为实现中间目标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实现最终目标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欧洲激进左翼政党在动员传统工人阶级、失业人群以及其他中低收入人群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但由于激进左翼政党,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倾向的现代激进左翼和"红绿"政党等本身存在多样性和异质性,其核心选民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像北欧和西欧的一些"红绿"政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间阶层、女性和年轻选民的支持。与此同时,很多制度性因素如政党制度、政党竞争,也影响着欧洲激进左翼政党的选举命运和政治走向。欧洲社会民主党、极右翼政党与欧洲激进左翼政党在部分选民群体上的趋同性,使后者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而激进左翼政党在争取中间阶层、高学历和年轻选民群体等方面,也受到绿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12,(2):21-32,159
法兰西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大革命传统和共和主义理念奠定了当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基石。在民族观念方面,法国与德国的分歧与历史文化差异有关,但也是欧洲大陆两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在法国,共和同化政策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法国在社会文化模式和移民政策方面历来强调"大一统"和"共和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法国在世界上长期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地位所决定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法国的民族国家观念、社会文化模式和民族认同受到了严重挑战。法国人不得不对法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法兰西民族认同,以及法兰西的前途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黄艳红 《法国研究》2014,(2):36-46,23
《现代法国的渊源》是泰纳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之后对法国命运反思的产物;其第一卷《旧制度》以广泛深入的描绘,揭示了大革命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基础。泰纳认为,绝对君主制的政治结构导致贵族脱离公共生活,并缔造出一个沙龙精英阶层;脱离实际、热衷抽象推理的经典精神在这个阶层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但这种作为精神娱乐的经典精神,无法认识民众心理和政治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非理性。基于泰纳对旧制度的王权和特权阶层的尖锐批判,我们不能将他简单地视为反革命者。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国的政治理论产生于确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制度和思想的时期,它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建构主义的印记。同现实主义学派的拥护者惯常的观点相比较,法国学派赋予主观因素更大的意义。因为建构主义把世界理解为由社会“创造”的现实,并以这种理解既跟新现实主义、也跟新自由主义的生硬的客观主义分庭抗礼。尽管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活动在国际舞台上那些主要角色物质潜力的差异;但它提出,与此同时要考虑到主观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管理的某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任务客观上要求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国内在理论上掌握和实际地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上开展的工作愈来愈活跃,在这方面的工作中揭示社会主义管理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该指出,社会主义管理按其大量表现是一种阶级管理。它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阶级和阶层的需要和利益,而主要地反映工人阶级的需要和利益。  相似文献   

10.
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05,23(4):112-125
激进主义是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政治体制和人们的心态之中。1789以来的历次革命构成了法国的革命传统。不懈地推崇平等理念也是激进主义的表现。激进主义传统还体现在政治生活动荡方面,与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似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笛卡尔和萨特的故乡,“替天行道”的知识分子在促成激进主义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激进主义传统是由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旧势力异常顽固而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力量十分强大;小产业主观念根深蒂固等。尽管如今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激进主义仍不失为法国和法国人的重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金姬 《新民周刊》2012,(20):93-94
多年来,中国新富阶层执著于对法国波尔多五大名庄的追捧。中国富豪一般认为价格500元以上的红酒品质才有保障,这个价格也是他们界定高端红酒和普通红酒的价格界限。  相似文献   

12.
教授共和国     
在法国,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有长期的历史传统,对立的双方一旦进入政治角逐就失去良知和理性,1981年5、6月以来发生的一切是历史的重演;密特朗执政表明,代表中产阶级的一些知识分子压倒世袭权贵而闯进领导圈子,于是在法国出现了“教授共和国”,即由出身贫寒、来自外省的教授、博士和普通官员掌权的时代;介绍现政权头面人物的生平和政绩;一些阶层和派别对密特朗政府的态度。——编者  相似文献   

13.
十八世纪末爆发的法国革命对于世界的前途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改变了旧世界,从而标志了新时期的开始。革命进程也推动了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世界上的有关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讨法国革命和数学的有关问题,说明在革命时期中数学的特点。法国数学家的贡献以及法国革命对数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进步观念在法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步观念是西方近代产生的一个和“命运”、“上帝”一样根源于生存之谜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秩序性观念,它是一种涉及对过去的综合和对未来的预言的理论。近代以前,人们信奉以“命运”或“天意”为核心概念的历史过程理论。近代以降,影响和支配人们思想和历史创造活动的,则是弘扬理性、倡导变化、肯定革新为基本精神的进步观念。进步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使人类走出“循环”和“退步”的困惑,摆脱“命运”与“上帝”的阴影,自觉地自立于天地之间,在进步观念产生与发展上,法国思想家无疑作出了突出而巨大的贡献。一、进步观念的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社会变迁的实证分析,从社会结构分层的视角探索苏东社会转型的原因及过程.首先,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城乡社会结构的改变,是苏联东欧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这是它与东亚、拉美等国或地区的社会转型具有深层关联性的一面.而农民迁移到城市的结构性流动所产生的复杂流动机制和分层机制,对苏东社会转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冲击.苏东社会的中间阶层,其价值观、社会功能和政治态度对激进的制度转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先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农民向城市工人的阶级分层发生变化,然后才是表层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在市场化背景下,苏东社会的阶层分层因利益多元化而发生分化.苏东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过程明显地分为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如果說过去在法国統治时期,法国殖民者通过各个进口垄断組織控制全国的商业的话,那么现在美帝国主义者为着实现它的新殖民政策,已经用“商业化援助”侵入南越,把南越变成殖民地。  相似文献   

17.
申建林 《法国研究》2002,(1):122-131
在法国大革命中 ,雅各宾派把是否拥护卢梭思想视为区别人民与敌人的标准。 1 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有关人生而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等重要条款几乎是对《社会契约论》原句的照搬。但这并不意味着卢梭已成为公认的社会进步的精神导师。恰恰相反 ,卢梭政治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卢梭去世不久 ,英国政治理论家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指责卢梭的“自由、平等”理想是不尊重历史与传统的抽象观念。贡斯当在 1 81 9年的一次演讲中曾指出 :“卢梭误将社会机构的权威当作自由”①,其实这不过是要求个人为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自由而甘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法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法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法国在文学出版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阅读的载体也从单一的传统纸质书籍转向更加多样的形式,口袋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今法国民众的阅读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的集体阅读形式也更加迎合现代人的需求。本文对法国数字时代下的文学阅读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研究并改善中国国内的阅读行为现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波 《法国研究》2003,(1):149-159
冷战结束后 ,随着苏联集团的崩溃、苏联自身的解体和德国的统一 ,法国在外交上开始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就在法国考虑如何制订其外交战略以应对这种全新环境的时候 ,1991到 1995年的前南联盟危机为法国调整其对外政策 ,重建法国在欧洲乃至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处理这场危机的过程中 ,法国政府一方面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对这场冲突中各方的态度 ,同时根据国内知识和文化阶层所提出的各种批评意见 ,对处理前南联盟冲突的外交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此期间 ,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