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雳  张松 《德国研究》2009,24(3):52-58
单威廉一生充满传奇,他在华工作20余年,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强租胶州湾,开发青岛。作为殖民政府土地官员的单威廉,主持制订了青岛的土地政策,这是单威廉多年来对中国近代城市土地问题研究的宝贵成果,它不仅对青岛城市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形成、欧洲土地政策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就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签署中英文协议。中韩FTA的签署将使两国经贸、政治、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韩签署FTA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双边、区域和全球价值。得益于先天的地理条件,青岛是中国东部城市中与韩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城市。中韩FTA达成后,更多的韩国商品和企业进驻青岛,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将大大增加。青岛应抓住良好机遇,借助中韩FTA签署的良好时机,采取措施推动青岛企业走出去,并促进实现先行效应,与韩国经贸发展迈上新台阶,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崔文龙 《德国研究》2008,23(1):63-67
德国在占领胶澳租界之初,面临着如何进行城市设施建设的难题,在取得土地控制权之后,殖民当局开始了城市建筑规划,制定了城市规划蓝图。而在城市蓝图制定的过程中,卫生学的原则一再被强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青岛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同时这一过程又是在卫生措施的旗帜下,通过胶澳殖民当局的专制统治实现的,体现了强迫性和种族性。  相似文献   

4.
青岛是中国内地韩资企业最多的地区,被称为"韩国对华投资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抓住了韩国国际资本转移的有利机遇,目前,青岛与韩国之间已经建立起多领域、高层次和全方位的经贸合作格局,成为中国城市与韩国友好合作的成功典范。本文阐述了青岛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青岛与韩国经贸合作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案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和韩国经济交流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开放的城市———青岛中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起开设经济特区作为开放的窗口 ,1 984年 ,将 1 4个沿海城市指定为开放城市 ,青岛成为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青岛市的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 ,对外交流和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最近几年间 ,青岛因其地域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企业家 ,实现了青岛市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到 1 999年末为止 ,在青岛市许可的外国人商社投资项目 8964个 ,外资…  相似文献   

6.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5,(40):109-109
一只38元的大虾,瞬间击溃了青岛的美好形象。八大关、天主堂、栈桥、水族馆、海滨浴场、啤酒、崂山泉水,还有与德国有关的种种传说……在一只大虾面前如此不堪一击,青岛人民叫冤,我也想不通。第一次去青岛是在遥远的1981年,那时的青岛有着北方城市的一贯表情,冷峻而沉默,路面七高八低,骑白行车非常艰难,两边的砖房墙体很酲,更厚的是屋顶上的灰尘,夏日的阳光也不能让它们提起精神来。  相似文献   

7.
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泉 《德国研究》2006,21(1):50-54
由于德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进程,使青岛城市的规划建设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客观上为青岛此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德国近代史的解读,可归结青岛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来自三个方面: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帝国海军部的“样板殖民地”,以及德意志民族的“浪漫主义的普世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聚焦,主要来自当下城市发展所引发的普遍焦虑以及由此焦虑而产生的文化反省。在中国,与改革开放同步展开的城市化进程自其起点处就担负了发展经济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如果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将正式跃升为国际性大国。在举办奥运会的北京和青岛等城市,奥运的热潮正在上涨。每条街上都悬挂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华丽标语,由钢铁编织而成的鸟巢形状的主赛场内,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的开幕式的焰火正在袅袅上升。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从2000年开始,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城中村”问题成为摆在各级城市面前的重要问题。“城中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成为与城市主体相对立的文化落后区域,在形象上也成为“脏、乱、差”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绿茵荣光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3,(29):12-17
<正>足球,一直是凝聚这座城市人心的一种力量,也一直是上海积极的城市精神和独特城市文化的标牌与名片。2023年的7月,中超赛程过半,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暂列积分榜前两位,在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中领跑。沪上双雄的精彩表现,再次为申城的球迷带来了惊喜,人们也期盼着,在赛季结束时,能够以足球的名义,让上海再次骄傲。  相似文献   

12.
水乳交融的青岛大邱友好城市关系为进步拓展友好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今年3月6日至9日,以曹海宁市长为团长的韩国大邱市代表团一行77人(包括大邱市政府官员、新闻界人士和企业界代表,以及40多位随团来青岛演出的大邱市立青少年合唱团的小使者们),应邀对青岛进...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晋州市吴莲姬概况晋州是韩国庆尚南道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它曾经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都,又是崇尚学问的地方,因而素有历史文化城市之称。如今,它不仅是历史文化城市,而且是教育城市,又以美丽和富有情趣的田园城市及旅游城市而闻名。晋州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民间大使”崔荣哲提起青岛茶山人造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荣哲,确实有些不同凡响。早在中韩建交之前,他就和少数几位韩国企业家到青岛,投资建起山东最初几家韩资企业。在青岛贸促会支持下,他的公司迅速发展起来。1991年投产时,当年就出口140万美元,第二年达...  相似文献   

15.
中韩海底光缆工程将登陆青岛在青岛今后五年实施的十大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韩海底光缆工程。它是我国继中日之后的第二条国际通信光缆,也是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通信进入太平洋国际通信网的重要通道。光缆中方登陆点选在青岛,韩方选在...  相似文献   

16.
一青岛市与环黄海城市群合作的条件分析 对青岛市来说,要着力构建相关都市圈及经济圈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就要打破区域限制,建造以青岛市为龙头的半岛都市群和以青岛、天津、大连、仁川、釜山等为重要城市的环黄海城市群.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外侨的集中与遣返工作成为中国国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外交事务。青岛是中国境内韩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按照中央政府的指令,青岛市政府首先成立韩侨管理机构,以便保障所集中韩侨之日常生活,并使韩侨遣返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这项工作反映了青岛地方政府为中韩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所作出的努力,为后来对韩侨的处理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筚路篮缕     
王仲昀 《新民周刊》2023,(29):18-23
<正>上海民间篮球氛围历来浓厚,且与城市发展史息息相关。上海篮球因民间而萌芽,多年来也一直走在竞技水平的前列。如今,上海篮球人将目光投向更加长远的未来。2023年8月下旬,国际篮联世界杯将正式开幕。许久没有参加世界大赛的中国男篮,究竟会呈现怎样的竞技水平和状态,牵动篮球迷的心。引起球迷关注的不止于男篮。“冲击巴黎奥运会参赛权是中国篮协今年的头等任务。”7月4日,第十届中国篮球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执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青岛召开。  相似文献   

19.
驻青岛韩资企业文化探讨——以泰光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在华投资迅速增加,山东半岛因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成为韩国投资最多的地区。到1997年底,山东省共批准韩资企业2526家,合同韩资额36.7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1.6亿美元。其中青岛市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是17.41亿美元和10.18亿美元,均占山东省的47%。可以说韩资企业对青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韩国企业在青岛能够得到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韩国独特的企业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企业远播声名、不断壮大的工具和助剂。  相似文献   

20.
孙华良 《新民周刊》2015,(12):93-93
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式的居住文化内涵;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版的居住文化底蕴;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统的居住文化传承。城市居住文化的内涵、底蕴、传承,肯定与单纯的豪华奢侈建筑无关。但城市居住文化肯定与建筑所处的居住区域密切相关,且包含着历史建筑内涵,人文环境底蕴,以及国际居住文化的传承。上海居住文化的传承"血统论",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上海的豪宅区,或者说是高档社区的创建,不能仅仅靠建筑打造,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