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过岁月的栅栏,伴着新年敲响的钟声,我们访问了历经千辛万苦,带领群众在荒山上造林整整10载的苗族共产党员、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原副县长罗玉光。看起来,他真像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身着过时的灰色“涤卡”中山装,一副结实的身躯,黝黑的皮肤,粗造的手掌布满老茧,虽然岁月将他的脸划出一道道印迹,但专注的眼神仍透着执着,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这一切,很难与已经68岁的他联在一起。1988年,时年58岁的罗玉光从领导岗位退到二线后,心里总牵挂着他熟习的原苗乡排偷、巫孟两村苗族群众的脱贫致富的事。他向组织提出申请,愿意一不要…  相似文献   

2.
白河林业局光明林场的退休党小组共有11名党员,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已62岁。他们虽已退休,但他们用自身的光和热,为党增添了光彩。 1987年初冬,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找场长要任务,场长被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一支特殊的战斗队就这样又走上了生产一线。 老党员徐凤亭,别看身材瘦小,可干起活来仍不减当年。于海楼打起当年的裹腿,廉贵福拎着大号板斧,宋锡友甩掉皮袄,他们顶风雪,战严寒,一干就是5个冬天。人们已记不清他们流了多少汗水,但大山留下了他们闪光的身影和奉献的足迹。 党小组长、清林队队长宋锡友因老伴有病不能再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专家侯光炯教授,今年已是89岁高龄了。他从事农业教育和土壤科学研究60余年,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至今仍奋战在农业教育和土壤科学研究第一线,他的业绩和贡献已广为传颂。不断探索,成果辉煌。十四年前,侯教授为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耄耋之年舍去舒适的城市生活,只身来到长宁县相岭山区,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然免耕研究所。用他在实践中形成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自然免耕》理论,开创性地研究出“水田半旱或自然免耕技术”,使农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1985年以来,这项比传  相似文献   

4.
读罢《风雨集》,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五十多年来时代的风雨,时代的气息,觉察到社会发展的脉搏,而且可以寻觅到一个革命者在时代风雨中成长的足迹。 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这一代人始终是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党胜利了,我们欢呼跳跃;党受挫了,我们满怀忧虑。我自己就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挫折中经受锻炼,逐渐成长起来的。”从《风雨集》中,我们觉察到作者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也体会到作者本人在社会进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追踪他成长的足迹,似乎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善于从总结经验中学习。作者参…  相似文献   

5.
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首七律是1977年5月1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叶剑英元帅八十寿辰时写下的著名自寿诗《八十书怀》。  相似文献   

6.
当这位衣着朴素、精神矍铄的老人伸出热情的双手与你相握时,你会感到一种震撼——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膏筋暴露,枯瘦干裂而毫无光泽。也正是这双手,在60多年的风雨人生中,演绎了多少真实、朴素而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伍修权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出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他曾在叶剑英领导下担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8.
在岳阳县麻塘镇,一提起晏爹─—晏淑仁,干部群众无不交口称赞。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党员,扎根东风村,和村民一起修公路,建水厂,造果林,抓养殖,扶贫帮困,在短短3年时间内,使这个全镇最偏远的山村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燃起了希望之火。愿将余热献乡亲晏爹50年代就参加了工作,担任过县林业局局长,交通局局长,计委主任,经委主任,县政府调研员等职O年,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作为有40年工龄、30多年党龄,儿孙满堂的他,住在城里安度晚年,乐享清福是最理想不过了。但他看到家乡村民还是过着“稻谷加稻草,种田糊吃穿”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古城西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精神饱满地向我讲述了她的一生。她,就是80年代全国幸存的37位红军女英雄之一杨文局,与邓颖超、康克清、蔡畅、贺子珍、林月琴同时收入新华社编辑出版的史料中。她历尽沧桑九死一生,却奇迹般地活到现在,她抗击了疾病的折磨、驱赶了死神,如今仍头脑清醒、身板硬朗。在她古稀之年,依然保持红军本色,为党工作。她被西安市几所中、小学聘请为校外辅导员,常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她思想开朗,胸怀坦荡,乐观豁达,从不计较这几十年来吃的苦头、受的委屈,她的战友魏传统将军曾为她赠诗:“生…  相似文献   

10.
在长春市北安路小学的一角,有两个布置典雅的房间,里面摆满了精美的书画作品,这里就是名扬省内外的吉林北国书画社。这个书画社已走过10年的历程,它的创办和成功,与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字联在一起,她就是原长春市朝阳区政协主席、离休干部华宣宇。 书画教育独闯新路 华宣宇出生于1929年,1990年离休,现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在职时她就是书画爱好者,曾深感自学自修、缺乏专业教师指导之苦。离休后,为了发挥自己的余热,弘扬祖国的传统书画艺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她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她多次找有关领…  相似文献   

11.
青山之子──记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夏侯利徐文泊,刘建坤在逶迤连绵的江西分宜县大岗山林区,有这么一位汉子,他本来可以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为了这片青山,他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崎岖;他渴望真挚的亲情和友情,然而为了这片青山,亲朋好友疏远了他;他希冀安稳和睦的家庭...  相似文献   

12.
剥离眼角膜、摘取眼球,进行遗体处理。华侨医院的大夫们、暨南大学医学院的教师们在忙碌着,为落实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生前愿望忙碌着。这时候,我们才猛然醒悟。麦君素,这仕对党的事业矢志不移的长者,有63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厅局级离休干部离我们而去了,在建党80周年的前夕,离开了人世,永远地走了!  相似文献   

13.
花红柳绿,蜂舞蝶迷。消样在仲夏的岳阳云溪区农村,位如跌入了一轴绚丽的彩卷——吨粮田里禾苗葱定,花果山上果沉枝头,西瓜基地翠蔓茁壮,碧波涌处鱼跃蟹嬉……看到这一切,岳阳云溪区农业局长林星明感慨万千。青山绿水,铭记着这位大山之子回馈父老乡亲的片片深情!_林星明,这位农家子弟,农校毕业后,从农技员、111农技站长到乡长。1989年底调任区农业局长。——报到这天,跃入他眼帘的是荒草、碎石丛中未竣工的“半拉子”办公楼。出时,乡镇农技站如狂澜中的一叶扁舟,行将倾覆。农技干部队伍不稳定,农科网面临瘫痪解体。面对这样…  相似文献   

14.
刘丹  梁健 《当代贵州》2012,(16):52-53
四月的黔中大地,春和景明,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贵州,正乘着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阔步前进。就在此时,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批示:"建议组织老同志到省内各地看看,一是踏青春游,二是看看各地发展情况,帮省里出出主意,给工作提提意见、建议。"4月6日清早,春风徐徐。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组织20余位省级老领导,  相似文献   

15.
一个书记要想当好,要在群众中树立好形象,不能凭派别,凭自吹自擂,凭老子。那凭啥呢?凭廉政!霍州是座古城,传说周厉王殁于此处。霍州州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州衙,原风原貌,颇有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亲民堂大殿的两侧,有一副传唱遐迩的对联:“莫谓民可欺一...  相似文献   

16.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八道镇双凤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风景如画。 近年来,这个小村庄名声鹊起,以村图书室办得好和文化活动丰富多采而闻名当地。村民们一改往日的陋习,读书看报学文化,形成了依靠科技快致富的热潮。 良好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呢? 谈起其中的缘由,村民们就会告诉你,这一切多亏了离休干部、共产党员李雨春。是他把知识的种子带进了山村,用文明的春雨滋润了山村。一 李雨春曾任延边医学院办公室主任等职,于1991年离休,如今已年届古稀。 在职期间,他因患有高血压病,曾两次发生脑出血。经过治疗…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栾文盛从辽源市委党校离休I。作为全市第一代理论工作者,他曾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了许多中、占年理论骨干,并且著述颇丰,先后发表论文162篇,约100万字,他撰写的《理论工作者基本功训练讲话》一书,受到了省内外理论工作者的好评。离休之后,奕文盛并没有呆在家中享清福。他一方面受聘创办并主编《辽源党校学报》,一方面走上社会,到机关、工矿、农村、学校做形势报告,搞理论学习辅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辽源市政协委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经常深入全市的中小学搞调查研究,为学生们做…  相似文献   

18.
1、站在你面前,我觉得就象站在秋天园子里的一株大树前:累累的果实挂满弯弯的枝头,那每一只果实以至每一片叶子都跳动着饱满动人的光彩,以奉献的姿态倾向大地。 2、李成栋,也许你还不知,你的名字,蕴藏在故乡延绵起伏的大青山里,蕴藏在一望无垠的麦田里,蕴藏在故乡人每每谈起你感动不已的心窝里。 我们去大阳村看望你时,正值伏天,一场大雨刚刚下过。在吉普车上,土默特左旗把什乡的一位干部指着一大片山上冲下来的厚厚的淤泥对我们说:“李书记要是看到这些淤泥肯定可高兴了。” “为什么?”我不懂淤泥和李书记有何关系。 “他这两年为大阳开垦…  相似文献   

19.
无悔年华──记安康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周明长陈志惠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然而,他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题记他出生在秦巴山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父亲就双目失明。年幼的他,过早的用自己嫩弱的双肩同母...  相似文献   

20.
也许人类正是从绿色中走出,所以人们永远渴望与绿色相伴。于是,世间留下了“人活百岁,树活千年”的古话,以及诗人的礼赞:“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题记每次从市林业局那爬满青藤的办公楼里采访归来,我的心里都会产生出一种对绿色的向往。这时,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团团葱宠的绿色,李永芳那绿染的风采也就随之而出,流入了我的笔端。他是北京市农口领导干部中的一位资深的局长。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他用绿色把他的政绩写在大地上,也写进了渴望绿色的人们的心田李永芳搞林业是半路出家。1987年秋,他调到林业局时已经是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