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从总的方面来说,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条件的局限,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是缺乏充分估计的。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人们仍然没有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长期不能彻底摆脱“穷过渡”思潮困扰的局面。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2.
1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公有制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即“两阶段”论 ,其缺陷在于 :仅仅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是公有制社会成熟程度的不同即量的或部分质的不同 ,而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根本质的差别 ,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不同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首先 ,从生产社会化的不同性质来看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 ,社会生产的各地区、各部分和各企业之间的社会化程度和范…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李志凯1多年前,我国理论界就“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主要观点大体有三种:一是“大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它包括整个社会主义时代;二是“中过渡论”,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历时态”的理想社会主义,它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时态”的现实社会主义,它不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是前共产主义形态的社会主义,它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当其超过资本主义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把现实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社会形态有助于警惕右倾、防止“左”倾,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克服信仰危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即它们究竟属于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抑或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问题,长期以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当代理论界,基本上都认为是前者。这种观点,随着各国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已越来越不相适应了。这种情况,符合社会革命更新过程的逻辑,即:今天看来可以接受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成为过时的东西。列宁早就认为,从书本上认识社会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应当从经验中认识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创造,而不是某种先验的理论模式。恩格斯也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经设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将出现一种无限美好的崭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并将它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或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或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之为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自此,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传统观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  相似文献   

7.
李志凯 《理论导刊》2003,(12):39-41
社会主义是一个劳动力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历史性的世界性的协调发展的二重性的社会.是既区别于资本主义(二者都是私有制),又区别于共产主义(二者都是公有制)的特殊的过渡的形态.用马克思的社会"五形态"论来衡量,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承上(私)启下(公)的社会形态.我们要从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的总体考虑中来设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三中全会以来,一股锐不可挡的改革潮流在各行各业中逐步兴起,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思想障碍。例如:有些同志思想不解放,习惯于按老规矩办事,因而不愿改革;有些同志则用平均主义的思想理解社会主义,害怕改革会引起贫富分化,因而不敢改革;还有一些同志求稳怕乱,一股劲地叫喊条件不成熟,主张慢慢改革;有  相似文献   

9.
李志凯  赵蓉  付宁 《理论导刊》2002,(11):40-43
在马克思那里,人与社会是相通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是相连的。因此,我们自然地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什么是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探求和论证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两种生产理论;其实践依据是苏联消亡的历史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终结;其最终目的是想在人类社会的坐标上为社会主义定位,从而为党和国家推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以便排除“左”右干扰,统一全党认识,步调一致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刊发表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引起讨论,希望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个问题上得到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以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脱胎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母体,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而来,这使得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过渡性、成长性和多元性等多重显著特征.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须从社会形态的整体入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重探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变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研究心理变革问题,必须弄清心理变革的内容,分析心理变革对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确定心理变革的途径。社会生活发展的矛盾、70至80年代之交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在其影响下我国国内所出现的状况,决定了心理变革的必要性。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曾提到目前存在着一种“特殊心理”,其特征是无动于衷、自我满足和要求不高等。要克服这种心理,培养高标准、严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公开讨论迫切的社会问题,以及致力于使我们的社会发生根本的质的转变的心理,巳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迫切的需要。由此看来,心理变革是改革管理体制和党的领导作风的二个重要环节,也是使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问题没有得以确立。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使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描绘、阶段划分以及任务确定等等都缺乏科学的根据。 目前的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这种理解是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前提的。然而,恰恰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找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指导认识社会形态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不是历史哲学。马克思尤其反对把他对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套到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发展上去。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五个典型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而各具体民族、国家在这一历史必然性支配下,其社会形态发展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可选择性。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近代历史失去了资本主义充分自发发展的条件,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希望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跨过资本主义“卡…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闭关自守、拒绝交流的封闭社会还是走向世界、欢迎交流的开放社会?在“四人帮”彻底垮台以前,这个问题似乎早已解决,即为了防止“变修”、“变色”、保持“纯洁性”,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执行的是一条“关门搞建设”的政策;而且有些人还以为这样搞很不错,开始自称“中心”或“大王”,以为社会主义社会就应该是一个封闭得严严实实、越不通风越革命的社会。这些人自命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却连《共产党宣言》中这一段极其重要的话都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却又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6.
张丽红 《学理论》2011,(16):26-27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理想社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理论支撑来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符合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本真精神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今社会的一种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展开的。社会主义也是如此。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但是这种历史趋势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复杂、艰巨、曲折的斗争。这不仅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从成熟走向衰亡是一个过程,而且还因为社会主义本身从新生走向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广义上讲,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等诸方面,这些方面都各自作为一个过程发展着,相互联结着和渗透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本身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这是马克思已经划分了的,并且经过列宁的充分论证。那么,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是否应该划分阶段呢?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是有必要,而且还具有急迫性。因为,从理论上说,正如列宁指出的,必须“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问题,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考察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从实践上说,社会主义已经处于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由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生气勃勃的现实,在我国已整整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来,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胜利;同时也有过失误,受过挫折。令人惊异的,不是我们犯了错误,而是我们终于战胜了内外敌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四个现代化前进。列宁指出:“对于觉悟的工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庄严的信念。”(《列宁选集》2卷614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的帮助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  相似文献   

20.
1915年,列宁在著名的《第二国际的破产》中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严肃指出:“对于觉悟的工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庄严的信念。”(《列宁选集》第2卷第614页)确实如此。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洞察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以及其他劳动群众来说,“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要为社会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列宁选集》第4卷第73页)的信念是庄严的、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