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坚 《桂海论丛》2006,22(6):69-71
文章论述了钦州市发展重化工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了钦州市发展重化工业的诸多优势,提出了发挥政策优势,加大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发展重点,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抓好重点项目引进;找准自身定位,近联珠三角远占东盟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柳红 《政协天地》2008,(Z1):38-38
一、立足实际,建立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基地我省重化工业产业这几年正逐渐向沿海地区转移,港口地区新的生产力布局正在形成。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可以降低能源耗量大的钢铁工业、水泥、制铝、发电和矿业原料、汽车原料等的成本,促进造船、机械、建筑以及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塑料制品、化学肥料等工业的发展。要以炼  相似文献   

3.
厦旭 《今日海南》2008,(8):24-25
今天,走“双大”战略,发展新型工业已经成为海南各级干部的共识,但发展重化工业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区域经济是否应该发展重化工业,目前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经说过:“重化工阶段是我们绕不开的”,胡鞍钢、樊纲等著名学者也都先后为重化工“正名”。笔者认为,从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说,海南利用发展重化工业来打造支柱产业,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周宇 《传承》2010,(30):52-53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制度建设、以重化工业为核心建立工业体系、以农促工等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而一度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等又是其留下的教训。我国在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应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形成相应有效的措施,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重化工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包括煤炭在内的资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因此,要不要发展资源耗费比较大的重化工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增加就业、资源利用、价格机制和交通运输几方面讨论了我国发展包括煤炭等资源工业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必要性和制约其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努力发展重化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不要搞重化工业?——有关中国的就业与平等有人认为我们可以不要搞重化工业,可以“超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于这种观点,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从技术上说,是不是已经可以不再用重化工业的产品,而是有了别的(“高新科技”的)替代品?中国现在和将来几十年搞城市化、发展经济,是不是可以不用钢材、不需要水泥,不需要重型机械?如果重工业产品现在还无法替代,盖楼修路还得用钢材水泥,在这一层技术的意义上就还不能超越重化工业阶段。有人会说,我们还要用钢材水泥,但是我们可以不生产,我们只搞高新科技,用它们的产品去换钢材水泥。这时,我们…  相似文献   

7.
从行业结构、规模结构、要素结构、融资结构研究1990年以来广州工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广州行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工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工业企业大中型化;资本密集型工业逐渐成为主体型工业;融资结构经历了由内资主导向外资主导的转变。资本、人力资源、市场、宏观环境、政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是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主题。本文从沈阳实际出发,提出建设和谐沈阳要以“工业立市”为依托,统领经济工作;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的带动力上要由传统重化工业转向信息产业和先进技术,在发展条件上要由不协调、难循环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观念上要由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以支柱产业集群为重点,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5,(5):74-74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重庆参加“2005重庆发展战略论坛”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我国经济的“重化工业热”,是导致目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旧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粗放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具有七大缺陷:一是旧型工业化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显然违背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的现状:二是偏向重化工业.使企业放松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的努力;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经济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加重视节能了。从钢铁、煤炭到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不少有关节能的政策法规,但收到的成效却并不理想。全国人大常委会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组指出,我国的节能形势并不容乐观。以产业结构为例,我国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的趋势并未扭转,产业结构偏重。  相似文献   

11.
傅德辉 《政策》2010,(8):20-2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战略选择,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是推进荆门科学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荆门作为重化工业主导型城市,同时又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4,(9):4-4
正云南的发展,现今大家看得愈发明白,关键还在产业上,核心则是工业。只有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烟草、冶金、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以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云南发展才会有比较显著的进步,各项事业的面貌才有根本性改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有实质性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地缘环境不佳,云南的工业经济一直呈现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主体弱、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时期工业进入改革和调整的阶段,由于历史旧账的  相似文献   

13.
周力  周革非 《求索》2005,(10):5-8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作了明确阐述。节约,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形势之急:重化工时代的资源危机2003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大关,国内消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升级态势,房地产和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力,再加上世界重化工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完全进入了重化工阶段。此时,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超过了50%,达到了创纪录的64.3%,成为工业构成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重化工业中如石油、汽车、电力、冶金、煤炭、化工等代表性行业…  相似文献   

15.
正在重庆市长寿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长寿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发展重化工业及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作为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不过,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长寿区仍有部分群众乃至极少数干部想当然地认为化工园区建设、长化公司技改、重钢集团的环保迁建以及巴斯夫(MDI)的落户等,必然会影响到长寿区的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质量,进而认为发展重化工业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4,(12):44-44
随着中国工业化悄然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油电煤等能源的短缺问题开始尖锐起来,油价上涨,"拉闸限电",市长"抢煤"等现象开始搅动人们的神经。于是乎,有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的工业化能否持续进行下去,国际能源争夺战是不是会激发世界大战等等。有这种担心没有坏处,但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我们拥有狙击能源短缺的杀手锏--市场  相似文献   

17.
郭树华 《思想战线》2004,30(2):11-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外国资本的进入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东道国产业结构的改造与升级,出现一些值得经济学界关注的变化,尤其是外国投资与东道国"非均衡"发展的关联性。在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的扩张也由于本国资源、技术、资金等限制而难以为继。为此,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着力培育新型产业。基于日本前期产业升级的经验,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的第三阶段,应该转向低资源投入、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即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既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省。据省经委主任张耀军介绍,辽宁目前每年能源供需缺口超过7000万吨标准煤,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52%;在全省最终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耗能超过80%,其中冶金、石化和电力3个行业耗能又占全部工业耗能的77.8%。在经济发展逐步提速的同时,煤、电、汽、油和水等资源消耗也逐年增加,全省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19.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09,(17):18-19
“工业化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征是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存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再重化工业的进程加快,中国经济的资源约束负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