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元宵节期间,“龙海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展”在漳州中山公园仰文楼举行,展出了龙海市26位农民画家精心创作的近百幅民间绘画作品。在展厅中,当记者凝视着这么一些出自似乎还粘满泥土的手的画作时,禁不住讶异和好奇。画的作者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绘画着色大红大绿,想象大胆新颖,挥洒自如,喜怒哀乐一览无余,没有条条框框的  相似文献   

2.
《珠郎娘美》在侗族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它的流传不仅影响了侗族的民间文学也影响了侗族的民间音乐,形成了许多民间音乐形式。本文着重论述了《珠郎娘美》这一传说对侗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及其音乐形式如何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到过侗乡的人,都喜欢把侗乡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这话一点不假。在侗乡,男女老少都爱歌善歌,能歌者倍受人们尊重。侗族民间歌曲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侗族民间合唱歌曲,一类是侗族民间单声部歌曲。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相似文献   

4.
侗族的传统古俗文化,主要体现在以"萨"为中心的民间多神信仰、丰富多彩的民间大歌、以鼓楼和风雨桥为特色的建筑等方面。侗族的古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保习俗,体现了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大智慧。这种智慧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着侗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的生态保护。探析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从更深广的人类精神生活层面来思考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没有书面文学,但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尤其是民歌)则浩如烟海,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侗族民间文学,对于了解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审美道德、审美情趣,对于发扬侗族人民的优秀传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侗族,共有161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湘桂黔毗连地区及鄂西南一带。侗族属古百越民族的一个支系,有其悠久的历史,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侗族文化艺术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批文章和学术论文,有的是颇有见地的。然而在诸多的文章中,涉及侗族民间织绣工艺者不多,可说,几乎空白。为此,本文拟就侗族民间织绣工艺的艺术美及其所反映的审美意识,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古代侗族哲学思想是一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宝藏,把它挖掘出来,将使中华民族的哲学宝库增添一份珍贵的财富。也将为从事侗族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份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笔者试图对此作一点尝试。 侗族是我国南部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没有本民族文字。它的古代哲学思想同许多古歌、古俗和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广泛流传于民间。本文拟依据侗族民间流传的一些古  相似文献   

8.
侗族是伟大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和祖国各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今居住在我国南部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毗邻边境及湖北西部的一百四十余万侗族人民,她们的文学艺术丰富多采,独具特色,民间口头的和文人书面的应有尽有。 目前,民族文学界对于侗族文人文学是否属于侗族文学的范围尚有争议,认识不尽统一。如果按照“所谓侗族文学,就是用侗族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见《民族文学研究》19  相似文献   

9.
陈结媚 《传承》2010,(30):160-161
中国民间吉祥图案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祈福求安、追求美好生活这种文化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这种文化思想世代相传的一种有效记载方式。同乐侗族刺绣的剪纸花样是吉祥图案中的一种,它是侗族刺绣的基础,是侗族女性才艺的重要体现,表达了人们祈吉求祥的美好意愿,也为剪纸艺人带来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是侗族的合唱歌曲的俗称。包括有一般大歌、声音大歌、童声大歌、叙事大歌等。它以其格调柔和、含蓄尾婉而优美典雅的抒情旋律与其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领众和,分高、低声部合唱的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显示了我国民间音乐的色彩斑斓,打  相似文献   

11.
民间口头创作是劳动人民历史的艺术写照,它不仅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尤其是它弥补了历史文献的缺陷,使原来没有文字的民族的历史亦有经可传。例如,侗族民间广泛流传的琵琶歌《十二月歌》、《七十二艺》和《生意歌》便艺术地再现了近代侗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侗语谚语,侗语称li~4 Wa~1' jm~1,译成汉语为:“语言之花道理深。” 在侗族民间流传着一些含义深刻的谚语,如: 我们侗家有谚语。 很早就有谚语了。 侗家不离谚语。 谚语是体现哲理之言。 谚语含意海样深。 以上几条谚语,说明侗族谚语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已经成为语言的精华部分。它丰富多采,至今闪耀着灿烂的思想光辉。 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侗族人民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背景下侗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梦宇 《前沿》2011,(22):128-130
以"鼓楼、大歌、风雨桥"为文化标志的侗族,拥有300万人口,是我国人口数居第十二位的民族。侗族文化是我国原生性保存较好的文化之一,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时俱进地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着手,政府、民间、传承人多方面努力,侗族文化将能够得以良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民间绘画从原生的民间美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本文就鄂东地区有代表性的若干幅民间绘画作品的构图进行分析,探讨隐蕴于鄂东地区的民间绘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5.
侗族大歌以其格调平和、内在含蓄、优美抒情的旋律与其和谐协调的和音完美地结合而形成独具风格的民间复调音乐,不愧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宝库里的瑰宝之一,甚至在世界民间音乐艺术的百花园中也不失为一株美丽的奇葩。因此,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注视。但对其复调形成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大歌的复调是土生土长的呢,还是受外国传教的影响?是侗族民间艺人的杰作呢,还是汉族音乐干部去加以改造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绘画人类学旨在以人类学的视角,就绘画群体、构成、风格、艺技、展示、流通做出整体性研究。近年来常见的研究关注各种绘画群体(含少数民族画家群体)在画廊与商业运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而画家也因携带其(族群)认知、哲学与意识形态,进而展示其画作的政治、社会与艺术倾向。人类学绘画则展示在田野参  相似文献   

17.
丹青感悟     
酷爱国画艺术的吴松淼先生,1965年生于浙江庆元。虽然刚逾“而立”之年,但已在中国画坛上驰骋了十多个春秋。 他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喜游祖国名山大川。他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等,一一反映了祖国壮美河山、人杰地灵的瑰丽风彩。 年纪轻轻的吴松淼在绘画技法上有继承更有创新。凭着他一股执著探索和热烈追求的精神,并在返复绘画实践中,他深悟到艺术创作必须达到“情”、“理”、“术”三者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使自然物的具象美与人格的情感美同技法材质的抽象美和谐地融为一体。吴松淼在他的画作里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此同时,他还运用一些新的表现技法,使观者在其画作中能领略到诗意的自然、  相似文献   

18.
侗族《玩山歌》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玩山歌》是侗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情歌。分为《初相会》、《请坐歌》、《齐会歌》、《久伴歌》、《送别歌》、《苦情歌》、《失恋歌》、《逃婚歌》、《伴嫁歌》等等。从形式上看,多半是四句一首的;但有的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句为一首的。一般一句歌7个字,但也有9个、11个、13个字为一句的。它们从爱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对自己婚姻的强烈追求。侗族民间不少优秀的“玩山歌”经久不衰,至今唱传,实为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9.
北京,798艺术区,“天真者的绘画工作室”掩映在绿树丛中,透明的玻璃窗内陈列着色彩夸张、构图奇特的画作和创意恣肆、富有想象力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20.
杨云飞 《前沿》2014,(9):232-233
安塞姆·基弗是当代德国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也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基弗的表现主义画作具有浓郁的个性化特征。它们充满了艺术冲击力,带给观者以震撼心灵的审美体验。他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其画作的形式语言,即视觉风格上,也集中地展现在其作品所表现和诠释的精神内涵上。基弗善于通过其艺术语言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念与立场,表达其作为一名画家的生命理想和生命追求。本文从绘画风格与艺术观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基弗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