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全县总人口35.6万,世居着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壮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生态旅游诱人醉:全力打造国内蝶类科考胜地——"中国·红河蝴蝶谷",以及哈尼梯田、蘑菇房、天生桥、古茶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7):66-66
哈尼族哈尼族现有人口125万人。云南占99.5%,曾有和尼、哈尼等不同的自称,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年创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哈尼族人能歌善舞,并善种梯田,有的梯田高达数百级。他们常用自己染织的青布制衣,男子以黑或白布裹头,妇女系绣花腰带。宗教信仰多种自然神。哈尼历法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即是过新年。  相似文献   

3.
<正>美式民主是为维护和拓展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决定了它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和扩张,必然侵占和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包括这些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世界范围来看,就是侵占和损害世界文化遗产。美式民主扩张直接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美式民主扩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借维护"民主""自由""人权"之名,行侵略扩张之实。这种侵略扩张使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毁于一旦。例如,为了实现控制欧亚大陆和称霸世  相似文献   

4.
<正>地名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造成千年古名朝令夕改,历史古城频遭易名。例如,"兰陵""苍山"反复换,"襄阳""襄樊"来回改,借用旅游景点名争打"名人故里"牌等。2015年5月28日,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构筑《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制度,建立地名文化遗产数据库,使地名文化遗产得到分类、分级和分层保护。坚持"地名要保持相对稳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3,(9):6
在"两会"现场,听闻包括河北邯郸在内的8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保护不力,吃了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黄牌警告后,一直在为文化遗产奔走的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拍手称好:"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有退出机制。""过去没有退出机制,没有警告处罚,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冯骥才认为,政府是文化遗产的第  相似文献   

6.
<正>9月1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盛大开幕。本届非遗节时值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这一时代课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本届非遗博览会展览面积近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国和世  相似文献   

7.
竞争空前激烈的我国烟草行业,近年来杀出一匹"黑马"——云南红河卷烟厂,它以万流奔腾之势,迅速崛起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当同行许多企业还不知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企业的时候,早已被它远远地抛在后面。1988年才正式投产的红河卷烟厂,1990年还处于亏损近2千万元的困难境地。10年后的今天,却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这10年,红河卷烟厂创造了中国卷烟生产史上的一个奇迹:以每年连续赶超17家卷烟厂的速度,由全国180余家卷烟厂的倒数第一位,迅速跃居前10强,1998年综合发展指数已跃居第6位。1990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2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上午8:30,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隆重开幕."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我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旨的文化活动.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创."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丁伟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国内外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提炼与保护。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主要载体的民族村镇,其文化遗产的提炼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结合世界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并针对贵州实际,以青岩古镇为实例,强调注重提炼文化精髓、实施强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村镇文化遗产提炼与保护的多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日前,晋江市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主题,举行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广场文艺、首届校园灯谜赛、第十五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展、第四届南音演唱节和第三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等,集中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也非常值得保护.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保护"实际上存在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以申报"名录"为主要保护措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成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带有理想主义的成分,而保存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仡佬族毛龙灯是石阡仅有、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2006年5月,"石阡仡佬族毛龙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一起欢腾,纷纷亮出自己的精彩绝技,"螺蛳旋顶""犀牛望月""二龙抢宝",蛟龙出海、懒龙翻身、盘龙对峙……2月7日,流传千年的"仡佬毛龙节"在有着"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石阡县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04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及价值、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保护的原则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不过这些研究以遗产保护为主,涉及开发的大多是旅游领域。本课题以浙江宁波为例,从文化产业的视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把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融合起来,并提出融合的路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实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有些方面仍然有待加强,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与有效管理、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研究、加大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建立完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障制度。悠久的农耕历史和文明,塑造了中国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6年至今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各地区要积极开展并支持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及合理利用。"十三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议辽宁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抓住亮点,进一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相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江南古城镇慈城为例,综合学者们已有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较好融合的现实经验,试图为中国古城镇未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或者潜在的文化遗产问题,协调人类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保)[1]。公众参与是文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学者张国超[2]在《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文保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指  相似文献   

17.
谢红 《支部生活》2004,(9):41-41
去元阳哈尼梯田,是炎热的七月。滇南的滚滚热浪,在汽车的环山而行之中被云雾缭绕的郁郁葱葱、被空气中飘扬着的毛毛细雨渐渐抚平,车至山顶,寒气竟阵阵袭来。  相似文献   

18.
刘娟 《湘潮》2013,(1):146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基本内容、具体措施及保护工作采取的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目的就是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温宗勇 《前线》2010,(5):37-38
<正>北京旧城区分布着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和历史遗存,加之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被列为"世界非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