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就是根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核和优势,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运行规律、彰显光明前景的新范式、新表达、新话语、新阐释,以提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认同度、凝聚力和影响力。围绕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时代价值、现实问题以及实践路径展开研究,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与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权竞争,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自信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第一要务;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推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发挥人民政协为多党合作提供组织保障的作用;实现中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领导。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以及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整合功能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整合,对社会政治资源的整合,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把握与思想文化的引领等等,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社会整合功能的主要体现.提升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优化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整合社会的方式,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建设和政协组织建设等,是有效发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社会整合功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本从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下沉制度的区别。在政党关系方面,我国民主澡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与共”并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不同于西方正常之间相互制衡、相互斗争、彼此倾轧、尔虞我许的政敌关系。在政党与政权关系方面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存在西方的反对党、在野党和轮流执政的问题。因政党的竞造纲领确定政治资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与多党合作制度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发展道路与政党制度互动的视角来看,政治发展道路规定了政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政党制度又是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变量.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起着质的规定和量的规范,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特征、结构特点、运转机制等都体现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健康与否的风向标,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资源和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丁青 《北京党史》2009,(5):18-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已经实行60年.实践证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促进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2007年12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二者互为促进补充,在几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9月27日,辽宁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省委副书记张成寅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痛苦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世界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中国与世界正处于复杂的磨合期,这种"三期叠加"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当前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中国的民族复兴正在走向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成熟,世界治理体系正在走向变革,中国正在迈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和世界出现的这些历史性变化,又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重建世界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当然,也应看到,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仍面临着巨大障碍和严峻挑战,特别是要解决"有理说不出"和"说了传不开"两个方面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和传播力。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障碍,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着力解决好以我为主、兼容并包,问题导向、抢占先机,讲好故事、寓理于情,顶层设计、系统阐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需要。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制度的功能优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是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共识。而多党合作制度化每前进一步,既是历史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我党领导集体"制度设计"的结果。今天,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化,仍然可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实际,大胆积极地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核心在于政党制度的法治化、程序化,这是保障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思想和制度保证.增强政党党员的现代法治理念,完善多党合作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多党合作制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中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创新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反映了国家在协调和实现社会全局利益中所达到的治理水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承红 《探索》2006,(1):119-122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和发展了一整套有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和政策,使这一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独特政治优势,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然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尚未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必须以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为基础,以这一制度的发展完善为依据,不断增强其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应着眼于解决“说什么”“由谁说”“对谁说”和“怎么说”的问题,从话语本体、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介体四个向度着手,全面推进诠释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国内国际社会生态变量的流转变迁站然要求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把自身的现代化提上日程,以构成一种张力来适应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践。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照搬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也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民族性。实现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要推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现代化,其基本路径主要有:扩大政治参与,提高政党制度的包容性;加强执政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动态耦合,提升政党制度的有效性;完善制度设计,推动政党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06,(2):39-39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多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挥了其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的制度效绩,在中国政治社会建设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制度效能,因此,探讨提高我国政党制度效能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