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黎恐怖袭击案震惊世界,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由于多种原因,国际恐怖主义已向世界扩散,欧洲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异军突起,其极端恐怖行径引起世界共愤。国际恐怖主义已是世界公敌,国际联合反恐已成各国共识。目前,各国已采取联合反恐行动,但要根除恐怖主义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正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将中东和阿富汗视作国际恐怖主义的源头。为此,他首先在阿富汗发动了针对塔利班极端伊斯兰政权的战争,并在随后开始雄心勃勃推行其"大中东民主计划"——通过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建立西方式民主政体,正是该计划的核心举措。美国当时的军事行动虽然进展顺利,但其声称要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自由、民主的新国家",却从未在伊拉克出现过。十年来,伊拉克宗教派别冲突和恐怖袭击从未停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14年6月,其国  相似文献   

3.
朱永彪 《人民论坛》2022,(5):106-109
战后的阿富汗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重建之路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来看政治重建在内外矛盾中缓慢地推进;经济重建举步维艰,起色不大;安全重建面临“伊斯兰国”的严重挑战;社会重建方面的相关政策引发巨大争议。未来只有在塔利班自身切实履行承诺并发生改变,国际社会真正提供帮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避免阿富汗重回混乱。  相似文献   

4.
漫新闻     
《小康》2016,(8)
正1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系列恐怖袭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郊的扎芬特姆机场和市内欧盟总部附近马埃勒贝克地铁站3月22日上午先后发生自杀式恐怖袭击,爆炸目前已造成35人丧生、约340人受伤。"伊斯兰国"已经宣布对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负责。对待恐怖主义要零容忍,全世界应该联合起来消灭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5.
钮松 《长江论坛》2016,(6):62-69
阿拉伯剧变发生以来,"伊斯兰国"组织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核心,并成为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发起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以及世界各地诸多恐怖极端组织的效忠对象。美俄两个大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对该组织的打击也相对较为有效,但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分歧,打击"伊斯兰国"的政策也各有偏重,美国站在叙利亚反对派一边,而俄罗斯则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抵抗叙反对派和"伊斯兰国"。由于所涉利益不同,美俄的中东政策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之后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战略博弈。作为两个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美俄在在中东的博弈牵动着世界各方的神经。因此,深入了解美俄围绕打击"伊斯兰国"的复杂博弈,有助于全面认识中东地区形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到家了,回家真好!尽管遭遇恐怖袭击,但中铁十四局在阿富汗的工程还要干下去,我们决不会在恐怖活动面前退缩,我们也将在合适时间复工,一如既往的履行好合同”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坚信双方全面加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肯定1960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对深化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确认各自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双方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陈俊锋 《半月谈》2002,(3):75-77
“我刚刚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可是阿富汗人民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是阿富汗惟一穿着体面的人……”1月21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在东京召开的援阿重建会议上的一席话打动了与会的8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代表,他们许诺提供45亿美元的捐款。然而,在各方尤其是西方国家“慷慨解囊”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9.
<正> 9月9日,澳大利亚驻印尼使馆外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至少造成9人死亡,近100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中国人。爆炸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外长亚历山大·唐纳说,发生在澳大利亚驻雅加达使馆外的爆炸系汽车炸弹引起,这明显是一起针对澳大利亚的“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声称对这起爆炸事件负责。有媒体认为,利用汽车炸弹进行恐怖袭击是“伊斯兰团”惯用的手法,所以本次袭击被怀疑仍是“伊斯兰团”的作品。这一与“基地”恐怖组织关系密切的极端武装组织曾涉嫌制造了去年的雅加达万豪大酒店爆炸案和前年的巴厘岛爆炸案。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1日,一个过去被人们所忽略、远离的名词——恐怖主义,一下子刺激着全人类的脑神经。恐怖主义是什么概念?恐怖犯罪离我们有多远?2002年8月2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并正式向中方通报了有关决定。中方对此表示赞赏,表明中国的反恐斗争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今年以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国家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的老百姓也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是否安全深表关切,中国究竟会不会遭到恐怖袭击?中国政府为反恐怖又做了哪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恐怖袭击在欧洲不断发生,不仅使得欧洲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也使得欧洲民众普遍安全感缺失。周边毗邻众多伊斯兰国家、拥有殖民统治的历史包袱、反恐政策的失误以及"自由至上"的理念等,是导致欧洲安全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傅小强 《时事报告》2014,(11):28-29
中国可以在美国正努力构建的打击“伊斯兰国”反恐联盟和中国打击“东突”的反恐国际阵线中寻找交集,以我为主,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以“伊斯兰国”崛起为标志,2014年的国际恐怖新生态大体成型。战后的伊拉克和叙利亚成为中东恐怖大本营和策源地。美国迫于形势,结合中东战略调整反恐政策,出台针对“伊斯兰国”的新战略,加紧筹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新阵线。中国可以顺势而为,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严防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冲击中国。  相似文献   

13.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14):7-7
美国发布全球恐怖主义报告 美国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年度全球恐怖主义报告称,去年全球共发生9707起恐怖袭击,造成逾17800人死亡.超过32500人受伤。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菲律宾、泰国、尼日利亚、也门、叙利亚和索马里是全球遭受恐袭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伊拉克去年发生2495次恐怖袭击,造成6378人死亡、14956人受伤,均居各国首位。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阿富汗曾经发生了两次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人民战争,一是1838—1842年的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二是1878—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关于这两次战争的起因,苏联史学家认为是“英国要占领这个国家”而导致的,同时他们说沙皇俄国没有任何侵略阿富汗的打算,没有和英国争夺阿富汗的意图,“俄国的危险是不存在的”。这一方面把侵略阿富汗的罪名全部推在英国身上,另一方面却极力美化老沙皇,为老沙皇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他们篡改和歪曲历史,企图掩饰沙皇俄国在阿富汗和整个中亚地区称霸的不光彩历史,以此为苏联今天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然而,历史是任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方文献中有关中国穆斯林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其特点一是研究范式呈现出从“共同体”到“地方性”的转换,强调地方性知识是主导新世纪中国穆斯林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二是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也引起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三是面对东方主义式想象的延续,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与伊斯兰传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得超越“全球化”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关注度:6.3活跃度:6.5影响力:6.0综合得分:6.242015年以来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主要表现为具有明确的建国目标、具有强烈的反西方倾向、反对现有主权国家、否定既有国际秩序、暴力手段极其残忍、具有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等特点。"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不仅在中东肆虐,还在欧美国家制造了多起恐怖袭击,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人才被全球争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物质资本。□人才在全球培养,在全球流动,人才被全球争夺。□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人才强国、脑力强国”方略,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实行“人才借贷”和智力共享。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7月28日在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崴)发表讲话,着重谈了苏联当前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他的讲话,在世界上引起广泛的评论。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分阶段撤军,今年年底以前连同武器装备一起撤回六个团,“加速”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但他又说,如果对阿富汗的干涉继续下去,苏联“将不会对邻国的受难置之不顾”。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发言人穆贾迪迪立即对此作出反应。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使苏联开始撤军,按照六个团撤出八千人的比例,那么多少年才能撤完呢?他说,阿富汗抵抗力量将继续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交媒体的应用与普及掀起了恐怖主义活动的新浪潮,有着交互性、社区化特征的社交媒体在招募人员、传播极端思想及策划恐怖袭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以"伊斯兰国"运用社交媒体进行恐怖活动为例,该文探讨了社交媒体的特性、在恐怖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国公安机关在社交媒体时代下恐怖主义蔓延采取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应对反恐新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当代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化趋势1.暴恐分子纷纷外溢随着各国反恐阵营的联合军事打击,以"基地"组织、"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实体组织被重创甚至瓦解,恐怖活动开始裂变为"形散神聚"的庞大流动势力,恐怖组织的人员、物资自发或有组织地向邻国扩散,甚至伪装成难民进入欧洲。2015年发生在法国巴黎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132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