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环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长大的。但你听说过或者看过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背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2.
书趣     
《新长征》1995,(8)
书趣建华凭一个读书人的直觉,我感到读书又“回潮”了.早就想围绕读书写点什么,这例不大因为我想“赶潮”,而是自幼不解“书缘”,以书为友,真的是有些心里话要说。读书之好起于上小学之时,那时的乡下也读不到什么大书,想来不过是些连环画和一些英雄人物故事之类罢...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2007,(9):13-13
中宣部在向北京市部分居民和中学生赠送了《画说平凡劳动者的感人故事》系列连环画后,又将陆续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中小学校、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基层党校等基层单位赠送。《画说平凡劳动者的感人故事》系列连环画,反映10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他们是:“金牌工人”许振超、“蔬菜大棚之父”王乐义、“独臂英雄”丁晓兵、“门巴将军”李素芝、“新型法官”宋鱼水、“第一诉讼人”方工、“深山信使”王顺友、“移民先锋”冉绍之、“贴心民警”邱娥国、“信访局长”张云泉。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作为其主要宣传载体形式之一的“样板戏”图书出版物,是“文革”中和大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并列的两大标志性出版物之一,是当时出版业界第二位的“政治任务”。“样板戏”图书指的是随“文革”“样板戏”的产生而派生出的一切相关。的出版物,如正式出版的各种“样板戏”的文学剧本(定稿本)、音乐曲谱本、移植本、剧照、画报、宣传画、电影海报、故事、连环画、名信片等等。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作为其主要宣传载体形式之一的“样板戏”图书出版物,是“文革”中和大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并列的两大标志性出版物之一,是当时出版业界第二位的“政治任务”。“样板戏”图书指的是随“文革”“样板戏”的产生而派生出的一切相关的出版物,如正式出版的各种“样板戏”的文学剧本(定稿本)、音乐曲谱本、移植本、剧照、画报、宣传画、电影海报、故事、连环画、名信片等等。笔者记得当时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6.
隔山 《党课》2011,(23):105-107
大型连环画作品《地球的红飘带》根据魏巍的长篇小说改编、由著名画家沈尧伊绘制,历时6年时间创作,包含926幅作品,在1993年甫一问世,就被美术理论家蔡若虹称为“创造了黑白画艺术的高峰,是我们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红飘带”。  相似文献   

7.
阿庚 《党史博采》2011,(9):57-60
1995年,我们编辑并由梁斌同志作序的《〈红旗谱〉——话剧民族化探索》一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同年夏秋之交我匆匆赴津给梁老送书。在天津总医院高干病房内梁老翻着书页、看着一幅幅剧照不无感慨地说:“多好的一台戏呀,可惜编剧、导演和几位演员都不在世了……”声调里带有几分凄婉。我赶紧调转话头说:“您的《序》写的多好呀。您不仅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戏剧家呀!”梁老笑了,他说:“这倒是,我的文学生涯实际是从戏剧起步的……”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10,(12):53-53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520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来一香,原来是满满两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以书为嫁妆,是对知识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人才的发现和任用,既要靠推荐,也要靠自荐,这是古已有之的事。“毛遂自荐”的故事已家喻户晓,郭隗“先自隗始”的话也广为流传,李白的《为宋中丞自荐表》和韩愈的《上宰相书》至今为人们所诵读。但是,“自荐”的名声似乎没有“推荐”好,受到诸多责难。现实中就有一种老观念,认为凡是自荐的人,都是爱出风头、不守本分的,“自荐”就是“伸手要权”、“伸手要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读中国四大文学名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1992,(10)
关于少年时在私塾读书的情况,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相似文献   

11.
“宁同清贫常为伍,偏与贪腐作对头”、“清做官万民颂,以廉治国百业兴”、“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绘画作品,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东大厅。清正廉洁的时代主旋律,让人一进大厅便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一缕缕清风扑面来。  相似文献   

12.
迎头痛击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1卷第26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四幅,第四幅题为《迎头痛击》。画面中的工农红军高高地举起一把斧子,向扑向苏区的帝国主义鹰犬迎头痛击,把"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打得落花流水。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4):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先锋队》2014,(12):34-3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忻州市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提供文化营养,原平市纪委深入挖掘民间廉政文化艺术,精心编印了《中华百廉图》一书,赠予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赏析。打开图文并茂的《中华百廉图》一书,一幅幅精美生动的廉政剪纸,配以感人肺腑的廉政故事,无不散发着廉政文化的神韵,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美感,更让人们在润物无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0,(1):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2):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一幅题为《受帝国主义的指使和帮助》,揭露蒋介石打着"讨赤"的旗号,哀求帝国主义给他军费和武器装备帮助,成为帝国主义进攻苏区的走狗。  相似文献   

18.
<正>盛夏时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内人流如织。讲解员程珺喆正在讲述雷锋的事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陈列品,一段段故事,观众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驻足于每一个展厅,倾听着、感动着、思考着为什么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讲好雷锋故事,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是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党支部(以下简称“纪念馆党支部”)每位党员的心声。多年来,纪念馆党支部以党建兴“馆”,从雷锋精神中汲取能量,传承信仰之光,  相似文献   

19.
名人书趣     
朱彝尊“晒书” 清代学者朱彝尊,有一天躺在荷花池旁,袒胸露肚地晒太阳,恰被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碰见,问其原委。朱叹道:“我一肚皮书派不上用场。都发霉了,晒晒太阳,免得霉烂。”康熙回京后。招其面试。见他满腹经纶,便当场封了官。后来,人们在当年的荷花池旁筑了一个“晒字亭”,朱彝尊晒书的故事便广为流传了。  相似文献   

20.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人们对多才多艺之人的褒奖之辞,这既是一种艺术修养,更是人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干部政策并没有要求每位领导干部都必备这样的艺术修养,但引申至领导工作中来,这其中自有一番道理。因为要想做好领导工作,领导干部懂得一些琴、棋、书、“话”艺术,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领导艺术将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