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泰国1997年货币危机的特征、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最近几年越南的经济形势,认为当前越南的经济困境具备泰国危机综合征的典型特征。未来越南经济形势具有不确定性,能否最终避免重蹈越南覆辙,取决于越南政府能否有效控制通胀、有序调整资产价格和改善贸易收支。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拉美社会形势的特点 :社会宏观形势未发生剧烈变化 ,但某些社会发展指标明显恶化 ;争取社会权利的意识和行动仍在不断发展 ;社会问题的发展超出了一国的范围 ,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社会问题继续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冲击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波及到全球。当前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形势中有几个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借此机会,想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看法。一、东南亚金融危机未引发全球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近10余年几次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贸易管制政策与日中贸易关系(1948~1958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48年,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美国开始一步步升级对华贸易管制政策。这严重地阻碍了日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本独立后,最初几届政府均未脱离美国政策的窠臼。如果日本政府企图恢复日中贸易关系,那么,必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即开始着手对美国海军战略进行全方位调整,内容涉及部队能力建设、舰队结构调整、全球兵力部署和发展盟友关系等方方面面。美国海军战略此番大规模调整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府在重新研判当前和未来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平衡其战略优先次序的结果,必将对未来美国海军发展、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国际海上安全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大起大落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中东因素对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局势和格局的影响陡然走强,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外溢日益成为中亚外高新的安全威胁、伊朗"重返"引起地区格局发生微妙变迁、土耳其对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中东伊斯兰势力此番加大渗入中亚外高与国际和地区形势衍变密切相关,是地区内外多种因素促动的结果,其中中东发生剧变、外部势力争夺中亚外高加剧及该地区经济整体陷入低迷是重要诱因。中东伊斯兰势力对未来中亚外高形势走向和格局变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攸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其也有自身短板和局限,很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各国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东亚地区安全形势虽经几番波折,却未发生大的动荡。南北朝鲜改善关系尽管步履维艰,却又相安无事。韩国励精图治凄风苦雨创业98年初的韩国,经济形势危机四伏。当时,韩国财经院坦承国家外汇储备只有40亿美元,外债超过1500亿美元;韩元兑美元一度跌破2000:1,汉城股市跌幅高达75%;企业倒闭成风,失业率急剧上升。当选总统金大中惊呼,如不及时得到更多救援资金,国家可能在一、二天内破产。严重的经济危机、错综复杂的政治矛盾威胁着韩国的稳定。金大中政治上承受的压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中东政治形势总起来说是紧中有松,稍为有些缓和,一些看起来是难以避免的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终未爆发;但箭仍在弦上,形势未可乐观。格局继续嬗变和平步履维艰一、国家关系的新变化美国自海湾战争以来,依然在中东居于其他国家难以予之抗衡的地位。美国为控制海湾油区及运油通道的安全,继续保持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美国遏制两伊的政策有部分调整,在继续遏制伊拉克的同时,谋求改善同伊朗的关系。美国"主导"中东事务的格  相似文献   

9.
美国正处在历时9年多的经济繁荣的顶峰时期,失业率、通胀率继续保持在近30年来的低水平上,国家预算扭亏增盈。良好的经济状况似乎使经济因素在2000年大选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位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戈尔在经济政策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经济政策上的差异足以影响对未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新亚欧大陆桥从与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同时提出至今已过去了10余年。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在建设新亚欧大陆桥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始终未付诸实践。随着形势的发展,建设这条大陆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加凸显出来。目前,建设新欧亚大陆桥的条件业已成熟,应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1.
欧洲媒体常常有关于丑陋的美国人的题目,连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也出现过这样的报道。1999年雷德杯高尔夫球对抗赛上,欧洲人一路领先,而美国队员一个45英尺推杆进洞拿下关键一分,使形势逆转,美国观众顿时兴奋异常。当时球赛仍在进行,欧洲队员还未来得及推最后一杆,美国球员的妻子、内弟和现场观众蜂拥冲向这位队员,在场内高呼庆贺。欧洲队员在旁边看得傻眼,等美国人庆贺完毕,才继续推杆。由于情绪大受影响,欧洲队员至关重要的球未进,结果输掉了对抗赛。第二天,英国专栏作家发表文章,批评美国人的极端爱国主义和缺乏运动员精神。指出美国观众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多点地区冲突同时爆发,互相呼应,互相影响;地区政治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政治伊斯兰势力上升,传统大国地位下降;美国对中东新战略严重受挫。在可预测的未来,中东热点问题将持续成为地区动荡之源。其中伊拉克政局的走向将对未来中东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势力与世俗政权之间对权力与影响力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地区内激进势力将更趋活跃,极端思潮蔓延,并有向地区外扩展的趋势。同时,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难以完成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使命。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和中东国家分别面临新的不同的国际环境,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1983年苏联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提高,工农业生产和计划完成情况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国民收入比前年增长3.1%,虽未完成计划规定的3.3%的指标,但高于前年的2.6%的增长速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5%,国民经济利润额增长4.5%,增长率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工业生产的好转比较明显。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欧洲形势急剧变化。40多年来以美、苏分别为盟主的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相对垒、制约的两极欧洲安全格局开始解体。欧洲各方根据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和组合,将重建安全结构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建立“未来欧洲新秩序”和设计90年代欧洲安全结构的过程中,欧洲人将比以往拥有更大的发言权,电将更能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本文拟就西欧主要国家的立场和态度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拉美毒品问题禁而不止吴德明1993年拉美的毒品形势仍然是严峻的。3月份在美洲国家组织在圣何塞召开的泛美控制麻醉品委员会第13次会议上,专家们指出,尽管加强了对毒品贩运和消费的打击和预防,但未出现该大陆将赢得这场战争的征兆。相反,贩毒集团却在美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的"新柔廖成长三角"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一个区域合作框架,但是在其成立后不到十年就逐渐被人淡忘。导致其进展未达预期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且不平衡、政治利益不一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再次全面回顾和思考"新柔廖成长三角"建立与发展的过程、曾取得的成果以及遭遇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相关经验启示能够为当前形势下(次)区域合作的推动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柬埔寨2013年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对外关系作总体回顾,并对2014年形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9·11"事件之后,中亚地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亚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空间依托,中亚形势的变化不能不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角度,对中亚形势变化的特点、中亚形势变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的世界乱象丛生,乱中生变,乱中求变,深刻反映了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的基本变化趋势。本文根据变与乱相生相克的战略逻辑,通过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变化、亚太崛起和国际地缘政治变化、朝鲜半岛乱局、军事安全形势、世界经济变局、中国外交与战略等多种维度,试图对2010年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向进行相对全方位的总体认识、分析。文章认为,2010年国际战略形势虽然乱象丛生,但是,变生乱,乱生变,乱因而不一定是坏事。乱与变相生相克正是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出于对中亚地区国家地缘政治价值的考虑,日本近几年来与中亚国家的外交往来密切,并在政治、经济、能源以及安全领域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增大了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力度。日本的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根据目前形势分析,日本施加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改变中亚地区局势。未来中亚地区局势将是由多种力量、多个层次组合而成、且不断变化的“合力”来决定,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