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荧光检验法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墨时序鉴定一直是文书司法鉴定实践中常见的鉴定项目,也是研究的热点和疑难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并结合检案实践,较系统地阐述了视频荧光光谱检验法和显微荧光检验法在朱墨时序鉴定的具体应用,探讨了荧光检验的技术要点.研究表明,荧光检验法(特别是显微荧光检验法)具有普通显微检验法的优点,同时对普通显微检验法中难以观察到的印文或文字色料荧光特性及色料的微观分布状态,具有明显的检验效果,是普通显微检验法有效的补充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朱墨时序鉴定是通过对印字交叉部位的检验,得出的印字先后顺序的判断。朱墨时序鉴定是文件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判定文件物证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任何文件物证都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文件系统。通过介绍系统鉴定方法的原理、方法,以鉴定实践说明其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三种作用,同时也强调各种检验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倡在朱墨时序鉴定中,应运用系统鉴定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印字交叉部位的表观特征,从而提高朱墨时序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光谱成像检验法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敏印文色料与签字笔书写色料交叉重叠后,因互溶渗透不易形成层状结构而使判定朱墨时序的难度较大。光谱成像检验法是通过比较交叉点、纯印文色料、纯墨迹色料处的反射曲线位置来判定交叉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4.
朱墨时序鉴定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显微检验法、减层法及光谱法等,其中最基础也是最被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显微检验法。通过对显微镜检验在朱墨时序鉴定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讨论,阐述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显微镜,调整放大倍率、照明方式、观察方式及运用共聚焦等技术手段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和检验图片。总结了朱墨时序显微镜检验所依据的表观特征及其观察和分析要点,希望对朱墨时序鉴定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乐 《法制与社会》2014,(34):254+258
朱墨时序的检验在文件检验领域中较为常见。本文主要是在许多文献的基础上以及本人从事文检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经验,对现如今经常使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几方法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文书检验中,朱墨交叉顺序的判定一直是一个常见、重要的内容,对于鉴别文书的真伪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科研和检案实践中发现,正确区分印章印文与书写文字的先后顺序,应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有统一的技术规范作指导;检验设备应当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对字迹和印文色料与纸张结合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不能单一,应用多种方法相互对照应证;客观评价阳性反应的出现率和排除假阳性反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Huang P  Li SY  Li ZD  Shao Y  Li L  Chen YY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11,27(6):447-450
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可收集微小物体的红外光谱信息,针对组织切片和细胞进行扫描,记录选择区域像素位点的红外光谱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出组织和细胞中光谱吸收峰的二维和三维光谱映射图像.由于红外光谱对生物大分子的敏感性,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分析组织和细胞的生化构成、分子分布、代谢变化.本文阐述了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成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朱墨时序鉴别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判定受色料组合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用显微法判定打(复)印文件与印文形成交叉后时间因素对检验鉴定结果存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朱墨时序鉴别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用显微法前后间隔30个月对光敏印文、原子印文、印泥印文与打(复)印文件形成不同组合的朱墨时序同一个交叉部位进行两次检验,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荧光法判断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并分析不同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制成的文件与不同材质的印章印文的采墨时序的特征.方法 利用VSCS000文检仪和Photoshop软件,采用荧光法对激光打印文件与印章印文交叉部位的特征进行检验,并对不同型号的打印机制成文字与不同材质的印章印文交叉部位的荧光特征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发现常出现的共性特征为:制成文字先墨后朱,交叉部位的黑色墨迹颜色变淡并可见紫色荧光;先末后墨,交叉部位常常出现黑色墨迹缺损的现象,在缺损处可见紫色荧光点.但也表现出其特有的特征.结论 不同型号的打印机制成的文件与不同材质的印章朱墨时序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尽相同,在具体案件鉴定中应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左莹莹  李健 《刑事技术》2020,(2):183-187
脑挫裂伤是常见的一类颅脑损伤,单纯的组织病理学技术可能难以早期发现及精确诊断。傅里叶变换红外面扫描成像技术(FTIR-mapping)是病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因其结合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红外显微镜技术以及面扫描成像技术的特点,具有测定方法简便、对样本无损、灵敏度高、准确、直观等优点,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能检测出发生了物质数量、结构以及构象变化但缺乏明显形态学变化的脑挫裂伤,从而实现早期精准地诊断脑挫裂伤。FTIR-mapping虽已能绘制某些损伤组织的红外光谱病理图像,但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价值有待全面深入开发。本文综述了脑挫裂伤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进展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面扫描成像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倍显微镜判断朱墨时序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对手写文字与印章印文的朱墨时序的大量实验研究,并结合司法鉴定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高倍显微镜判断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件朱墨时序的判定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本文以38篇文献为基础,综述了目前常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十一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局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文检工作者视检材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几种朱墨交叉时序的检验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件朱墨交叉时序的确定一直是困扰文检界的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六种检验方法,并结合五个典型案例对各种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针对不同形成条件的文件物证进行检验时采用哪些检验方法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希望能够在同类问题的研究上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印章印文与激光打印字迹交叉部位的笔画增宽现象,得到朱墨时序判断依据。方法制作两种朱墨时序的实验样本,在VSC-6000文检仪下观察,读数显微镜在相同放大倍率测量,记录增宽度,比较同种品牌印文色料在两种时序下笔画的增宽度。结果相同保存条件下同种品牌印文色料不同时序盖印的实验样本都有增宽现象,先墨后朱时序下增宽度较大。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朱墨时序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常见的打印字迹与不同印章印文交叉时序的相关性,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VI-300微痕迹色差分析系统对制成的实验样本进行实体观察,并对微痕迹色差模型图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先墨后朱,交叉部位字迹边缘状态完整,等高线宽度、流向未见明显变化;先朱后墨,交叉部位中心字迹等高线排列出现游离状态,色料分布发生数字图形曲面变化。结论用本系统可以观察、分析朱墨交叉部位的微观特征和无损检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无碳复写字迹与印文的朱墨时序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无碳复写纸的制造工艺、结构特点和复写原理,对无碳复写字迹与印文的形成时序特征进行探索,寻求判断两者形成次序的规律性特征以及检验依据和方法,以较为直观的显微检验,分析朱墨交叉点的微观形态,并提出利用微囊壳颜色分析、谷底显色及转印痕迹分析等方法对无碳复写字迹与印文的形成时序进行准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17.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chemical imaging allows the collection of fingerprint images from backgrounds that have traditionally posed problems for conventional fingerprint detection methods. In this work, the suitability of this technique for the imaging of fingerprints on a wider range of difficult surfaces (including polymer banknotes, various types of paper, and aluminum drink cans) has been tested. For each new surface,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settings such as spectral resolution, number of scans, and pixel aggreg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collection time and file-size without compromising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fingerprint image. The imaging of cyanoacrylate-fumed fingerprints on polymer banknotes has been improved, with shorter collection times for larger image areas. One-month-old fingerprints on polymer banknot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umed and image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FTIR chemical imaging gives high quality images of cyanoacrylate-fumed fingerprints on aluminum drink cans, regardless of the printed background. Although visible and UV light sources do not yield fingerprint images of the same quality on difficult, nonporous backgrounds, in many cases they can be used to locate a fingerprint prior to higher quality imaging by the FTIR technique. Attempts to acquire FTIR images of fingerprints on paper-based porous surfaces that had been treated with established reagents such as ninhydrin were all unsuccessful due to the swamping effect of the cellulose constituents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