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法存在着立法模式不统一,保护对象过于狭窄,定罪起点较高,罪名设置过于笼统、简单,罪状设计不甚科学,刑罚配置过于严厉以及相关刑事程序法不完善等诸多缺陷,建议通过充分发挥附属刑法作用,充实、细化相关类罪罪名,调整刑罚结构,完善刑事诉讼程序等途径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2.
于杰 《法制与社会》2011,(32):141-141,143
强奸犯罪一直是政法机关严厉打击的重点之一.然而打击犯罪的同时还要注意犯罪的预防,本文通过对近5年、181件强奸案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犯罪的特点及犯罪原因,提出相关对策进行犯罪预防,以期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洪烨 《法制与社会》2013,(6):261-262
国际上关于核材料的犯罪频现报端,虽然目前我国此类案例稀少,但是作为有核国家,从保护本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应当对现行刑法中核材料犯罪的立法进行完善,以便应对将来实践中的需要。本文通过过我国刑法与国外刑法的立法对比,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婚内强奸是一种一直以来客观存在的家庭暴力行为,但是,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却决定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报告》披露,在《婚姻法》和《妇女法》修改讨论过程中,"婚内强奸"都是热门话题,但最终两度被弃。长期以来对于婚内强奸归罪问题的讨论可谓是如火如荼,关于该种行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通过国外的立法实践和我国的社会现状探讨婚内强奸能不能定罪以及如何定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新林 《研究生法学》2009,24(4):100-108
婚内强奸是刑法学术界及司法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婚内强奸及其犯罪化存在有没有、能不能和应不应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只有严格地将其区分并抓住每个层面问题之关键,才能使得问题的探讨变得清晰而深入。婚内强奸现象在实然层面是客观存在的,但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不能认定为强奸罪,而且在现阶段也没有必要通过正式的立法修改使之犯罪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立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规范存在着罪名不全面、缺少单位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罪过形式单一、客体错位、对“侵入”的规定归于狭窄、刑事处罚种类单一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刑事立法的完善,不利于对社会秩序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打击不力,使腐败现象不断蔓延和扩散。完善刑法立法,严密刑事法网,从而使我国刑法切实提负起惩治腐败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依法治理国家、稳定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所应承担的独特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局部地区已出现了常态化、长期化的环境污染现象.刑法作为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需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和惩处环境犯罪行为方面的作用.近些年,我国刑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日趋完善,但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从犯罪客观方面的角度看,相关法律保护范围十分有限、对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偏弱,不能够实现对当下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行为的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10.
走私犯罪的立法现状与司法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目前打击走私犯罪的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刑法关于走私犯罪的规定存在诸多不尽完善之处,表现为体例上的不统一、罪刑设置模式的不完善、刑罚配置的不均衡和犯罪构成设计上的疏漏.立法缺陷直接影响司法运作,导致违法不能究、有罪不能罚、罚无适当罪等现象的存在.因此,为避免司法解释越权,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立法疏漏,促进司法有效运作,保证刑法功能的良好实现,已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1.
陆冬英 《法制与社会》2012,(11):258-259
强奸者实施犯罪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性欲,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与其认知、人格、情感、成长经历以及被害人的心理、客观环境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同,强奸者的作案动机也会不同,有权力独断、权力重认、泄愤报复以及愤怒刺激等多种.有人大代表提出将卖淫嫖娼合法化作为降低强奸案件发生的方法荒谬至极.  相似文献   

12.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婚内强奸犯罪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评析了婚内强奸犯罪化的学术之争 ,对婚内强奸进行了刑事政策分析 ,设计了婚内强奸的刑事政策反应体系 ,主张对婚内强奸提高刑法反应的门槛、降低刑法反应强度 ,并通过“适用解释上的犯罪化”而非“立法上的犯罪化”的方式 ,对分居或诉请离婚期间发生的婚内强奸行为予以犯罪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我国的信用卡犯罪刑事法律制度也不断演进发展,但我国还必须借鉴国际上各国规制信用卡犯罪的先进刑事立法经验,从信用卡的概念、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立法模式等九个方面来完善信用卡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4.
正反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经过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的长期努力,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批贪官污吏被依法惩处,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然而,我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贪污贿赂部门对最具有代表性的腐败犯罪——受贿犯罪的查办效果明显落后于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刑法》关于受贿罪的法律规定漏洞较多。本文拟就此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5.
挪用公款罪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惠华 《犯罪研究》2006,3(5):58-62,75
挪用公款罪是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罪名,常常令执法者在罪与非罪之间徘徊,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立法技术欠缺,法律规定内容存在缺陷。本文试图结合司法实际,阐述现行法律规定中存在的法条表述、规定内容的缺陷,指出挪用公款后的使用用途和期限不应当成为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提出相应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97年《刑法》中关于著作权犯罪的规定来源于1991年实施的我国首部《著作权法》。而该《著作权法》为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及著作权保护国际化的需要于2001年做了修改,并增设了刑事责任条款。但《刑法》并未随之修改,导致《刑法》与现行《著作权法》在发行等专业术语、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种类、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冲突与不一致,无法适应打击侵犯著作权的实际需要。因此,应修改《刑法》中著作权犯罪的内容或改变附属刑法的依附地位,将著作权犯罪有关内容包括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直接规定于《著作权法》中,以适应著作权保护制度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刑法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立法的优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然 《知识产权》1998,(4):37-39,20
从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中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第七节,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较全面、系统地列举了知识产权四大领域里的犯罪,即侵犯商标权的犯罪;侵犯专利权的犯罪;商业秘密的犯罪;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这无疑是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看到,新刑法的规定并非尽如人意,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立法工作中解决,使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2,19(6):43-47
中国的反毒品犯罪司法实践证明,中国毒品犯罪立法对于惩治毒品犯罪,有效地遏制毒品的蔓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禁毒立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毒品犯罪立法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马章民  张琛 《河北法学》2014,(11):127-131
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严峻,既有国内暴力恐怖犯罪、分裂分子犯罪、宗教极端组织犯罪等,又有外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为积极有效应对,我国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针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立法规定存在缺陷,有必要在修订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整合刑法中危害国家安全罪专章和增设有关新罪名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以犯罪主体划分,贿赂犯罪分为法人主体和自然人主体两种。自然人贿赂犯罪包括三个具体罪名,即: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罪。但自两法修改以来,惩治贿赂犯罪工作不尽人意,许多检察机关查办贿赂犯罪至今空白,除其它一些原因外,贿赂犯罪立法上的缺陷亦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