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秦湘 《传承》2010,(24):30-3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和重大发展,在于他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革”的惨痛教训,鲜明地提出了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日益成为全党的共识,而且已成为党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3.
潘坤 《求索》2011,(3):252-253,175
"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重要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对于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干部教育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于志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这是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党建思想。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干部队伍的现状,根据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贯彻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全党深入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一书 ,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继《论科学技术》之后江泽民同志的又一部专题著作集。该书收入江泽民同志从 2 0 0 0年 2月以来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稿 1 2篇 ,其中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 ,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作出的精…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是邓小平全部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思想等互相补充、印证,构成一个全面、完整的整体。邓小平一直关注着青年一代的状况,关心他们的成长,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面对世界性竞争的挑战,以及我国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和青年工作面临  相似文献   

7.
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面临的责难,恩格斯晚年根据新的历史经验,在肯定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决定作用的同时,强调了上层建筑诸要素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其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要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军校建设思想,是他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军校建设与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思想,对于军校跨世纪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根据教育训练已成为和平时期军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客观实际和现代战争的需要,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要把院校建设作为军队建设的战略重点,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军校的地位和作用、职能和任务、教育指导方针以及办学治校的具体问题等,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校建设思想完整、严密的…  相似文献   

9.
刘政权 《湖湘论坛》2003,16(6):20-21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结构严谨、品质科学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科学系统的理论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基本经验为历史根据 ,以科学判断当今国际局势为时代背景 ,以科学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为实践基础 ,以科学…  相似文献   

10.
高飞 《前沿》2002,(2):5-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十分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注重发挥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积极探索思想理论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理论创新、立党治国的根本;它的创新意义就在于它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总目标的方向,从最高价值标准上,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意蕴 ,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辨识上 ,人类社会所处的历史大进程不等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 ,决定着现实的、具体的革命纲领有国家的、民族的特色。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正确的辨识 ,是一个不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历史意蕴还聚焦在无产阶级政党对历史使命的肩承上。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把握历史的未来走向 ,而且必须契合社会的发展 ,不断地揭示和承担起现实的历史使命。两个纲领统一的历史意蕴更进一步地展现在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把握上 ,这是避免“左”倾和右倾错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回顾了建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总结了90年光辉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课题,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任务,对于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年发展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的新概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也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作为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正是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他无愧为我党早期历史上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行者和典范。  相似文献   

15.
刘进军 《青年论坛》2009,(3):131-133
新时期的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完美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合起来,达到了历史的本质真实和艺术形象真实的内在统一,焕发出“真实”的光芒。首先,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以重大的历史真实事件来结构小说;其次,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塑造了一批真实的历史人物;最后,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在文本中营造了真实、浓厚的历史氛围。  相似文献   

16.
刘超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94-100
侗款制的延续与转型是其作为侗族传统制度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一次自我调适。基于侗寨老年人协会的田野考察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以此透视转型视域下侗款制的呈现样态,并进而反思当前侗款制的研究生态。研究发现,转型视域下的侗款制并非如历史文献脉络下多学科"知识形式"的分离式表达,而是呈现为一种总体性制度的本体性延续。它耦合于侗族独特的人群组合与关系结构、民间信仰与社会风俗,以及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彰显于日常生活世界,内隐为本体动力。因此,侗款制在现实层面实现自我转型之同时,学界亦应在学理层面实现从"知识形式"到"动力本体"的探讨,立足于田野与文献之综合,看到其作为一种总体性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发元  刘锋 《思想战线》2002,28(1):57-62
对于跨民族史料的梳理和应用 ,前人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由于史料的性质所限 ,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而运用多学科整合研究 ,立足于历史民族学的理论视野 ,用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相结合的方法 ,则可拓宽视野、更新思路 ,以此对历史上“佯黄”的共时态状况和历时态演化脉络进行分析 ,可以证明 :明代以前的“佯黄”是一个多民族集合称谓 ,而清代和当代所称的“佯黄”则是指毛南族的一个支系。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与时俱进地站在高起点、高定位谋划检察机关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对于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中几部女性作家书写历史的小说为论述对象,分析当代台湾女性历史书写的美学策略、思想内涵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脉络。前三节分别从身体书写、历史话语中的沉默女性以及空间寓言等三个角度解读这些文本以多重主体策略融合女性意识与历史元素的美学张力,第四节则将其置入台湾社会独特的"后殖民"历史语境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中,分析女性历史文本对"女性"、"历史"与"国族"三者关系的呈现,从"女性意识"与"历史眼光"两方面检视女性历史书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现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式人道主义思路,本质上是一种类与个体二分的古典自由主义思路,它没有看到由劳动和财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观意义。而体现在《神圣家族》中的现实人道主义思路,则开启了从人的行动或实践的发生学角度来阐释人类发展的新思路,它是充分吸收法国大革命之历史观意义后的结果。尽管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滞后,马克思此时的这种思路还无法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路相媲美,但必须肯定的是,它所开启的基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生学视角,不仅使基于类本质的异化式思路成为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过去了的事件,而且它本身对于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路也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这种新思路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