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性造成道德与知识的紧张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牟宗三会通儒家心性之学和康德哲学,用"一心开二门"的哲学架构,重建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肯定良知,确立德性的优先性,又给知识以恰当的安排,是牟宗三穷其一生对现代性所作的积极回应。道德形上学的重建无疑再植了儒家思想在现代性中的智慧灵根。  相似文献   

2.
牟宗三沿着康德哲学的"超绝的形而上学"来重构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以此来建立他心中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于这个理论动机,他对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作出了五个判定,指出海德格尔的思想存在着不通透和误置形而上学的倾向。本文试图指出,牟宗三的这种解读恰恰是"误置"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他在吸收康德批判工作的同时又落入到了康德所反对的"非批判的、独断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韩丽华 《前沿》2011,(20):67-70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的良知坎陷理论具有很多的缺陷,他的"道德心""良知"力图"自我坎陷"开出"学统"和"正统"的"仁智合一",将应然价值世界与实然事实世界合二为一,这不符合事物发展运作的规律,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儒家复性思想,受佛教《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思想及佛性论复性思想的影响,是进行"善返""归本还真"的心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力求达到至善的真理境界。之后,修养者再回归普通民众的生活,进行理论宣传、以身示范,教化大众。以此可对牟宗三的"良知坎陷问题"的缺陷做一定的克服和弥补。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人创造的,内在于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中的生命人格之精神表现方式。各民族文化既有“义理上的具足”,也有“功能上的缺陷”。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功能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未能实现科学与民主政治等价值,因而其全幅价值未能完全展现。现代中国文化要展现其全幅价值,就是要发展科学与民主政治方面的价值。在如何使科学与民主政治生根于中国大地方面,牟先生提出了“本内圣开出新外王”和“良知自我坎陷”的理论,其间不乏许多极有价值的论断和观点,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混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殷海光与牟宗三关于“自由”的争论入手,分析了两人不同的学术理路与知识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两种迥异其趣的“自由”理念:殷海光接受的是英美经验主义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可证实原则出发,主张将自由限制在公共域,认为政治自由是指一个人不受别人的阻扰而径自行动的范围。而牟宗三的“儒学自由主义”则结合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与儒家心性之学,将自由理解为道德上的“圆善”。本文以为,殷海光与牟宗三自由理念的歧异不仅契合了柏林所谓“内在的”与“外在的”两种自由概念,而且承继了两种不同的近代思潮——科学与玄学之间的观念差异。  相似文献   

6.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行为之道则是诚意。他以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儒家道德作形上思辨,不仅确立了儒家道德的必要性、可为性、自律性,而且由此进发凸显儒家道德修养以诚意为根本。  相似文献   

7.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阳明心学体系中,良知是心之本体,有三个道德蕴含:道德本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自觉."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展开,是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其基本途径有"居敬存养"、"克治精察"和"事上磨练"等.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实践和重视道德内省,成就道德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道德的力量”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大会,9月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首善”、“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陈光标说:“道德模范是我最看重的称号。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企业家不能光流淌着利润的血液,更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相似文献   

9.
近期热点事件: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楚天都市报,2011.9.5)  相似文献   

10.
杨泽波 《新东方》2012,(3):7-10
牟宗三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西方意义的科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儒家思维方式偏重于智的直觉。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看法,但牟宗三的相关的分析有欠具体。从“儒学内化”的角度对牟宗三这一观点进行补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相关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全面阐述从冯友兰到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朱子哲学,着重分析他们的研究对于前人的创新以及他们之间各种重要学术观点的差异、冲突以及逻辑演变过程,特别强调冯友兰对于现代朱子哲学研究的开创之功以及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的创新之处和相互冲突,动态地展示现代朱子哲学研究的学术思想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他们的各种学术观点作出深入分析,阐述新观点,力求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道德的社会存在根源和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共同道德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存在的。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不存在永恒道德。鼓吹永恒道德的人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者。共同道德与永恒道德毫无共同之处,其理论基础不同,对群众的指导也不同。认真应对永恒道德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坚决抵制西方永恒道德,主动宣传人类共同道德;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的丰富资源,借鉴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应对错误思想的防线。  相似文献   

13.
戚卫红  陈延斌 《求索》2011,(8):104-106
"道德场"是借助物理学中的场思维研究道德问题得出的新概念。道德场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由道德场源、道德场实体、道德场力、道德场特殊因子构成。道德场格局的再造是组织与自组织的动态过程,道德场既有可叠加性、延迟性等场的一般性特征,又具有主动性、历史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殊属性。道德场的提出为我们分析社会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强公民道德养成中的"双向互动"效应,更能起到健全人格、张扬个性、塑造完整生命之社会道德功效。  相似文献   

14.
15.
《山东人大工作》2012,(9):61-62
三论:正视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变化,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摘编)《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一文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  相似文献   

16.
道德相对主义热度:观点与主张: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所有的道德都是相对的,价值是主观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同样正当。因此,人们可以各自信奉和主张不同的道德价值,遵循不同的道  相似文献   

17.
论休谟道德评价理论中的“非动机论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休谟伦理学思想中的道德评价理论,有些国内学者认为休谟有动机论倾向,而在休谟本人的早期文本《人性论》第三卷《道德学》之中,也不乏对"动机"甚至"善良动机"的论述。休谟的道德评价理论中并没有什么动机论倾向:一、休谟道德评价理论的初步提出就与动机论不兼容;二、休谟对正义之为德性的论证与动机论不协调;三、休谟道德评价理论的完整提出与动机论相冲突。  相似文献   

18.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如皋殷红彬事件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敬老节来临之际,本期《观察》邀您一同探讨:该如何对待倒地老人?  相似文献   

19.
道德信仰学说是康德进行批判哲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对其整个哲学具有重要的定向作用。而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经历了从莱布尼茨一沃尔夫学派的神正论者到理性的道德信仰论者的转变历程,而这一转变对康德最终提出道德信仰的形而上学具有关键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彤东 《探索与争鸣》2024,(3):74-81+178
孙向晨教授在《论家:个体与亲亲》一书中提出现代中国乃至理想社会需要保有个体与亲亲这双重本体,此种对亲亲在中国文化中本体论地位的论断有以偏概全之嫌。哪怕是在儒家哲学内部,也有对家的不同理解,哲学家应该做的是从规范角度构建家哲学。在这一点上,张祥龙和张再林教授试图给出更加充分的家的形上学。但这种努力无法在现代社会多元的事实面前拥有普遍意义,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种“薄版本”的政治哲学。在这个视角下,孙向晨对个体观念的独特性及其西方来源的论述有太强的形上学意味,而一种对现代性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个体观念的普遍根源,并探求个体真正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