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 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反对人民政权的 敌人而打的一场特殊的大仗,这场大仗的胜利,使新中国人 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作为打这场大仗的决策 者和最高指挥官所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 毛泽东看到反革命猖狂破坏,十分气愤,但他更 生气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麻痹思想。  相似文献   

2.
建国之初,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打击、取缔“一贯道”等“会道门”邪教组织的重大政治斗争。这场斗争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安定社会,巩固人民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期刊出的是《人日民报》当年关于这一斗争的几篇报道。今天再读这些文章,重温半个世纪前的那场特殊的斗争,对于当前反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晓波  殷焕举 《求实》2013,(1):25-2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历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人民政权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党的科学领导是人民政权建设的关键,人民政权建设的核心是坚持把民主政治建设贯穿始终,始终把权为民所用作为人民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总结我党人民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特别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刚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救灾渡荒措施,最终战胜了这场灾荒,为新中国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文木 《学习月刊》2014,(15):20-23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1895年的“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因为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日本,更有中国乃至整个亚洲。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纵览》2009,(8):9-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同反动资本家打了一场经济仗。这一仗,打掉了资本家的嚣张气焰,对稳定新中国的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作出打这场经济仗决策的是毛泽东,而在上海负责指挥的是陈云。那么,陈云为什么去上海?他又是怎样指挥打这场经济仗的呢?  相似文献   

7.
陈昊 《党史博采》2009,(10):20-23
<正>在新中国历史上,有多次阅兵。但1959年的国庆阅兵,非同寻常,值得记述。特殊情况下的特殊阅兵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政权已经巩固,新中国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力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这场事变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在这场事变中,中日情报机关进行了一场鲜为人知的博弈和较量。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其特殊且影响深远的一战。这场战争是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侵略者强加于我,中国人民为维护和平、反抗侵略、援助邻邦、保卫国家而被迫还击的正义之战。这场战争又是人民军队首次出征境外,在陌生的战争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王震在灵丘     
<南泥湾>"又打仗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的歌词,将八路军359旅于1941年在革命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的群体形象,定格于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表现出不同于老区土改的若干特征。土改有步骤、分阶段、分地区进行,除了农区,还包括牧区、渔区、林区、侨乡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和巩固了农村基层人民政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中国的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2.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全民的爱国运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无疑是最壮丽的史诗、最华彩的乐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清王朝已经走上穷途末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05年至1907年,中国的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怎样对待清王朝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政治思想大论战。这场论战既是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的交锋,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为中国人民推翻清王朝和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做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动员。论战的历史背景这场论战之所以发生是有其深刻历史背景的。184O年,英国侵略者用鸦片和大炮野蛮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腐败无能、妄自尊大的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举世瞩目。事实上,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既揭示了中国之"治"的重要经验,也昭示了"中国之治"的成功之道。具体而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善"治"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根本价值取向,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国之治"的力量源泉。作为战胜疫情的两大利器,科技创新之"智"与文化引领之"力"是成就"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延安时期的"红色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特殊政治实践。在这场实践中,中共与陕甘宁边区政府逐步建成了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执政文化,为近代中国革命探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革命走着特殊的道路。作为领导这场伟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除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外,还在思想领域里进行了一场把革命队伍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引导到无产阶级革命轨道的斗争。正是在这场斗争中,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用无产阶级思想反对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90  相似文献   

19.
突破天险腊子口,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最后一个硬仗,也是最关键的一仗。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在这关键的一仗中,不畏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以大智大勇,战胜了敌人。从此,突破天险腊子口的事迹,永远地留在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史册上。  相似文献   

20.
宁炬 《学习导报》2008,(6):9-10
天地不仁,斯为浩劫。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其影响范围之广,人员伤亡之多,抢救难度之大,为我国30多年来所罕见,抗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正在考验着历经劫难而不屈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