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学习型政府建设面临五个主要障碍难以建成"地方为主"扁平式组织将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政府组织体制无法满足迅速反应的要求;由于文化与政治的影响,"局限思考"将成为我国建设学习型政府主要的学习智障,且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共同愿景整合是主要的工作障碍;职工素质低将成为基本条件上的障碍.有些障碍可能得到克服,但有些克服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产生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特别是各跨国公司企业家们的广泛关注。许多跨国公司及部分国家的政府纷纷掀起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热潮。据统计,跨国公司前100强,目前已有40%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新加坡等国表示要创建学习型政府。在我国,目前也有上海宝钢、莱钢、兖州矿业集团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但从我国  相似文献   

3.
方盛举 《实践》2003,(12):24-25
政府是社会组织中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构成部分,要形成学习型社会,必须首先形成学习型政府,以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下就学习型政府的理念和学习型政府的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政府组织:价值追寻与构建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和平 《学习论坛》2003,(11):23-24
在21世纪这个改革创新发展的新世纪里,学习成了一个主旋律,学习成了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学习型社会包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习型政府组织就是其中之一。为此,要积极探讨构建学习型政府组织的价值意义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及其相关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内涵意义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提出只有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重 《奋斗》2010,(12):40-40
<正>依兰县坚持"围绕发展抓学习,抓好学习促发展"的指导方针,开展以实现依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冲刺全省十强县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打"组织"牌,以制促学,夯实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基",谋"创新"篇,以点带面,拓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路",兴"务实"风,以学促变,彰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效",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组织"牌,以制促学,夯实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基"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以县委、政府机关负责人为骨干的工作专班,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以基层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统筹负责、工作专班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方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种全新模式,现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发展学习型社区离不开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体现在:它不仅是学习型社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且是学习型社区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还是学习型社区的宏观指导者和组织保障者。  相似文献   

8.
<正>"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新管理模式,它从个人、团队以及整个组织三个层次上把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使人们的职业活动不仅为了生存,而且能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模式。把握"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不仅有助于当前企业改革,而且对企业创新发展亦颇有启迪。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需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搞好宣传教育,培育学习型企业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工会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是我国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是工会 工作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开展活动的有效载 体。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是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桥梁和纽带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 力建设高峰会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 习型社会"的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 "形成学习型社会"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工会作为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值得深思,为什么不叫"学习的组织",而是"学习型组织"?顾名思义,指的是这种组织不只是搞学习活动,而且具有一种独特的"型",是一种新类型的组织,这种组织和原来的组织有质的、种类的区别,至少在它的组织形式上和传统的不一样。那学习型组织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呢?学习型组织是根据团队问题以及人们的兴趣组成学习研究小组,是一种有趣、活泼的组织形式,可以自由地、深入研究问题的"研讨团"。学习型组织的小组和行政的团队不大一样,它不是把学习和研究搞成"例行公事"和形式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