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但也构成了对我国精英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弱化,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提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审美观教育,注重闲暇文明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大学生能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日益与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并行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化和媒体化使得它的传播更为迅速和便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个性的解放、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主导下催生出的文化形态,本身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有较强的消极面的,如何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调动起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当前加强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文化日益成为参与青年社会化的主要文化因子.然而由于其内在不能调和的价值冲突,致使其在参与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催生与颠覆的双重面相:社会性的建构与解构共生共存;个性的凸显与隐匿此消彼长;理想的世俗与低俗双重交织.加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以及青年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是当前形势下时代之需要.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批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调节功能指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监督功能指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监督;建设功能是指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立大众文化生产秩序.  相似文献   

5.
一 笔者曾在本刊1999年第3期撰有《青年时尚文化的非审美属性》一文,为了免使读者误解,特地在文中申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否定青年时尚文化对青年所具有的显在的或潜在的积极意义,但这不是本文所要研讨的论题。”以此说明笔者并不一味否定青年时尚文化的审美价值。事实上,青年时尚文化固然对青年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培养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然而,不对青年的审美现实作科学的分析,便一味对青年时尚文化加以批判,无视或省否定它的审美价值,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表现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定位问题、批判问题、文化境界提升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根本上并不能指导现实中的我国大众文化建设问题,但对其合理借鉴,将会对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创造性反映的产物,能唤起青年对审美理想的追求,激发青年的创造力,使青年获得艺术的关感和深刻的启迪,为此,要重视青年的审美教育,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是纯粹的商业文化,没有个性,是统治和奴役人们的工具,但它有社会性和自律性。这种批判对60年代欧美青年影响极大。当今中国学者不应依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裁剪中国的大众文化,而应对丰富复杂的中国大众文化作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定位问题、批判问题、文化境界提升问题以及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在根本上并不能指导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但其合理方面对我国更好地建设大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与青年教育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 ,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并对现代社会的广大青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代 ,作为青年群体 ,敏感、好动、渴望新奇 ,大众文化导致一部分青年价值失衡 ,如何面对和解决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加强以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青年提供开放和相对自由的空间 ,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阵地 ,才能教育和培养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