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聪 《检察风云》2023,(23):48-49
<正>“你的客户都是什么人?”“60岁以上的居多。”“为什么要面向老年人?”“因为他们容易接受这种‘免费送书加咨询’的推销方式。”“你们售卖的药物,是如对外宣传的那样能治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吗?”“不能。”本案主犯贾仰卫对办案人员的上述问题作了回答。这提醒广大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陷入药品销售骗局。  相似文献   

2.
程某为了发家致富,竟然以农村留守老人为目标,骗取或窃取农村老年人的“血汗钱”、“养老钱”、“保命钱”。日前,东至县法院以诈骗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程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万元。  相似文献   

3.
4月10日上午8时,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年人,一瘸一拐地走进白马乡国税所院内。新上任的国税所所长陈雷赶忙上前,扶着那位老年人说:“老陈啊,这次缴税你又抢了个第一,你腿脚不便,让孩子来缴就行了,何必亲自来呢!”老年人回答说:“依法按时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以前经常教育别人,今天轮到我头上了,更应该以身作则。让别人来缴,我心里不踏实。”说着,老年人从内衣口袋里掏出2000元现金,交给了陈所长。这位老年人名叫陈庆全,今年61岁,家住蒙山脚下白马乡白马村。他在村里当党支部书记10多年,不贪不占,做事积极认真,多次…  相似文献   

4.
孟亚生 《法庭内外》2011,(11):20-22
老年再婚,是一个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话题。然而,老年人找老伴要多长个心眼儿,要“馅饼”更要提防“陷阱”。最近,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利用征婚信息专骗单身老人的特大诈骗案件,一个巧舌如簧、风韵犹存的半老女子,诈骗8个“男友”的金额高达近200万元,个中教训,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北京百世圣医堂健康科学研究院、上海孝诚健康信息咨询公司搞的“非药物经典治疗五天四夜体验”、“生机饮食排毒疗法”、“营养免疫疗法”、“身心外医疗法”,曾说动了不少追求健康的老年人重金入会,少则几千元,多则二三十万元。而现在,很多因一时冲动加入圣医堂的会员都纷纷要求退钱退会。上海23位老人联合将圣医堂起诉到法院,最终揭穿了骗局。  相似文献   

6.
“老年卡”是政府发放的,是老年人得以免费享受社会公益服务的权利凭证,具有国家福利性质。那么,老年人持“老年卡”在免费享受社会公益服务时,是否属于消费者?发生了意外人身伤害事故,能否获得赔偿?本文讲述的是一起老年人持“老年卡”免费乘坐公交车意外受伤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7.
糜乐 《检察风云》2023,(13):54-55
<正>当自理级老年人在养护中心身亡时,养护中心能否免责?日前,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的一纸判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自理级老人被送养护中心养护中心的职责是提供养老服务,代替老年人家属履行养老职责。一般养护中心收留老年人时,会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将护理等级分为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和特护级四种,  相似文献   

8.
田力 《江淮法治》2011,(13):50-50
据报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出现了整体社会“未富先老”的情况,而等到未来不少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无钱养老”和“无人养老”相结合的情况。本文认为,一方面,通过智慧科技,把那些人力做不到的、做不好的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或者系统去完成,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去帮助解决一些企业中遇到的难题,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本文探讨了智慧养老的含义和模式,对智慧养老发展的机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华康 《检察风云》2022,(23):48-49
<正>2022年6月28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一起养老诈骗典型案件。案件中,由于轻信他人投资“养老产业”,10267人竟被骗了7.6亿余元。最终,该案主犯、从犯共23人获刑。养老钱“打了水漂”“只要缴纳2万元~15万元不等,就可入住湖南某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简称某养老公司)旗下所有老年公寓,享受公司提供的异地养老和保健养生康复等相关优质服务,还可获得固定年息15%的返利。”这个诱人的广告不免让一些老年人心动。  相似文献   

11.
朱珠  张苗 《检察风云》2023,(23):26-2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刑事案件中老年人违法犯罪和老年人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情系桑榆慰晚晴,重阳敬老暖人心。2023年重阳节当天(10月23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杨浦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杨浦区2020年至2023年刑事案件中涉老犯罪情况以及老年人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相关举措,以案促治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房产往往是老年人辛苦一生的最后财产,也是其养老的基本保障。然而,据某省司法部门统计,在老年人维权案例中,因房产被侵害的占九成以上。而其它方面,如老年人的赡养等问题,也大多与房产有关。即老年人就其房产,已经是“房”不胜防。那么,老年人该怎样看住自己的房产呢?  相似文献   

13.
程成 《公民与法治》2012,(15):19-20
“老年丧子”,对老年人无疑是极大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许多老年人存遭受意外打击后,往往因不知如何维权而使自身利益被损害。子女因交通事故伤亡便是其中之一。那么,老年人对此该怎样维权呢?  相似文献   

14.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65岁以上独居者占11%。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40%,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4人独居。  相似文献   

15.
文晴  周青 《法制与社会》2013,(28):196-197
文章在调研基础上,针对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南宁市老年人提出宣传教育优先,构建‘叶言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干预模式;倡导关爱为主,构建“老年人免费保健服务+艾滋病监测检测”综合服务供给模式;打击容留卖淫,构建“打击+疏导”相结合的暗娼干预模式;突出文化填补,构建“干预+引导”相结合健康行为生成模式;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构建“政府+基层组织+家庭+个人”多元参与模式等五大模式,以期为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遏制与预防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浅谈老年人性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华泽,立武近年来,在一些地方,老年人性犯罪情况比较突出,并有日益蔓延之势。我们对近些年发生于信阳境内的37起老年人性犯罪案件的调查发现:一、老年人性犯罪的特点(一)犯罪主体呈“三多、一集中”。“三多”即男性多、农民多、文盲...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对老年人犯罪的死刑适用作出相关规定,但个别语句含义不够明确。文章从老年人犯罪死刑限制适用具有从轻处罚的依据入手,对老年人所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矜老”的文化传统,司法实践中宽严相济的死刑政策背景等方面予以论述,并对“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等相关语句进行解读,提出对老年人犯罪死刑限制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鹏 《江淮法治》2011,(5):50-50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跟一审的草案相比,修改稿增加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立法“插手”家务事是否适当,其利弊何在。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QQ团’又有好东西啦!”“情人节烛光套餐才50元,大家快下手吧!”“原价680元的××全身光波排毒养护+全身舒压放松养护套餐,如今仅售68元,姐妹们快来!”……有报道称,如今在“懒羊羊”扎堆的写字楼中,  相似文献   

20.
老槐 《公民与法治》2011,(17):15-17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