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都自统筹城乡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明指导民生实践,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举措及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民生建设水平,初步形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都实践”,为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立"成都试验区"的意义重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需要,是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科学确立"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努力创造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3.
近8年来,成都探索了一条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改革的"三部曲"。成都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仅令世人瞩目;而且形成了有示范意义并被有关部门赞誉的"成都经验",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城市与乡村共繁荣、经济与社会同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科学发展路径,为全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政策与法制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成都历史上河湖水系相当完整,城内水网交织,舟桥众多,人们亲水而居。成都城与水的格局经历了两江绕城、两江抱城到江环城中。近现代以来,成都城区内部分河渠湖池消失,而与水有关的历史地名,历经千百年,依然活跃在现代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由此,结合文献资料,可知成都"水城"的历史风貌和水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影响与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园城市所蕴含的自然、和谐、健康、创新意象,与成都的城市属性非常吻合。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仅能为全体市民带来全面的福利,而且还扩展成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但有自然资源的优势,城乡统筹的基础,而且还面临经济全球化、城市集群化、中国和平崛起三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成都经济区既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也是成都参与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在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获得空前发展之际,本文以成都为视角,在回顾与总结成都经济区建设初步实践基础上,对深入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航空运输引致世界城市体系的构建逻辑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城市网络正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空港经济对城市尤其是内陆城市发展的影响更为凸显,在此背景下,"城市因空港而繁荣"应成为成都朝向更高等级城市进阶,谋划更长远发展蓝图的基本遵循。本研究将成都空港经济发展置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内陆经济发展大环境中,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对标趋势三个维度对成都空港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依托进行了系统性、战略性的思考,并提出了成都推进空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0年第3期“构建成都‘西部战略高地’笔谈”组文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市府、市委和各区、市、县的高度重视。大家纷纷来稿,为如何“构建战略高地”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为此,本期选摘了部分文章予以刊登。同时,本刊欢迎各界人士继续就“构建成都战略高地”惠赐高质量的稿件。  相似文献   

9.
水是文明之母,滔滔岷江孕育了成都这一千年古都和她悠久灿烂的城市文明。成都以她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水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千姿百态,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层出不穷,精神形态的水文化精彩纷呈。成都悠远博大的优秀水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当代成都人应当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营造亲水环境,丰富绿色文化;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法治文化;培育文化素养,丰富大众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0.
成都出海通道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海通道是一个地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连接。成都作为全省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枢纽,其出海通道是全省及周边地区出海通道的主体。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成都出海通道建设,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是大力提升成都经济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功能、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尚未形成与之相应的增长极。本文通过对中西部地区五大经济区的比较研究,指出成渝经济区最具条件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在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战略的背景下,提出了成都在合力打造"第四极"中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成都学就是以成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目前众多的以单体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地方学中,成都学是一个广泛受人关注的学科。成都学具备构建学科的基础条件,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背景下,构建成都学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随着中国的崛起,成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成都特色的"成都学",体现了成都人的改革开放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构建"成都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农村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是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成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是以农业生产流通领域贷款为突破口,搭建起政府、市场主体和金融组织的互动合作平台,有效破解了金融服务供需双方“不想贷”“无可贷”“便捷贷”“不敢贷”等问题,为打通金融下乡“快车道”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经验。针对目前依然存在的金融意识与能力不强、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改革登记赋码变更滞后等不足,本文提出以继续营造和完善市场化环境为重点,从意识培养、产品创新、信息共享、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成都创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需求、SWOT分析、构建模式及其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为成都创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成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都总部经济的提出也进一步丰富了成都经济的发展形式,为成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健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全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逐步提高,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不过,现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七普”调查反映出的成都实有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还有不适应之处,需要在“十四五”时期从深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合理配置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以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剧、生育率降低的人口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成都地名文化资源丰富,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文化类地名、经济文化类地名、社会文化类地名。目前,成都地名保护存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缺失、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地名怪相”层出不穷的问题。对此,要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大地名遗产保护宣传力度,让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会展国际化,提高会展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会展国际化的具体内涵,深入分析成都会展国际化发展情况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申办引进国际性会展项目、提高自主展会国际化程度、增强会展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会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建设国际化会展设施、提升会展管理和服务水平六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业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之路,在聚人才、建空间、强金融、优环境方面有着生动实践.这些实践对国家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培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根本保障。文章认为法制创新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