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的人性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老婆做家务老公要发工资。尽管质疑声不断,我却是非常赞成的。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接触过不少“怨妇”:为家庭放弃工作,相夫教子,到头来丈夫移情了,红颜老去了,对家庭财产更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怨妇”鲜有人能重新“活”成一棵挺拔的大树,她们要么不停上访,要么在郁闷中死去,要么成了精神病。  相似文献   

2.
旧时一个戏子,要想在圈子里站稳脚跟,在社会上被捧红发紫,便要寻找靠山。这些靠山,要么是握有大权的官员,比如手握着枪把子割据一方的军阀和手握印把子占据一方权力要津的大员,要么是家财万贯、呼风唤雨的阔佬。至于怎么个“靠”法?最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认“干爸”“干妈”的办法,虽然是“干”  相似文献   

3.
近日,苏州市纪委、监察局向全市 1 6 0 0 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送去了简朴古雅的“清风扇”,以此勉励广大干部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清风扇”由苏州老字号桃花坞扇庄精心制作,正面是吴门书法家题写的“为民、务实、清廉”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受赠干部纷纷表示,“清风扇”在  相似文献   

4.
银昕 《法人》2023,(12):48-50
<正>近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73个品牌被要求限期6个月予以整改。此次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包括很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西湖牌”等。一些老字号被“摘牌”引发全社会关注,反映出老字号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一些中华老字号被“摘牌”的背后,  相似文献   

5.
老药铺     
很多年前,我家住在一条青石板街,街两边有照相馆、百货商店、裁缝铺、药铺、酒铺、染坊等店铺。而最称得上“老字号”的,要数十字路口的那家老药铺。  相似文献   

6.
曾高飞 《法人》2011,(2):86-87
在诺西收购摩托罗拉手机网络设备业务来狙击华为的战略意图中,摩托罗拉充当什么角色呢?要么是“战略高地”,要么就是“子弹”  相似文献   

7.
凝聚了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独特标志的中华“老字号”,蕴涵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无形资产和品牌效应。如何让“老字号”老树开新花,在世纪挑战中书写新的辉煌,这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吕冰心 《法人》2007,(4):96-97
以一种“钦定”的方式认定中华老字号,实际上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跟市场行为脱节“中华老字号”第二轮“竞选”开始了。2007年1月30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中华老字号”认定等工作的通知》,各省纷纷组织申报  相似文献   

9.
象牌是老上海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曾经在上海滩抢尽风头,赢得广大百姓的青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象牌也一度举步维艰,有一段时间,面对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新品牌,人们甚至已经开始淡忘这个当年曾经那么红红火火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日前.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07年截至到目前,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已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197件,其中包括商品商标183件,服务商标14件。新认定的驰名商标中有一大批为消费者或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商标。例如,“新华书店”、“复旦大学(复旦)”、“英语周报”等文化教育产业的商标,以及“张一元”(茶叶)、“德州”(扒鸡)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商标。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知识产权庭闻汉东法官撰写的《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法律风险防范》一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计29万余字,从著作权、商标、专利、特许经营、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对老字号企业的管理和风险防控进行了详实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不仅能够保护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防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老字号企业独具特色的"老字号""老工艺""老配方"的流传和创新提供法律保障,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和不竭源泉。本刊编辑部对闻法官通过微信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亨得利”是公众熟知的具有独创性的企业商号。全国现有“亨得利”企业数十家。其中十几家亨得利企业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福州亨得利钟表眼镜有限公司是老字号“亨得利”1925年在福州设立的分店,改制后成立“福州亨得利钟表眼镜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曾一度在上海滩闹得满城风雨的首例中华百年老字号“吴良材”金字招牌使用权诉战,最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吴良材后人无“吴良材”使用权。近几年,围绕商标权、字号权,百年老字号纷争不断,本案则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能否血缘继承?  相似文献   

14.
“中华老字号,这还用问,自然是好东西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的王大妈指指手中拿着的王致和豆腐乳“中华老字号”的字样说,“就是冲着这个才买的。”  相似文献   

15.
陈悦 《江淮法治》2012,(24):27-27
中国一向都不缺少好事者和所谓的专家.大凡在热闹的争论场合更是如此.而且在争论之中.一旦选择了立场.似乎就必须坚持,很难进行转换或者中和。要么左,要么右,中间的立场都是“骑墙派”.在哪一方都不受待见。笔者始终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任何事情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将一件事情孤立起来进行分析。在学生长跑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四川审判》2002,(6):41-42
笔者在司法实践中感到,我国现行担保法中有关抵押权的实现途径要么滞后,要么繁琐与低效,使抵押制度的规范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担保之王”在社会上没有真正体现与发挥,市场经济与信用制度被法律拦阻,受到诉讼观念影响,抵押权甚至找不到单独实现的途径,本文拟专就抵押权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认识抵押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宁纯 《中国律师》2012,(1):67-69
我国的"老字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字号和商标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老字号"开始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为传统商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法律保护不力,导致"老字号"企业经营不善,频频破产,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老字号"企业逐渐消亡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各行各业共有民间所称的"老  相似文献   

18.
艾静 《中国律师》2013,(12):78-79
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于司法的关注日益高涨。这种监督几乎变得无处不在。近年来,通过陆续曝光的佘祥林杀妻案、赵作海杀人案、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等,要么被杀死之人突然复活,要么真凶落网真相大白,这些当年大快人心的“破案”俨然变成千夫所指的“错案”,极大地削弱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四次品牌创立高潮期,一大批深受国人喜爱的品牌一度风靡全国。这些老品牌凭借优质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赢得无数忠实的消费者,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美好的时代记忆。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限制、缺乏市场灵活性、产品创新性不足等原因,很多知名老品牌逐步退出市场。以中华老字号为例,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商务部认定的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仅有不足10%的品牌仍活跃在市场上,很多知名的老字号品牌都被搁置或已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东窗事发之后,法院判决之前,贪官们会是什么表现?从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有几种情况:要么“不见棺材不落泪”,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要么“悔不当初”,写忏悔书。交思想汇报,指望得到宽恕:要么万念俱灰,听天由命,什么也不想也不说也不做,只等坐穿牢底.或者去见阎王……去年。有一个大贪官被抓后,要求允许他去当一个农民,给他一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真让他当农民,当然意味着不掉脑袋、不用坐牢,相当于“曲线”请求宽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