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明是中国的第三大岛,是一片生长的土地。1949年崇明岛的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而如今已是1200多平方公里,足足成长了一倍。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30多万农垦人经过几十次的围垦,为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增加了80多万亩土地,为平衡上海的土地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崇明的历史,是一部上海人的滩涂围垦史。据上海围垦的史志上记载,从上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1,(24):23-23
崇明是中国的第三大岛,是一片生长的土地。1949年崇明岛的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而如今已是1200多平方公里,足足成长了一倍。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30多万农垦人经过几十次的围垦,为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增加了80多万亩土地,为平衡上海的土地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崇明的历史,是一部上海人的滩涂围垦史。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遭遇市场窘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不能以低档化重复建设、庸俗化的市场手法影响他们震撼人心的力量长期从事现代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郭大钧教授不久前到上海去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然而,当到达会址后,眼前的景象令他极为震惊和心痛:那里没有了历史上通往“一大”会址的小弄堂和古朴的建筑物,取而代之的竟是一些酒吧、舞厅之类“现代化”的东西,相衬之下,会址  相似文献   

4.
“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价值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好中国道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高举民族自信的大旗构建好社会主义中国的辉煌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公共史学主张普通民众和历史学者共同享有对历史的解释权。口述史的合作性和民主性使它在公共史学的浪潮下成为普通人参与历史书写的基本方法。随着口述史的发展,青年群体已广泛地参与口述史的制作全过程,借助口述史的手段,他们不仅了解历史而且也记录当下,尤其是记录自己的历史。以某大学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说明青年学生从事口述史实践的特征、价值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个时期,有些人在西方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观念的鼓噪下,攻击乃至否定中国历史,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并没有使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是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形成,进而企图颠覆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历史应该重写等否定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辉煌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翻版,对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其展开严肃而认真的批判,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学术上明确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历史功绩,揭穿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借用所谓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虚假的普世价值来攻击中国政府的种种图谋,捍卫中国政府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既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更是学术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4)
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应积极探索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教学特色。可以探索的途径如下:一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改编教材,把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一以贯之,形成自己的内容特色;二是积极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中学历史新课改实践,把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中学历史教改经验有机融入中国古代史教学之中;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和魅力的教学风格;四是增开中国古代史公选课程,为中国古代史特色教学培育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风险意识和风险决策是历史进步的需要,是改革潮流的需要 伟大的革命先驱兽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拂去岁月的风尘,翻阅历史的卷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人类的发展史,是先驱者的探险史。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有一批勇为者率先为改变现状而探索  相似文献   

9.
赵明奇 《民主》2011,(9):41-43
一部徐州历史:是刀光剑影的争雄史,是大河横流的苦难史,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史,亦是人文荟萃的创造史。徐州历史完整,千年一贯,史不断线,始终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徐州风尚典型,南北交融、东西并蓄,涵具勤劳勇敢仁义之风;徐州文化底蕴深厚,秉地域风土之优,融上古众家之长,  相似文献   

10.
“不佞”     
宏图 《瞭望》1989,(42)
“重写文学史”、“名著重读”,是为时下文学界之热门话题。但重写未必便能写好,重读未必就有新意。重写、重读,先要有新的眼光。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云:“《诗经》以下,凡文章巨子如李、杜、韩、柳、苏、陆、汤显祖、曹雪芹等,各有大小‘佞臣’百十辈,吹嘘上天,绝倒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它与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一样,远远还没有成为历史现象,而且在现实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的研究,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国外,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只是一块刚被开垦的处女地。现在,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必须科学地揭示出它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偿试,诚恳希望学术界的同行和本学科的爱好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上海在讨论“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时,人才资源开发问题成了大会的热点,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究其原因,是源于上海市领导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而引发的人才“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历史知识量大、面宽,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传统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单一、教学内容不全面系统、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优化中国古代史相关课程体系设置,全面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儿时就爱听《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对孔明三气周瑜后,周喟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而气绝身亡的情节记忆颇深。我也曾天真地想过,如果周瑜不嫉贤妒能,同孔明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蜀、吴真正联合抗魏,那么三国归晋的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生成史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思考历程。马克思既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瓦解的坟墓,因而《资本论》在考量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世界历史和资本主义同时构成《资本论》的两大思想主题。可以说,不懂得《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就不懂得《资本论》的资本主义批判。当代世界依然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烙印,在此背景下,澄清《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不仅有利于打击西方学者甚嚣尘上的"历史终结"论,而且有利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1,(8)
正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已成立百年,铸就了一部砥砺前行的艰苦奋斗史,一部不忘初心的多党合作史,一部精彩纷呈的丰功伟业史。百年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历史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们必须感念党恩、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试运营线开通.上海人多少年梦想成真.上海城从此结束了没有地铁的历史.一号线南段地铁,从徐家汇到锦江乐园,全程6.41公里.地铁一号线全面建成后,市民可以从上海火车站直达锦江乐园,届时有100万人次从地面转入"地下",交通状况将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于上海或上海历史的研究、解释,越来越成为众多学科专家学者荟萃云集的“显学”。这里自然有功利的因素。上海,作为旧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都会,历来被视为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为了明了中国的今天,预言中国的明天,人们必须懂得上海,尤其是上海的历史。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确定后,曾经拥有中国最发达的市场体系的近代上海,更不言而喻地成为力图驾驭市场经济的今人最可亲近的历史宝鉴。与此同时,重温老上海的故事,对于曾经生活于此、或者曾经仰慕神往于此、困惑迷茫于此的人们来说,似乎也是一种相当强烈、却很难用确…  相似文献   

20.
正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对后人来说是一部奋进史。这期间的历史让人深思、发人深省,因为这其中既有悲惨的经历也有顽强不屈的抗争。研究中国近代史得益于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奋进史,得益于不断推进历史演变的图强史,得益于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奋斗史。通过对中国近代史有关内容的研究,能使人不忘历史、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时刻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断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