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本文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性质、实现途径与方式、发展前途与历史命运等方面,探讨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全新认识."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虽然最终并未实现,但它却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的提出作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性质、实现途径与方式、发展前途与历史命运等方面,探讨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全新认识。“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虽然最终并未实现,但它却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的提出作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构想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的历史时期后,毛泽东明确提出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概念及构想。这一新的提法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本文试图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提出的背景、内涵、本质特征、实现的条件及其意义,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历程中的重要阶梯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金根 《世纪桥》2000,(2):40-44
1937年隆冬时节,陕北高原寒气逼人。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里,靠窗坐着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不过三十三四岁。此人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从莫斯科归来。他满面春风,不时与身旁的康生谈天,不时观赏窗外的冬景。一、“喜从天降”:“神仙”王明奉命回延安,毛泽东在寒风中迎接。这是王明从莫斯科第二次归来。第一次是1929年4月,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他…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两种构想及实践选择",对于坚持"三个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彭厚文 《党的文献》2011,(6):97-100
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的《使敌攻武汉处于我战略包围之中》,是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等给正在武汉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王明、周恩来、项英、博古、叶剑英的一封重要电报。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接连溃退,抗战形势日趋危急;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1937年“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但着重于山地 )”的战略方针 ,开始了我党在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下的独立自主地领导全民族实行全面抗战的伟大历史时期。自 1937年 9月 2日起 ,八路军除留守兵团驻防陕甘宁“大本营”外 ,各主力师陆续从陕北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首先进入山西。八路军的作战方针虽已在洛川会议确定 ,但在高级将领中并未完全统一认识 ;八路军开赴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共和国民主之路的开拓者,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例如,他把“独立民主”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提出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我们的政府是同人民协商办事的“商量政府”;用民主治国的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等思想,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之所以能在战争年代赢得一个又一个灿烂辉煌的胜利,在于他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把握与娴熟运用。毛泽东认为战争并非社会真空中的军事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总体的社会现象。毛泽东将军事实力致胜的实力原则、运用军力的智慧和心理战的心力原则、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义原则三原则运用于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使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取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这一新思路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来邓小平、江泽民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作用.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孙中山及孙中山手创的三民主义和他领导的革命事业 ,是毛泽东一生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关于辛亥革命、关于三民主义、关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革命精神、关于继承孙中山的历史遗产。所有这几方面的论述 ,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都同“五四”以来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毛泽东对孙中山的业绩、思想、精神、历史地位 ,一直是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和历史主义的眼光作出很高的评价的。他的不少论断具有开创的性质 ,体现了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如关于辛亥革命伟大功绩和失败原因的论断 ,关于三民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与共产主义关系的论断 ,关于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历史地位的论断 ,关于应当总结继承孙中山“珍贵的遗产”、“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的论断等。同一般学术研究相比 ,毛泽东的论述政治色彩突出 ,特别是关于三民主义的论述 ,可以说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同时对史学研究也具有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三大改造后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改造完成后,当毛泽东得知还有地下工厂、地下商店时,于1956年12月三次找工商界人士谈话,指出,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毛泽东人学思想当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人的本质理论是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成,是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的理论前提。毛泽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中共党史及新中国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传》对建国以来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最后决定权”,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但凡论及毛泽东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要提及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议论颇多,疑惑亦很多。甚至有人认为,“最后决定权”赋予了毛泽东有决定党的一切的大权,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使用这个权力,毛泽东晚年犯错误与“最后决定权”有直接的关系。凡此种种,反映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不解。那么“,最后决定权”是怎么来的,其使用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吾心禹 《党史纵横》2002,(11):25-27
毛泽东的成长离不开读书,毛泽东的革命离不开读书,革命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毛泽东在治国上同样离不开读书。毛泽东轰轰烈烈的一生,与读书紧密相联。虽然他曾反对过本本,那是因为王明他们搬的书本词句不和中国国情,他们的读书没有与中国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当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以后,他便习惯于用书本来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来提供工作方法,来指导社会运动,来处理微妙曲折的“路线”分歧。读书已合乎逻辑地演变成了毛泽东特殊的政治领导风格和独特的领导方法、治国方法。需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或…  相似文献   

20.
武力 《党的文献》2006,(5):49-55
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是新中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建立一种既适合中国国家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又能够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毛泽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些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这个问题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