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危及他人或者自身生命安全的极端情形,导致警察迫不得已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造成了犯罪嫌疑人重伤乃至死亡的重大后果,这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其质疑的原因主要是由事件发生后警察开枪行为的调查程序缺乏正当性,进而质疑警察开枪行为的正当性。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判断警察开枪正当性的调查程序是否具有正当性的理论依据与判断标准;阐述我国关于警察开枪正当性调查程序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并借鉴域外类似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执法开枪调查程序的建议,使之更能够体现出程序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暴力犯罪与暴力抗法日趋严重,在制服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警察在徒手擒徒手反抗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持械具反抗以及徒步追擒徒步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时,经常发生警察伤亡。因此,在擒获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动作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暴力犯罪与暴力抗法日趋严重,在制服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警察在徒手擒徒手反抗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持械具反抗以及徒步追擒徒步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时,经常发生警察伤亡。因此,在擒获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动作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28日晚10时许,南昌市东湖公安分局董家窑派出所第三警区办公室发生一起特大持枪杀人案。三名歹徒持枪突然闯入警区办公室开枪射击,将保安员宋世彪、黄银生当场打死,将正在接受审查的贵州流窜至江西的犯罪嫌疑人伍胜友劫走并脱逃。  相似文献   

5.
持枪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在对持枪犯罪嫌疑人的缉捕行动中,公安民警要把握缉捕持枪犯罪嫌疑人行动的特点、基本战术要求、指挥要点以及在缉捕行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小的代价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警察使用警棍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方法,按照武力轻重可分为制服法、致伤法和致命(或致残)法三种。警察在对付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反抗时,应根据其反抗程度和身体强弱情况,依法酌情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倒霉的小偷     
一个在赌场输掉了自已所有钱财的男子从敞开的窗子溜入一居民家中.他在屋内仔细搜索一启遍,除一张银行存年外,没有发现任何现钞.“如果我弄到这张存折主人的证件,就可以到银行把钱取出来.”有了这个念头,他就开始在房间里找主人的证件.令他狂喜的是,他突然发现在离他不远的写字台上放着一张身份证,便急走过去,将其一把抓到手里,随后冲出门外.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警察执法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科学研究造成伤亡的原因,揭示警察执法中控制与防卫要素的规律,对人民警察履行神圣职责,有效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制服擒获犯罪嫌疑人,保障自身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光手电是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必备的警用装备之一。在日常勤务中,它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不仅具有照明、攻击、联络和行动保障的功能,它更有震慑和制服犯罪嫌疑人,增强自信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齐某抢劫案为切入点,对于实施盗窃时以暴力抗拒抓捕而转化为抢劫罪这一规定进行反思。认为抗拒抓捕中的“抓捕”之暴力必须以制服犯罪嫌疑人为限度,如果是为了过度伤害犯罪嫌疑人的“抓捕”,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反抗。进而对逆防卫行为的刑法正当性进行深入分析,用法律的利益平稳原理来确立逆防卫行为的正当性,并提出逆防卫制度设立的可行性,最后,用逆防卫理论来分析齐某抢劫案的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实战中有时0.1秒的时间也决定着一名警察的生死,当枪战突然发生或者当你预感到枪战有可能发生时,你都应在瞬间完成出枪动作。从而保证能够随时进行射击,达到在枪战中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那校区内的护卫人员在巡逻时,配着了一种新的制服——防弹衣。 圣地亚那校区是当地最大的学校聚集点,共有43所学校,近四万八千名学生。去年新学期开始时,一个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在校园内开枪行凶,两名学生受伤;没过多长时间,一名高年级学生步行回家途中,遭一骑车人袭击,头部中弹身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层警械武器存在着枪支杀伤力大、警械的制服性、约束性效果有限等问题。民警在执法中往往只有两种选择,即要么不使用杀伤性武器,要么使用杀伤性武器,没有回旋余地,以至于警察在使用武力强制手段时犹豫不决,不敢开枪,对警察的自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使用泰瑟枪既可以避免伤害嫌疑人又可以使嫌疑人快速丧失抵抗能力,能够减少基层民警伤亡和避免伤及无辜群众,更好地处置非对抗性群体性事件,减少因警察不当开枪造成的负面舆论。因此,我国警察应该借鉴国外警方的做法,给基层警察配备泰瑟枪,为保障我国公安基层民警执法安全,减少伤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防卫控制"课程是公安院校重要的课程之一。防卫控制技能是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有效制服犯罪、擒获犯罪嫌疑人,保护人民群众和自身安全的一项专门警务技能。公安院校应当以校园警体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的经验为基础,加强"防卫控制"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1999年6月1日17时许,长春市一运钞车司机与公共汽年司机发生口角,并持枪将前来劝阻的民警幼持。正在执勤的交警石成军、我校实习生蒋飞、王勇闻讯将运钞车拦住,奋不顾身扑向歹徒,在搏斗中另一歹徒持五四式手枪向我民警开枪,将蒋飞、石成军击倒在血泊中,并叫喊:“谁过来,就打死谁!”案件发生后,长春市警方迅速行动,擒获犯罪嫌疑人宋喆等人。在群众的配合下,公安人员将伤员送到医院抢救,我校实习生蒋飞伤势最重,一颗子弹  相似文献   

16.
简论警察开枪预警之法律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警察枪支使用程序的讨论多集中于开枪的法定情形设定层面。警察枪支使用需要一个综合、立体、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开枪前的预警程序是该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和欠缺。笔者将从警察开枪预警可能涉及的环节入手,逐一阐述个中潜在法律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力图构建适合我国法律土壤的警察开枪预警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7.
警察徒手防卫战术是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通过徒手采取合理、巧妙的方法来抗击犯罪嫌疑人的进攻,保护自身和他人不受侵犯。警察职业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其成员必须掌握某些特定的徒手防卫战术,具有熟练的徒手防卫能力,以保证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防卫自我并制服罪犯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8.
警察在公务活动中除了可以依法向暴力犯罪嫌疑人开枪外,在必要时还可能向动物、无生命物体开枪或为发出警报、求救信号而开枪,这些属于警察开枪的特殊情形。我国内地的立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明确规定警察特殊情形下开枪的条件,以全面保障和规制警察的开枪权。  相似文献   

19.
当今警察开枪频率日益上升,开枪给警察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然而法律对警察开枪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操作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进行研究是现实迫切的需要,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域外警察使用枪支必要性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归纳总结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的含义,即以合法性为前提、以比例性为核心、以相对性为预判因素、以正确判别方式为保障,探讨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枪,在不同身份的人手中,其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从宪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保障人权角度看,《人民警察法》对"使用武器"的表述不严谨,歧义很大,其关键核心是"开枪"问题,通过司法程序确认警察开枪使用武器的合法、正当、适度;惩治不合法、不正当、不适度开枪使用武器,开枪失控、滥用、乱用、无节制,任意扩大枪害程度,破坏法治的开枪行为;规制开枪纳入司法审查监督,更能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警察履职,维护政府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