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 《人事天地》2008,(10):29-29
1 抗日战争前,我做乡村运动曾有较大发展,此种发展有客观原因。在中国银行民国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当时国内社会经济有了大变化不出也不久入。原来中国出口靠农村(农产品),进口也是为农村(农村需要的煤油等),这时银行业首先感觉到这种不出不入的现象。这正是乡村运动在国内开展普遍的一个原因——农村破产。正为农村破产,才有救济农村呼声,南京政府亦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从事乡村运动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改革中一大变化就是对农村经济主体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村经济主体形式都是以集体组织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济主体,经营方式也因此有了许多变化。综合治理社会经济后,在理论上人们对于农村的经济主体形式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对于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道路也有许多猜疑,为此,笔者就探讨农村经济主体的形式及其发展方向问题,想从法律上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佳木斯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木斯市从80年代起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对当时佳木斯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佳木斯市也遇到了农村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佳木斯市把农村教育的重点由单纯追求升学教育的一条“腿”走路,转移到既培养国家需要的大学生又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的两条“腿”走路。积极创办农村综合中学,推行“三教统筹”,建设“三田一  相似文献   

4.
<正>在座各位除了我是外行,大家都是内行。关于"警务广场"这个词,我是去年10月份从媒体上知道的,当时的印象很淡薄,以为是市公安局要搞一个活动,像市旅游局搞一个"旅游节"一样,搞一下也就过  相似文献   

5.
少年毛泽东成长的若干特点唐洲雁历史上任何伟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当然与其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性格特征乃至家庭环境等等因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毛泽东作为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时代巨人,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宗教力量的不断增长,宗教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扩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更加凸现。因此,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宗教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宗教对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影响,尤其是充分认识宗教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潜在的隐性的消极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农村宗教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这对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特别是及早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炜 《人事天地》2007,(11):6-7
初入西花厅 我是沈阳市第七女子中学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我报名参军,虽然当时父母并不同意我当兵。1953年被送到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干部学校学习了一年后。1954年我转业来到中南海。留在国务院做了几个月的译电员后,一天秘书科的科长找我谈话,要把我调到总理办公室去工作。我当时的内心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我可以见到总理了,担心的是我才23岁,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我当时就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走进西花厅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社会,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试婚行为逐渐为农村村民所接受,相对保守的农村青年在婚恋问题上也迈上了开放的轨道,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外出务工加速了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市场经济的介入使得农村居民的传统伦理价值重构,在城市现代文化的熏染下,农村青年的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觉醒,这些都成为农村青年试婚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又是一件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好事。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消除城乡差别和落实计划生育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农村初建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我州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1993年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开展的一项较新的工作,截止到去年末,全州农村投保总人数达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农村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构建和谐农村也不例外。土地流转制度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农村共公治理的和谐,达到推动和谐农村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常平仓的设置始于汉代,隋唐两代也沿袭了这一制度。唐初于洛、相等八州设置常平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和人口分布决定的。此外,地理环境也是影响此次常平仓设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反哺即反向社会化是当前农村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引起传统农村社会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个案访谈和实地调查,显示农村中反哺影响最为明显的开始是文化观念上的,然后才是文化的表层(日常行为或器物层面)。农村青年家庭中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子代反哺父代的效果。接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开明思想的父代以及融洽民主型的亲子关系都是促成文化反哺的关键因素,其结果认为文化反哺的最终趋势应是朝着亲子间双向的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所有公民都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但是在我国农民却被排斥在这个体系之外,而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国家最大、最基础差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建立,不仅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公平性差。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公共卫生医疗、补助保障等内容。但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严重缺水的西北农村地区来说,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土塔村的实地调研,反映出近年来该村灌溉用水愈加紧迫,由于水资源紧张而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关系农作物的产量高低,也影响到农村生活秩序的安定。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方针指导下实施的节水措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区域治理作比较,其成功经验对农村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改善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校长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位形象高大的人。他就是我中学时期的老校长—曹深荣。 老校长和我是在1969年分别的。前年我有幸在胜利油田见到他在滨州电视台工作的孙子,才知道在10年前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想我们在中学时期那段漫长的动乱生活,他作为老校长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那年初秋,是他亲自带领师生把我这个新生迎入学校的大门。在隆重的开学典礼上,  相似文献   

16.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正确研究分析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前提。当前,欠发达地区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着力化解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必须构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处在变革时期的广大农村,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矛盾、热点和难点问题比较多,正在构成影响农村稳定的不利因素和潜在威胁。1.一定程度上的农民负担过重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焦点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障碍农民负担是指农民以价格形式或实物形式向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一种支出,它包括显性负担和隐性负担。农民负担过重是指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支出超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条款规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三十余年的社会改革,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农村与城市在各个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同样表现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农村因为其保守性和历史惯性与传统保持了更加明显的连续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现阶段,农村人民调解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其中既充斥了各种力量的博弈,也呈现出各种利益的交换,调解更多的不是一个法律判断问题,而是一个精于算计、擅于调和的妥协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十六至十八世纪 ,是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欧洲大工业的准备时期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欧洲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 ,必然引起政治与思想的变革。新兴的阶级既反对当时的贵族特权 ,又反对当时的教会特权 ,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当他们在寻找自己改革的理论根据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中国成为他们的范例和根据 ,因为中国“没有世袭贵族及教会特权 ,由天赐的皇权通过官僚机构来统治”[1] (P2 92 ) 。而与此同时 ,由于西方传教士的作用 ,从明朝中期开始 ,中学开始源源不断地西传 ,正好适应了当时欧洲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我资教的马垅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特别缺少年轻教师。初来乍到,学校让我担任七年级1个班的班主任,兼带数学、物理和5个班的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