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监督是构建权力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督机制的监控力度,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监督的程度。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一方面可以对乡镇政权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造成强大压力,使其不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乡镇监督机  相似文献   

2.
人民是我们的国家主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有了权力就应当正确行驶并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取利益,若滥用权力为个人谋利,必将损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权力也就演化成腐败的工具了。权力的两重性昭示着掌权者要善待权力、慎用权力,否则,无原则的不受约束地行使权力将走向腐败。本文仅就滥用权力消费现象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首先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而权力主体的本质 ,决定了参与反腐败斗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权力的人民性要求掌权者掌权为民 ,执政为民。而现实的权力嬗变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人民的利益 ,实质上是对人民权力的剥夺。因此 ,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 ,在权力和利益受到侵害 ,掌权者信任度下降的情况下 ,有权而且必须对委托出去的权力实施监督检验 ,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 ,运用检举、揭发、举报、举证等合法手段 ,同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作斗争。其次 ,反腐败作为权力的特殊运作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赋予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很大的权力,如何对这些权力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保持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  相似文献   

5.
正从近些年我国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来看,权力集中部门的领导腐败问题易发高发,一个关键原因是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极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乱用。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问题。腐败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脱离群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相似文献   

6.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正确地行使权力,就会造福于民,利国利己,得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而滥用权力,就会祸国殃民,损人害己,遭到人民群众的痛恨和唾骂。可见,权力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既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领导干部就应该正确认识手中权,努力用好手中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通过各级人大选举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赋予各种权力。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大行使监督权是人民监督公仆的重要形式。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是一种横向的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能够有效地监督当权者,以权力制约权力,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土壤。目前,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制度化、法律化,这是行政、司法腐败及官僚主义等滥用权力现象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既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性质,又指明了国家权力的意义和目的。权力的性质决定着权力的功能,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和一系列调查研究,我们认识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坚持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警惕和防止滥用权力的现象,切实做到执政为民。一是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甘当人民公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四川省某市决定将市、区(县)和乡镇(街道)三级政府的权力依法"清理打包",并通过网络公布于众.此次公开的行政权力涉及49个市级机关部门和单位、7437项. 多少年来,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到底有多少权力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很难监督政府部门,这也为一些政府部门滥用权力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01,(10):34-35
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权力对人有陶冶锻炼的作用,可以用它来做好事,造福于群众和社会;另一方面,权力又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如果失去监督和制约,也可以用它来干坏事,造孽于群众和社会。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如果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就必然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绝对的权力只能导致腐败。针对容易出与滥用权力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遗失声明     
管荣保 《求贤》2007,(6):47-47
第一个条件是权力运行的封闭性和隐蔽性。一切腐败都是违反公共道德和法律原则的见不得人的丑恶现象,一般只能在暗中进行。一旦把权力运行过程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序地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消除权力运行的封闭性、隐蔽性和神秘性,掌权者就难以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即使发生了腐败,也容易发现并及时追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占有性、扩张性、排他性,容易使掌权者滥用权力,从而产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动员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察,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分子,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权力制约机制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功能,能保证权力的运行始终遵循人民的意志,防止“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预防和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和发展;对偏离正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予以必要的制裁。根据权力制约的基本功能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权力横向分离以制约权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的高度集权。政府代行了企业、社会和中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时刻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各级干部受人民的委派行使权力,应当戒慎恐惧,谨慎务政,防止滥用权力。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增强党性觉悟。  相似文献   

15.
去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指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经历了四十余年执政历史的政党,历史赋予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很大的权力.如何对这部分权力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防止党的干部由人民勤务员蜕变为人民老爷,进而保持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党内监督的实质是纪律监督,而党内的民主监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央的权力不断下放,许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逐渐扩大,由于监督制约不够,出现了像陈希同、王宝森、胡建学等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突出问题.群众惊呼,“谁来监督一把手”?确实,如何有效地监督制约手中掌握大权的领导干部,既是过去我们在领导干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又是人民群众议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3,(18):59
中国古代有一种哲理: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称不称职,衡量的标准很多,但能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是根本。群众的幸福是最高标准,这句朴实话语的背后,是对人民群众的由衷敬重,是对权力职责的清醒认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对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当心存敬畏、心怀感恩,要倍加珍惜人民群众为自己提供的机会和舞台,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断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造幸福。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1,(10):38-38
湖南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葛洪元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滥用权力的危险也越大,越要谨慎用权。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严格自律,警钟长呜,才能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注重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领导干部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也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良好的职业道德离不开组织上的教育和自身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4):21-22
中国古代有一种哲理: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年有的领导干部犯错误,恰恰都与乱用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