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2,(10):8-9
在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把做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作为重点,牢牢把握农村妇女发展的主动权,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和流动,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在促进农村妇女经济参与和自身发展中实现男女平等。农村妇女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受教育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妇女和男性一样共享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2,(7):16-17
山东省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中,积极构建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三个网络,促进了妇女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3,(4):39-39
辽宁省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农业县市建立种养加等各类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77个,形成了“一个基地主营一个项目、带动一群妇女、发展一项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引领妇女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在77个基地的带动下,在妇女群众中推广普及和应用5096个农业新品种、3521项实用新技术,数十万农村妇女加入沈阳辉山乳业、本溪张裕冰葡萄等国内省内知名农产品品牌的生产加工产业链.百万余农村妇女加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任务和目标要求,都作了深刻的阐述,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积极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带领农村妇女走科技致富的道路。首先要把“双学双比”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作为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来抓。要推动各级政府在部署“科技兴农”工作中,切实将这两项活动列入议程,统一部署。要以发动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培养符合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妇女为着重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8,(3):47-48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突出文化特色,拓展“双学双比”活动“学文化”的范围和内涵,积极探索有效方式,组织妇女学习先进的发展观念,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主导产业和定单农业开展对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促进以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使农村妇女适应所从事产业的需要,把生产技术真正学到手,提高农村各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妇女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妇女的优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妇女自身的能力素质,鼓励、支持妇女有效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建立妇女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农村妇女有效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宁波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妇联在农村妇女中积极实施科技培训“三大战略”,使妇女科技培训直接为促进生产力服务,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纳入市科教兴农的总体部署。(一)适应人民生产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引导妇女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2,(7):6-10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适应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妇女,更好地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召开这次全国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自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家政推广是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有效手段──关于农村妇女发展工作的目标与方法蒋爱群,张蓉妇女发展是当今全球性的课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妇女占妇女总数的3/4强,占全国总人口的1/4。所以农村妇女的发展,对于农村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进步都至关重要。这已经是...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天津市静海县妇联紧扣经济建设主旋律,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中实现推进生产力进步的功能。农村妇女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提高妇女的科技致富能力,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是全县各级妇联开展农村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改变农村妇女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以及所处地位不相适应的现状,县妇联先后推出了巾帼科技致富系列活动。一是“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活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重点推广了“两高一优”农业开发项目,名特优新品种,种养加新技术技能。各类培训妇女所占比例占40%以…  相似文献   

11.
成丽 《中国妇运》2002,(10):32-33
农村妇女群体意识淡漠,是笔者从事妇联工作8年来观察到的一个在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群体意识淡漠相对应的是责任观念的缺失。没有一种对于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思考和参与,农村妇女解放的进程便难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遇到阻力。在开发妇女人才,促进妇女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农业农村仍然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总体上还处于一个稳定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的阶段。把占农村人口一半的广大农村妇女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有效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程度,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加收入,是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2,(7):4-5
2002年6月18日-21日,全国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工作会议在北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在全国农村广大妇女中开展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活动,促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发展创新,更好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为促进农村妇女进步发展服务。会议交流了工作经验,参观了高科技园区,表彰了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9,(3):30-32
保定是农业大市,总人口1080万,其中农村人口850万,妇女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65%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妇女人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保定市妇联从2000年5月开始,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受农业资源要素的制约,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男女性别差异却十分明显,农村妇女劳动力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更大程度上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性别因素的制约,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同于男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易受到侵害,特别是进行异地转移的妇女,心理成本远远大于男性。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16.
“要致富,靠科技,送钱送物不如专家送技术。”在广东农村,在妇女学校,几乎随处都可听到妇女的这种口头禅。为何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呢?面对提问,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妇联办的妇女学校,使我们学以致用,更加懂得了科技致富的道理。“农村妇女学校”就是广东各级妇联借用“学校”的形式,面向千万农家女,经常性地开展农业科技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妇女学科技、用科技,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90年代中期,广东省农村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农村妇女已从农业的配角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村庄女性化格局下妇女政治参与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翠莲 《长白学刊》2013,(6):125-130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渐趋加快,我国农村村庄呈现女性化由趋势逐渐演变为格局。农村公共领域对妇女的有限开放和女性参与村级治理的制度安排,使妇女进村“两委”数量有所提高,但在村级治理的政治资源分配中仍居于最弱势地位。在村庄女性化这一特定背景和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制度整合和文化形塑,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环境,疏通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优化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以消解村庄女性化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3,(5):28-30
“社会参与”权利的享有和参与程度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两个不同侧面,既反映了一定时期男女平等的程度,又体现了社会进程中的妇女发展状况。为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妇女的社会参与状况,分析农村妇女在社会参与中的群体差异,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农村妇女发展的关系,2002年10月至11月,我们在德州市农业结构调整重点乡镇——临邑县临南镇按照政治经济综合评定为一、二、三类村的基础上,每类随机抽取一个村,作为群体比较样本村,并从每村随机抽取100名妇女作为个体调查样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到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3,(7):23-24
云南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服务大局、结合实际、主动配合、形式多样,工作成效显著。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省各地州市县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认真组织实施,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不同形式参与不同的项目,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活动,促进了广大农村妇女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建设、扶贫攻坚的  相似文献   

20.
试看明日江淮 前景更加辉煌安徽省“双学双比”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农民生活早日达小康,就要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农村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其中妇女人才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这几年,通过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