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小波 《前沿》2002,(6):9-11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上 ,提出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论断 ;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 ,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上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2.
韦义勇 《桂海论丛》2001,17(3):13-1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世纪之交提出以德治国,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学说和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进入新的世纪,深入学习以德治国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新民 《前进》2002,(6):23-24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以德治政”。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必须作出表率强化“六个意识”: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如同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样,在实施这一方略过程中,也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这是因为:“法”和“德”的不同属性与功能,容易引发“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法治  相似文献   

5.
谢小卫 《湖湘论坛》2002,15(1):41-41,65
“以德治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那么,“以德治国”应该从何入手?其着力点在哪里?笔者就此谈点看法。一、要“治法”,也要“治人”“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以德治国”究竟从哪里着手,还是颇有争议,尚无定论。战国时期的荀子强调“治人”,他认为,法是人制定的,更是要通过人来执行,因此,治国的根本应该是“治人”。如果有好的当政者、执法者,即使法律不很完善,也可以弥补其不足;没有好的当政…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三不”与“三要”周杏坤Ⅰ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②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而又纵览世界,正视现实而又放眼未来,捕捉机遇而又面向挑...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索作为治国方略的德法并举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富有特色的理论概括──对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一点思考谢永康邓小平同志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要求,从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以及活生生的现实出发,来思索、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路子。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也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新贡献。本文仅就它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在普遍加强公司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首先抓好“以德治吏”,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这是由干部队伍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所决定的。“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由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起着主导和带动作用,起着榜样作用。抓好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对于全面推动“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对…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党员干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也指出:“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完善。个别领导干部对“以德治国”还不够重视,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一些干部对“以德治国”的贯彻学习则是走走过场。“以德治国”是我党新时期提出的治国方略,笔者认为,领导千部重在力行“以德治国”。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理念,它与“…  相似文献   

12.
治国方略 ,作为治理和建设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 ,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政治、经济、文化这三大战略领域都应该涉及到 ,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形成严密的逻辑的关系。这不仅完全符合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治国思想 ,而且可以从中外传统治国思想“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以力治国、以智治国”中得到借鉴和印证。因此 ,我们治国的方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为三大支干的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13.
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刘耀龙“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论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在吃透县情和把握机遇的结合点上,确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邓小平同志近年来反复强调,要抓...  相似文献   

14.
孙学明 《创造》2001,(8):13-14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道德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德”观念自西周初期萌发,经周公提倡而登上政治舞台,至春秋末经孔子加…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法治德治并举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深刻运用,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治国方略,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萍 《前沿》2004,(5):6-8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核心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毛泽东建国后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提出了重制度、明法治的治国方略 ;江泽民则进一步发展丰富了邓小平的治国理论 ,面向二十一世纪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雷国珍等同志撰著的《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由湖南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该书的作者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研究了邓小平同志农村改革理论与农村改革的密切关系;研究了邓小平同志农村改革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了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研究了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8.
世纪伟人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时候,十分强调要重视研究和认识中国现实的国情。他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①他在这里说的是:“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最大的、最基本的国情,我们想一切问题、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实…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论述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党建理论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 ,是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这个新结论是与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论述一脉相承的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理论的科学继承和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从党成立的那一天起 ,党就致力于回答和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 ,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 ,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理论。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视角: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出发──论邓小平的生产力社会主义观顾航宇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出发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这一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