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史人物是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物》杂志刊载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思想的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史研究的深入,学界对我  相似文献   

2.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后三十二年党的光辉而曲折的历程,是客观评价党的历史经验、不怕反思党的历史经验、理论提升党的历史经验的典范。新近出版的《党史》二卷,正是在它的指导下编纂而成的。学习、了解和研究党的历史,是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我们要把重温这个《决议》与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密切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它的历史意义、理论贡献和当代价值,把它作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齐心协力为实现党在新世纪的新任务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张佩佩 《世纪桥》2014,(3):24-25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历史活起来,立体起来,提升历史的亲近感,打破历史等于距离的印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党的历史方位:理解和把握整个《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党的历史方位是《文选》为概括我们党的执政条件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用语,是理解和把握整个《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尽管这个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概括最终完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文选》  相似文献   

5.
杨曼 《党建文汇》2006,(12):26-26
党的历史方位:理解和把握整个《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 党的历史方位是《江泽民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为概括我们党的执政条件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用语,是把握《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尽管这个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概括最终完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文选》若干理论观点中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但它却是支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6.
吴迪 《学习月刊》2012,(10):20-21
近年来.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热火朝天式的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备受人们关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不管是哲学学科还是其他学科.只要提及全球化.总要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去寻求根基。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富含世界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7.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参与了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历史决议》 ,并协助毛泽东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修改工作 ;负责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 ,其间对《决议》稿的起草、修改提出过许多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对若干党史问题和如何评价毛泽东等问题作出过深刻的分析。胡乔木先后参与了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 ,为解决历史问题、统一全党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  相似文献   

10.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  相似文献   

11.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天命"的对话》、《中国未来30年的愿景与挑  相似文献   

12.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天命"的对话》、《中国未来30年的愿景与挑  相似文献   

13.
刘伟民 《奋斗》2010,(1):43-44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命题。建党思想理论的新概括和新突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高层领导人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全会上作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天命"的对话》、《中国未来30年的愿景与挑  相似文献   

15.
正《红旗文稿》以"抓住事物的根本,阐扬彻底的理论"为己任。精选2009—2012年《红旗文稿》文章的"理论热点辨析——红旗文稿文选"连续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13年,《红旗文稿》又发表了一大批直面理论和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的文章,为思想理论界探索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健康的、建设性的、高层次的思想理论平台。比如,《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天命"的对话》、《中国未来30年的愿景与挑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挖空心思抹杀毛泽东军事思想代表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他们以蒋百里的《国防论》和《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在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后为由,诬称后者是“抄袭”。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其中不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思想为后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资本论》科学发展观思想仍有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列宁的建党学说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指导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过程中,《共产党》月刊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共产党》月刊的历史作用,有助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理论背景、现实基础和思想起点,也有助于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中的源头问题.本文借助历史文献,考...  相似文献   

19.
从毛泽东思想酝酿、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它囊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时期。从建国后到他去世,他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理论、原则、策略,从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就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过大量的论述。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都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和解决途径问题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刘东建  雷朋 《前线》2022,(1):19-2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旨归,彰显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逻辑。把握好《决议》的三个逻辑,助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