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西苏区是实行土地革命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十年内战中坚持始终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因此可以说,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红军撤离苏区举行长征之前的七年中,闽西党组织领导苏区人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有些经验在我国土地革命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这是一次自古未有的革命运动,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难免因为经验不足或各种错误认识而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2.
1929年至1934年,闽西苏区人民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农村合作社运动,发展了苏区经济,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土地革命成果。其经验是丰富的,给人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一、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产生的原因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那时苏区刚刚建立,正处于敌人的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外强入侵,军阀混战,百姓困苦。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闽西、赣南苏区在政权建设、军事斗争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社会经济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本文试图对当年苏区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作一番探讨,意在让今天的人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土地革命调动了苏区潜在的巨大生产力 19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闽西暴动。张鼎丞、邓子恢在永定暴动后树起了土地革命的旗帜,拉开了福建土地革命的序幕。 (一)农民得到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永定暴动后,张鼎丞、邓子恢在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闽西苏区在1931年发动了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肃反运动,铸成了一大冤案。数千名共产党员、红军指战员及苏区干部群众无辜被害,致使闽西苏区遭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令人痛心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们今天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种种原因及其恶果,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闽西苏区的“肃清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肃社党”)运动,始发于1931年初。在1930年下半年贯彻立三路线以后,闽西苏区在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诸方面都受到严重的损害。苏区某些领导、对此不是从自身的方面总结教训,而是从“左”倾观念出发,错误地判断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临时中央机关迁入中央苏区到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这一段时间内,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激烈的以贯彻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和政策为内容的查田运动。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查田运动也毫无例外地在闽西以至福建各地普遍开展。福建的土地革命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原来的发展是健康的,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可是,到了六届四中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的粮食工作在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央红军长征前,在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闽西人民倾其所有供应粮食,满足红军需要,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坚强后盾。因此,本文拟以永定为中心,考察长征前闽西苏区的粮食问题,对于弘扬苏区革命传统、推动新时期的粮食工作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一、中共永定支部的成立与财政、民生概况根据土地革命前的统计,永定有49514户、201486人,境内丘陵山地多,平原谷地少,山田  相似文献   

7.
张鹏 《党史纵横》2011,(9):59-61
闽西苏区的建立与肃反的开始 闽西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也是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后来与赣西南苏区连接成为中央苏区。闽西苏区位于福建西南部,包括龙岩、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宁化、漳平、宁洋、清流、明溪十一个县。此地属丘陵地带,西接赣南,南靠粤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民国之后,福建地区军阀割...  相似文献   

8.
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三县地处闽西的北部。二战时期,宁清归红色区域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宁清归苏区党史,是研究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党史所不可缺少的课题。现将宁清归苏区的形成发展,它与闽西苏区的关系、它的历史地位,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我省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六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福建各地人民群众高举革命旗帜,反抗国民党统治,举行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历经艰难曲折,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后,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闽西苏区,于1932年3月18日在长汀召开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闽西苏区的革命文化,无论在土地革命前,还是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都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0年3月18日,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福建省龙岩城召开,闽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当时,闽西苏区市面上流通着大量劣质银币和白区纸币。这种劣币多来自与闽西苏区交界的广东。不法奸商以廉价偷运闽西境内,然后购买金银土产出口,从中谋取巨额利润。而苏区人用这种劣币到白区购买贷物却要打几折。这对苏区经济是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是苏区时期我党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奠基者。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今后工作任务:"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党的六大后,中国各地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出现了多个以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苏维埃区域。闽西、赣南苏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联合组成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3.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前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它位于三线一江之间,南抵株萍铁路,北抵长江,西至粤汉铁路,东至南浔铁路,位于赣西北、湘东北、鄂东南地区,东西300公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在金融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闽西苏区各地创办合作社,工农银行,发行了苏区合作社货币和工农银行货币,为建设苏区,巩固红色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闽西苏区,同时领导闽西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革命文化的灿烂之花吐芳盛开,其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闽西苏区文化大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7冬大革命失败到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是闽西苏区文化的开创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1938年10月,在中国大地上正处于国共合作抗日之际,毛泽东在延安为失去年轻有为的抗日军政大学教授杨兰史亲笔题写悼词。杨兰史,原名杨衍祥,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人(土地革命时隶属于闽西苏区),1907年出生,刚满周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兰史成为孤儿,靠祖父杨子和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17.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这里的"贡献",包括了我党最早在闽西苏区开展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中,对干部培训、平民教育、妇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毛泽东不但亲自制订教学计划,执教上课,还在教学中提出了新颖独特、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为形成内容丰富的毛泽东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闽西苏区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干部,提高了闽西苏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有效调动了闽西苏区人民参军拥军的积极性,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9.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20.
正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闽西中央苏区的过程中,用文字的形式展示于公共场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诉求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闽西苏区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