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哲学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的彻底否定,是对"以物为本"的深刻反思,是对民本思想的合理继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胡心智 《学理论》2010,(5):43-44
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各有自已的侧重与方向,但二者又存在着包含的方面,以自然为本就包含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以自然为本为前提和条件,二者和谐相处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某些人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责问,你们不是讲以人为本吗?到了我这里怎么就不以人为本了呢?这种把以人为本的“人”理解成为以自己为代表的个人的观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在共运史上,类似的曲解早已有之。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生态伦理学必须和应当“以人为本”而不能“以自然为本”。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象性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所谓“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实质上是指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的本质是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有局限性,但是其基本精神不可超越。  相似文献   

5.
刘永生  祝和芬 《学理论》2010,(26):77-79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操作模式。其表象是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其内核是以人为本。它吸取了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基础。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凸显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人性目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与“物性标尺”相统一的人本身目的的实现过程,是以物的必然性的扬弃为基础的人的发展可能性的实现过程。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本为何人”。考察社会发展的“本人史,”有从“神本”、“资本”到“人本”的趋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要挣脱传统家长制的人身依附、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人本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去。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工作应综合运用多领域学科知识体系,充分结合大学生自身体现出的主体性,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和当代时代发展的特点融会贯通,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6)
"立德树人"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则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供了现实依据,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化意识的增强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现实支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教育效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把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即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的政治品质。"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政治品质及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崔继娟 《学理论》2011,(34):57-58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新理解和解释,是当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精华,它完全不同于以物为本。以物为本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在那个特殊时代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面对变化了的国情,时代精华也应该随之改变,即由以物为本转变成当下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马文婷 《学理论》2013,(15):276-277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和引导。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以证据为本就是要求实习工作的组织者要以本土状况为实习设计的基础。针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目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非专业化、督导力量缺少等现状,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应以本土现实状况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习教育负责人为主导,为实习工作构建支持网络,包括制度保障、督导保障和机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狗为本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5,(7):44-44
有记者电话采访我对“狗被撞残索赔70万”一事的看法。我问事情由来,她说当事人拒绝采访,只知该狗被车撞伤致残,狗主人要求被告赔偿狗的假肢安装费、护理费等70万元,而且法院已受理此案。我听了当即想到两点:其一是狗比人贵;其二是想到一个很怪的命题——以狗为本。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2)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同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这就需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与"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地位"之间的关系。从语境分析、话语解构、关系解读、对比理解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有助于科学认识以人为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0,(11):26-27
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但中,由于一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从而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1,(2):9-9
2002年8月,97岁高龄的雷老最后一次返回故乡.给我们留下两个嘱托。嘱托之一是在家乡台山建立民进组织。1984年至2002年,雷老4次回乡省亲,都关怀过问此事,多次表达这一愿望。民进广东省委会、民进江门市委会深知雷老心愿,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此事。  相似文献   

17.
王辉 《理论探讨》2008,(2):109-113
以党员为本是党内和谐建设的核心,其主要理由和依据是:以党员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和谐建设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思想与党性原则高度融合而实现党内和谐的价值保证和理念依托,是以党内民主推进党内和谐进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是解决党员权利虚置,组织、领导本位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冲突,顺利推进党内和谐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以党员为本推进党内和谐建设,必须实现党员权利本位化、党内生活民主化、党员学习教育科学化、组织关怀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吴贻玉 《学理论》2010,(11):25-26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真正有效地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只有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新农村不仅能成为人才成长的土壤,而且其建设才会有内生推手,从而实现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的统一,实现农村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丰家 《理论探讨》2005,3(1):23-24
邓小平人民为本的价值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其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价值核心,共同富裕是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价值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价值精髓。其意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思想武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构建新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20.
民本观念作为丘浚思想中一个核心理念,在丘浚那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考量,更诉诸于具体制度设计和行为中,此一观念渗透在丘浚思想的方方面面,同样贯穿其刑法思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