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西突围     
如果说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那么铁西就是沈阳的标志。铁西区整体改造成功,将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转折点,标志老工业基地改造走入新时代。 在上世纪90年代末,铁西是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的代名词。这个曾经的中国工业高地,当时成为中国工业的"弃子",社会稳定的"火药库"。它的成功走过了最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沈阳新崛起     
《瞭望》2005,(Z1)
一度情绪低落、工业发展持续10余年衰退的沈阳,在过去的一年里活力四射! 这样一组经济发展数据,足以显示今日沈阳的勃勃生机; 全国副省级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沈阳排名第一; 全国副省级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沈阳排名第一: 全国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幅,沈阳排名第二: 全国副省级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沈阳排名第二: 增幅数一数二,资本竞相涌入,一度被资本绕道而行的沈阳,目前已成为人气颇旺的投资"金洼地";而铁西区改造的成功突围;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沈阳韩国周的火爆举办,沈阳故宫、清福陵、清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7,(Z1)
正2016年12月15日,"沈阳新侨创新发展联盟走进华晨宝马"活动成功举办,沈阳市侨办组织20家新侨联盟企业代表走进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铁西工厂,了解了华晨宝马沈阳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规划,参观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焊接车间和整装车间,包括代表"工业4.0"的先进生产线,企业代表对宝马生产线展示的德国工业4.0水平反应强烈。参观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12)
<正>沐浴着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春风,香港建设开发集团大手笔投资的"沈阳太平洋工业城"项目落户沈北新区,这座占地4800亩、规划500余家生产单元、总投资90亿元的工业城主要建设节能环保标准化工业厂房、定制工业化厂房,工业园配套、办公研发、公寓及休闲娱乐设施等生活设施。项目一期开发占地800亩,建设厂房百余家生产单元,建设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部分签约客户已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8,(11)
正2018年是沈阳建市95周年,又逢沈城"四个中心"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征程中把沈阳打造成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中心对于提升沈阳人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历史,沈城的公共服务事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这里,我们通过一本书的命运来回顾一下沈阳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源流。这本书的名字叫《张江陵书牍(卷下)》(见图),1907年(清光绪33年)由上海广智书局印行,一共  相似文献   

6.
《侨园》2020,(5)
正2012年,任伟放弃了在法国和比利时做企业管理及执行董事的高薪职务回国,与沈阳合伙人共同创办了东北地区唯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壹玖零伍文化创意园,并担任董事长。1905文化创意园是沈阳市铁西区最早启动从"工业遗址"转型"文化产业空间"的项目。从2012年筹建改造,到2013年项目试运营,以"艺术、体验、分享"为品牌理念,从营造场景、聚焦产业、培育生态、开放运营四个维度,开启了1905文化创意园复合型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七年发展之中,从沈阳城市艺术生活探索者,文创  相似文献   

7.
石岩 《侨园》2012,(7):9
6月15日,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在沈阳会见第七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考察团一行,与23国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座谈,就辽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邴志刚详细介绍了辽宁省情,向海外华文媒体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充满朝气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长历史。他说:"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经被称为中国工业的装备部,随着改革开放以及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是沈阳体育事业大发展上台阶的黄金机遇期.在沈阳经济区建设全面加速、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筹办第十二届全运会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沈阳体育事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将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只要我们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破解体育场馆赛后运营难题,为沈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方舟 《瞭望》2002,(49)
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始终是沈阳经济发展的命脉。近两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使沈阳工业在巩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成果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2001年,沈阳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2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3%。工业战线实际利用外资和合同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0.4%和30%,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主力军。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38.5亿元,同比增长16%  相似文献   

10.
姜敏 《瞭望》1991,(30)
最近,记者在沈阳“小硅谷”——南湖科技开发区采访,高兴地看到欣欣向荣的“朝阳工业”,犹如“活水”奔腾,一泻千里,给处于困境的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位于沈阳南端的城郊结合部。在这块占地22平方公里的区域闪,集中了沈阳高科技的精华。拥有28个中央、省市级科研院所,12所大专院校,3个国家级实验基地、21O个大型和较大型实验室。现有科研教学人员1.3万人,平均每百名居民中有5.2个智力人员。沈阳市每年涌现上千项高技术成果,大部分来自这里。可是沈阳的高技术产业微乎其微,其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20,(5)
正2016年,一位"80后"博士毅然选择放弃德国研究中心的优厚待遇,回到沈阳带领国际顶尖干细胞药物及基因编辑研发技术团队,创立了以干细胞药物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公司——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有限公司,他就是德国归侨、沈阳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拜澳泰克生物医学董事长尹秀山。集团联合创始团队成员尹瀛浩、单国峰、张秀峰均毕业于沈阳化工大学,尹秀山曾坦言:"与志同道合的校友创建公司、扎根沈阳,除了对职业梦想最初的追求,还有大家心中一直饱含着对沈阳家乡建设的责任之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沈阳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沈阳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历史沿革沈阳经济区曾称辽中南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等。目前的沈阳经济区主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确定的,具体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和沈抚新区,面积4.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31.4%;人口约占全省40.4%,经济总量约占全省42.4%。  相似文献   

13.
姜敏 《瞭望》2007,(35)
工业文化遗产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符号,失去了它,就等于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沈阳市复原中国最大工人聚集区——50年前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依托亚洲第一铸造厂的翻砂车间建设的1.78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自今年6月18日开馆以来,受到舆论界好评。工业文物是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但认识这一道理,在沈阳却经历了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9,(11)
<正>"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有望回归沈阳。"听到这个好消息,记者联系并采访了冯庸的外甥——84岁的台胞张文琦(元奇老人),请他谈谈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以及冯麟阁和冯庸父子的爱国爱乡、振兴东北的情怀。记者:听说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有望回归沈阳,首先向您表示祝贺。张文琦:最近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明专程赴营口冯庸大学抗战博物馆参观,对冯庸毁家纾难,组织抗日义勇军、凭个人力量创办冯庸大学,把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渗透到工业救国、体育教育和军事教  相似文献   

15.
柴歌 《侨园》2012,(6):68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中国首部微笑漂流书——《此致微笑》漂流启动仪式在沈阳奥体中心隆重举行。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出席仪式启动图书漂流活动。今年2月启动的"微笑沈阳"行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受到了沈阳全市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微笑理念,传递城市文明,在"第四届沈阳全民读书月"里,沈阳市举行此次图书漂  相似文献   

16.
王廷勇 《学理论》2012,(20):73-74
2003年,党中央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以后,中共辽宁省委先后提出加快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当前辽西北人才环境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对策有四:一是建立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二是营造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三是社会环境;四是政府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6,(7)
正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号召,集聚侨智、侨力、侨资,整合沈阳新侨资源,打造和谐共创的良好创业环境,6月19日上午,由辽宁何氏医学院和沈阳中嘉博众集团共同发起的"沈阳新侨创新发展联盟"在辽宁伺氏医学院成立。沈阳市副市长张景辉、沈阳市外侨办主任王晶莹出席活动并致辞。沈阳新侨创新发展联盟发起人之  相似文献   

18.
王云峰 《侨园》2022,(11):11-12
<正>11月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开幕。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省通信管理局、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具体承办。开幕式上发布了系列创新成果。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结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7,(Z2)
正为进一步促进在辽侨资企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海外人才到辽宁创业发展服务,8月29日,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应中元一行来到位于沈阳沈北新区道义经济开发区的太平洋工业城与玖环科技产业园调研,走访了入驻园区的沈阳玖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金尔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娃哈哈桶装水有限公司、沈阳东越实业有限公司等侨资企业,实地了解侨资企业发展情况。沈北新区区长刘树敏、沈北新区侨商会会长遇慧敏、香港太平洋开发建设集团董事  相似文献   

20.
高凡;汪清 《侨园》2013,(12):80-80
<正>万邦一生于1972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后分配到新民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工作,先后担任试验员、技术负责人等职务,2000年任新民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任。2001年新民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成为沈阳新元建设集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