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天明 《侨园》2013,(2):60-61
(接上期) 文体局委托代理人也发表了自己的主张:"关于这两件文物毫无疑问是国家所有,依据是:一是晋州市文体局文物图集,原告将发现的文物捐献给国家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它证实整理的文物系原告挖土时发现并已献给国家,而非其个人传世文物;二是晋县文物爱好者协会全体会员合影,合影中有原告刘翠钗.  相似文献   

2.
许山 《瞭望》1987,(24)
今年4月的一天,一位美籍华人被北京海关人员暂时“扣留”。因为,这位美籍华人带走的70多件文物中,有一件上的火漆标志有些异样,引起海关人员的怀疑。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口鉴定组有50多年鉴定经验的程长新老师傅闻讯赶到,一眼看出火漆标志被挪用了。经开箱检查,发现有属于国家二三级文物14件,其中包括国家二级文物唐代黑釉双系罐。按规定,这位美籍华人的这14件文物被全部没收,并被罚款5000美元。 这只是北京文物局文物出口鉴定组工作中的普通一幕。多年来,他们为了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不  相似文献   

3.
代群  马姝瑞  陈尚营 《瞭望》2020,(3):58-60
经历一年多的艰苦侦办,安徽淮南武王墩古墓被盗掘案最终抓获29名犯罪嫌疑人,已追回75件文物,其中包括26件国家一级文物。近期,该案进入司法环节。面对依旧猖獗的文物非法交易和逐步转移到线上的文物“鬼市”,如何摁住“摸金校尉”们伸向文物的黑手?如何打出组合拳破解文物犯罪打防难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揭开这起罕见盗墓案背后隐藏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马鞭     
推开两扇朱红大门 就象打开一部革命的诗篇 在千件万件文物里 我独爱一条金竹马鞭 马鞭!马鞭 当年你象金色的理想 驱赶着革命的骏马 奔驰在右江与红河之间 鞭响,马跃——沟壑万千 “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中,社会上兴起一股"破四旧"思潮,许多文物被当做"封、资、修"遭破坏焚毁。造反派竟然盯上人民大会堂陈列的珍稀文物,提出要当做"四旧"通通砸烂。国宝级文物眼见就要遭灭顶之灾!民族文化瑰宝何去何从?当时,我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遵照周总理指示,将人民大会堂的文物撤下来封存,进行"红色革命化",避免了一场劫难。  相似文献   

6.
孟悦 《民主》2023,(5):41-44
<正>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国家二级文物,这是一件由帆布制成的斜挎书包。书包的底色是军绿色,正面用黑色布条缝制着五个醒目的大字——“打回老家去”。书包长26厘米、宽34厘米,包盖的边上缝有两条黑色布条装饰,书包背带可以调节长短。就是这件看似普通平常的小小的帆布书包,饱含着一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拳拳爱国心。这件书包是由东北民进创始人、著名教育家车向忱在抗战期间为他的儿子亲手缝制的。历经几十载,1998年由车向忱之子车树实将它捐赠给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扩建办公室。时至今日,每当人们看到这件文物,依然能够从这个书包上感受到车向忱忠贞的爱国信念和坚定的抗战决心。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7,(24)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新闻媒介纷纷披露了当前我国发生的盗掘古墓、走私文物的严重情况。如何打击并制止这一犯罪活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件大事。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文物局顾问、文物管理专家谢辰生。 谢辰生说,由文物走私和盗墓而引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第一,禁止本国文物流失,这是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1):31
上万件伊拉克文物价值:无法估算。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被视为世界文化宝库之一,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其藏品涵盖了两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苏美尔城邦、巴比伦帝  相似文献   

9.
故宫博物院,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宫阙。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居住在这组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达四百九十一年之久宫内积累了各种金、银财宝及大量文物。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溥仪被逐出官。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由各方人士组成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开始逐室逐宫查点文物,造册载记共有六编二十八册,计有文物九万四千余号,青铜,瓷器、玉器、工艺品、书画等一百一十七万件。故宫堪称中国最大的博物院。其所搜藏的中国历代艺术品和明清宫廷历史文物百余万件,占全国七百座博物馆馆藏总数的  相似文献   

10.
还我国宝     
洛阳王城公园正在举办一个文物展览。陈列台上,商周青铜器、秦汉玉雕、唐三彩、宋瓷器……,一千多件中华独有的珍贵文物,将展厅装点成一座价值连城的古典艺术之宫。 然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物展览。这是洛阳公安局的破案成果,这里的每一件文物珍宝都连着一场惊险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程青 《瞭望》1997,(39)
中华文物考古新发现精品荟萃●程青铜马及牵马人(东汉)石雕菩萨像(北魏)当一件件从泥中从水下发掘的文物汇集一处时,它们本身的华美贵重之外,形成的是一条清晰的历史之链、文明之链,令后人可以透过它们凝望时光隧道的某一段,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文化形成发展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19日午时,新华网向海内外发布了一条短讯:盗窃乾隆粉彩描金无量寿佛等259件文物的大盗李海涛当日上午在承德被执行死刑。第二天,国内多家报纸都在重要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文物大盗李海涛是如何酿就惊天大案而走上黄泉路的呢?  相似文献   

13.
"多国追索文物困难,主要有两个因素."牛津大学文化艺术史教授温顿说,首先是追索国难以提供文物所有权的证据,国际文物返还条约规定,文物出土国追索文物时必须提供该文物详细的资料,如体积、重量、颜色以及丢失时间等,但由于很多流失文物是非法挖掘,没有考古证明文件,也就无法证明其所属权;其次,在保有被掠夺文物的欧美国家看来,文物回归后不一定能得到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故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收藏着我国古代近百万件绚丽多彩的文物,在这个文物的百花园中,开放着一朵海外赤子、港澳同胞用心血浇灌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侨居新加坡多年的陶瓷收藏家韩槐准先生,是热带木本植物“红毛丹”专家。他在南洋群岛目睹中国古代瓷器为欧美人,日本人之学者或商人綑载而去,感慨万千。他说:“此遗留在南洋群岛的中国文物遗产,尽被外人搜刮而去,而中国几乎无有,似亦为炎黄子孙之一玷。”于是,他用数十年在国外苦心经营积累的钱,亲自跑到印尼和马来西亚各地寻找购买中国文物。为了收购一些文物精品,还不惜把他亲自培育的果园变卖掉。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所收藏的中国宋、元、明、清瓷器和其他文物、资料等二千余件,先后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这  相似文献   

15.
李普 《瞭望》1998,(45)
我有两件开国大典的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可惜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抄走了。这里先说第一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作为负责发布公报式新闻的新华社记者,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采访和报道了这次开国大典。那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意气风...  相似文献   

16.
陈莉 《学理论》2012,(14):170-171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红色收藏热"高烧不退"的形势下,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举步维艰。寻求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新的突破口的对策是:转变文物征集态度;努力拓宽和加深征集文物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拍卖途径获取有价值的文物。  相似文献   

17.
伊晓 《瞭望》1987,(35)
1983年夏,河南省淮阳县发生了一起全国罕见的走私和盗掘古文物案,711座周秦两汉的古墓被毁,给国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引起了全国各阶层人士的极大愤慨。 4年过去了,在文物比较集中的河南,盗掘古墓和文物走私之风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收敛。据有关部门统计:自淮阳事件以来,河南又有42个县发生了80多起盗掘文物案,被盗古墓和文化遗址1500多座,馆藏文物被盗案40多起,失窃文物500多件,其中不少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在秦始皇兵马俑东北面仅四公里的临潼县唐代庆山寺塔基下,出土了一百二十七件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陕西省为展出这批文物,拨款数十万元,在临潼县博物馆内赶修了一个新展厅,接待中外观众。  相似文献   

19.
非非 《侨园》2013,(5):28-29
<正>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这大概谁也无法回答清楚,但那绝对是一个庞大数字。其中,也有大量近代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如:为历代宫廷收藏珍品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的《青绿山水  相似文献   

20.
伍丹 《民主》2023,(6):32-33
<正>湮没于岁月的辉煌,如何在当代重生?最好的载体,莫过于深埋地下的文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研究馆员方北松,坚守文物保护事业34年,担起文化延续和传承的使命,创造独特的简牍脱色、脱水办法,用双手复原出2000年前“东方雅典”的文明烙印,用“匠心”演绎魔术般“化腐朽为神奇”,让文物“开口”讲述中国故事。“哪里有竹简,哪里就抢着请他”一墙之隔,两个世界。三国公园外,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城区,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公园内,是“修补”历史的荆州“文物医院”,文物修复师花费数年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