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以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传染病。自1949年苏格兰报道以来,相继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流行。我国内蒙、西藏、甘肃也有本病发生。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7年对陕西省的甘泉、白水、乾县、千阳、汉中等县(市)进行了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水牛球虫病是1岁内水牛犊常发病之一,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两广地区是水牛繁殖基地,本病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水牛业的发展。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对广东、广西水牛球虫的种类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1974年7~8月间,乌鲁木齐地区的马属动物发生一种以咳嗽、流鼻为主的传染病。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我们对本病进行了积极的防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和传播。来院门诊治疗的病畜中除一例因治疗不及时,继发肺气肿造成缺氧窒息而死外,其余1,278头次全部治愈。 为了探明本病的流行特点为今后更好地防治本病打下基础,我们还进行了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防治工作情况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蛔虫病流行严重,据成都市动物园对其饲养的大熊猫蛔虫病流行情况所作两年调查,除半岁以下的幼小大熊猫外,蛔虫感染率高达100%。野外大熊猫蛔虫病也极其普遍,从野外病死大熊猫尸体解剖所见,蛔虫寄生普遍,个别高达2000条以上,严重影响大熊猫的发展。为防治本病流行,配合成都市动物园对野生动物寄生虫病的调查和药物驱虫实验工作,对大熊猫、小熊猫、狮、虎等野生动物蛔虫生化指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区的印江为“七五”农业部的扶贫基地之一。由于牛猪体内外寄生虫危害严重,常导致牛春乏死亡、猪出栏率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为防治本病的流行,对该地区的牛猪寄生虫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1978年Appel等首先报道了美国的犬细小病毒肠炎(Canine parvovirus enteritis)流行,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新西兰、南非、日本、泰国、瑞典等国先后报道了本病的发生。1980年以来,我国华东、东北、华角、西南等地已证实有本病流行。为调查西南和华南地区犬细小病毒肠炎的流行情况,探讨犬群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滴度与其感染的关系,我们应用国内建立的犬细小病毒血凝试验方法,对该地区的部份犬群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省围场县历年发生驴驹流行性急性腹泻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为了摸清本病的发生情况及病因、病性,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诊断和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几乎遍及全世界,我国牧区均有流行,特别是西北地区更为普遍。因本病系人、畜共患性疾病,不仅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并与公共卫生有直接关系,其危害性是不容置疑的。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范围相当广泛(包括8个目、40个属、60个种的动物),其中牛科(包括绵羊)更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牦牛约有1230万头,占我国总牛数的六分之一,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但牦牛的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尚不十分清楚,为制定防治措施,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1983年10月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肉联厂,对来源于碌曲的牦牛535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的牛、绵羊、山羊、驴等家畜中,均有感染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rcedtum)的记载,在榆林、延安及关中等养羊地区,绵羊的感染率在70%以上,永寿县为81.8%,个别羊的荷虫量达16368条,对养羊业发展影响很大。为了防治本病流行,1980年4至5月和1981年8至10月在永寿县试用海涛尔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鸡和雏火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其典型特征。Cosgrove等(1957)首先在美国德拉威州Gumboro地区部分肉鸡场中发现本病。嗣后,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相继报道本病的爆发流行。1979年,我国广州首先发现本病,由于缺乏有力的防疫措施,致使该病迅速蔓延全国。迄今,本病几乎席卷了世界所有的养鸡国家,给养鸡业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各国学者对其病原学、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本文仅将对IBD防治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耕牛肝片吸虫感染率分析及防治毛廷江(贵州省余庆县畜牧局564400)作者为摸清牛肝片吸虫在余庆县的流行情况,于1982~1984年在龙溪片区7个乡(镇)对该病进行了调查。并用中西药进行了防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危害。自1988年以来,全县基本上未...  相似文献   

12.
猪喘气病是猪肺炎枝原体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和喘气,损伤部位常在肺的心叶、尖叶、间叶和膈叶。该病从1957年传入我省后,开始曾硬搬国外的扑杀办法,但未能控制本病,以后又放任自流,让其泛滥,致使本病在全省范围内迅速蔓延。仅以乐山为例,15个县(市)皆有本病流行,给发展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过去由于修正主义科技路线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对本病没有搞出有效的防治办法,广大贫下中农抱怨地说:“喘气病,真难办,无药医死了算”,迫切要求解决此病的防  相似文献   

13.
羔羊痢在我旗牧区流行已久,据统计1978~1980年,共接羔218007只,发病达86357只,发病率为39.61%。通过对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弄清我旗羔羊痢是由多种致病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我们采用国产新药抗菌增效合剂及生物制剂进行了羔羊痢的防治试验,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国外进展概况 近年来国外对人的囊虫病研究较多,从其流行情况,病原超微结构,囊虫生物化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至免疫和防制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猪囊虫病的报道却较少,且仅限于对本病的分布和防治方面作了些探讨。 1.病的分布和流行:报道人囊虫病例的国家有墨西哥、印度、印尼、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几内亚、南朝鲜、日本、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英国、法国、苏联、比利时以及西德等,其中以墨西哥、印度、印尼、美国的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柳园地区的户养鸡群中,发现流行一种以黄疸,下痢为特征的败血性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经细菌学检验,病原为鸡疏螺旋体。据《兽医微生物学》(吉林农业大学编)记载:由鸡疏螺旋体所致的家禽螺旋体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而柳园地处北方。属干旱荒漠区,自然条件与热带迥异,也流行本病,说明其在自然界的存在是非常广泛的。另外,本病的流行方式特殊,呈跳跃式,又好象呈散发状态,往往易被人们忽视,误认为是食物中毒或其它一般疾病,虽然每次发病死亡数量不大,但经多次反复后,其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特将本病的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球虫病在国内研究不多,仅有少数报道,国外对本病虽作了大量工作,但多数是针对犊牛的。本病在镇宁县已流行多年,此次调查发现多为成年牛发病。材料和方法(一)临床检查和剖解观察 按常规进行血、粪和一般症状检查(二)流行病学调查 对发病村庄进行普查,调查发病牛只的年龄、性别、流行情况、发病季节、饲养管理状况、牛的来源等。  相似文献   

17.
鸡长鼻分咽线虫(Dispharynx hasuta Rudolpni 1819)寄生于鸡的腺胃中,1976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区流行,相继在新疆奎屯、伊犁地区发现,鸡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严重威胁童鸡的健康和养鸡事业的发展。为了防治本病,作者对其流行规律和临床病理学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情况 该猪场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共有断奶猪363头。其中,有一群较集中饲养的37头50kg左右的肥育猪。从1987年11月14日开始发病,先零散发生,有明显的圈发性,到1988年1月为流行高峰,2月上旬本病经防治基本控制。在此期间,37头肥育猪发病36头,发病率97.30%,死亡2头,死亡  相似文献   

19.
我省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的面积较广。每年春季牛、羊由于肝片吸虫侵害而死亡的数量相当大,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控制本病流行,我们于1988年采用对肝片吸虫发育各个阶段(感染后1~4周的早期幼虫、4~8周幼虫、超过8周的成虫)均有作用的肝蛭净,进行防治肝片吸虫最佳时间的观察,以在适当月份进行驱虫,达到羊只春季无肝片吸虫寄生。  相似文献   

20.
羔羊腹泻病广泛流行于新疆牧区,尤以北疆牧区最为严重。为尽快控制本病流行,我们进行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因学研究,并用自己研制的“羔泻灵”进行了治疗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流行情况 本病在全疆各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北疆更广;细毛羔羊与土种羔羊均可发病,以细毛羔羊发病率最高(特克斯军马场达82.13%);但母羊健壮、产羔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