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即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原本处于城市郊区的村落,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并伴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在城区以外的农村看来,它无疑是城市的一部分,就如同是城市中的一个社区;从城市居民看来,它俨然仍是农村。这就使得“城中村”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点:人们的生活方式像城市,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像农村;追求土地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率像城市,但无规划的土地管理仍然像农村等。  相似文献   

2.
城郊农村“失地综合症”亟待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郊农村土地大规模被征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有的地方甚至人均仅1分地,由此产生出以“难就业、难创业、难保障、难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失地综合症”:一是难就业。目前失地农民有30%多难以找到固定工作,难有固定收入来源,更难融入城市社会。二是难创业。城郊农村因土地被征用而积累了一定的土地征用款,集体资本迅速增加,但受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的控制,生存空间和发展用地极少,集体资产投资出路少,资金管理风险大,集体资产难保值更难增值。三是难保障。目前城郊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基本上是以村级集体…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的未来在于郊区经济的繁荣,郊区是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瓶颈”的出路口。城市经济是郊区经济的支撑点,是郊区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与城市发展不同,郊区经济可以着眼于旅游拉动型、工业发展促进型、市场参与发展型和生态农业型四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4年 3月 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并将土地征用区分为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两种情况 ,从而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新的土地征收制度中应落实宪法精神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程序、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以切实保证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成华 《前线》2009,(2):47-4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随着北京城市向郊区扩展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耕地被征用速度加快。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再一次说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为此,昌平区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的实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对于推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今天,这句话仍然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然而,土地母亲孕育的巨大财富,究竟落入谁家?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拥有,谁受益。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政府可以对农用地实施征用。因此,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是理所当然的。在土地市场中,政府居于垄断性“中介”地位,是市场上端货源(农村土地和城市拆迁用地)的垄断性买家,又是市场下端商品(经营性土地)的垄断性卖家。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农用地,通过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大量征用将不可避免。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一旦被征用后,农民就面临着如何继续维持生活的问题,因此,征用土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厦火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土地有六种类型.一是城市市区上地;二是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的除外);二是国家没有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上地;明星乡(镇)、村、材民小组建制被依法撤消,H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宁部转为城镇居民,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地Zh是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囚,农K集体建制迁移后{内使用的该农民集体原来所有的土地;六是法比、法规规定其他属于国家所有的…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体制内外并行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所产生的农村土地征用困境使得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坚持科学发展观,增进土地征用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前提所在.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以体制外修正和体制内突破并举的思路是实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外延拓展,一大批农民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维护好他们的利益,引导他们谋求新业,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课题。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坚持以人为本,走出了一条让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的路子。善待农民、合理补偿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前提。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解决土地征用的前提,应当建立在合理补偿基础上。正如温家宝总理对各级政府要求的那样:“在农村土地征用中,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依法按规划和程序征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合肥…  相似文献   

11.
对郊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的耕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长,其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就是要创新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模式,探索土地经营、资本置换、产业带动、市场运作、综合管理的经营城市的思路,走一条市场化运作、低成本扩张的路子,使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盘活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 一是盘活现有的国有土地资产。国有资本从竞争领域退出之后,作为城市政府,可经营的最大资产就是土地,搞好土地经营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的根本出路。对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实行政府统征,控制一  相似文献   

13.
宜城市土地局在切实抓好土地资源管理的同时,下大力抓了土地资产的管理,在全市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制度,并着手制定“五统一”用地管理办法,即对国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一重大举措获得了成功,土地资产发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政府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土地资源走上了投入——回收——再投入的良性发展道路,为城市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五统一”土地管理制度 实现土地统一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政府与群众经济关系的处理,有部门之间权力的发挥、利益的分配,有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事业与行政、事业与企业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征用的正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征用是现代国家对私人财产权限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对私人财产权最严厉的制约.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犯被征用者利益.就要对政府征用权进行正当性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包括:征用目的的正当性、征用补偿的正当性和征用程序的正当性.所以,土地征用的正当性是保护被征用者财产权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8,(12)
省农工党部分委员反映:城中村是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大多数村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依然保留其农民身份和农村管理方式。其管理组织是村委会.  相似文献   

16.
一、国土公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一是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不可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以地换路、以地建桥、以地招商、以地兴业等一度成一些地方筹资金、谋发展的办法。在有些地方,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不顾当地实际,大量征占农民集体土地,拖欠、挪用、截留征地补偿费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引发了农民上访,影响了社会稳定。一在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存在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一是征地规模缺乏控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使土地价值不断升温,一些地方大量圈…  相似文献   

18.
何峻 《唯实》2005,(4):55-57
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行政征用权的滥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必须用法律规范行政征用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经营城市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手段,要搞好经营城市工作,当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高经营城市的综合效益;以高起点、高品位规划,增强城市吸引力;构建土地的科学开发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引进竞争机制,坚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市场化经营;改革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实现资金向资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江舟  谢兴文 《先锋队》2011,(5):31-34
这是一起私有公司经理在贪官、污吏的"帮助"下,以农业开发之名,违法征用国有土地,再以土地作抵押,向农行套取扶贫贷款资金的腐败串案。案件最终导致被征土地无回报,贷款资金收不回,扶贫项目上不去,国资蒸发无人问的结局。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公司经理通过行贿打通各路环节,使土地管理局局长、农行支行行长等8名贪官相继落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