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3月9日,法国教育部公布一项决定,规定中学毕业班必须开设现代史课,讲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现今的历史。根据教育部大纲规定,在讲这段历史时,尤其要讲授:①1939—1945年战争,重点是德国占领和抵抗运动,特别是法国的抵抗运动;②国际关系,重点是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作用;③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④从1945年解放到1983年的法国,主要讲制度的作用;⑤世界四大强国——美、苏、中、日。  相似文献   

2.
1940年6月,法国巴黎和整个北半部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南部的维希政府成了法西斯的走狗.戴高乐将军在伦敦和北非等地区开展"自由法国"抵抗运动.这时,大部分法国作家都投入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他们有的直接投入武装抵抗运动,有的转入地下,编辑报刊杂志,出版诗歌、小说,揭露法西斯的暴行,宣传可歌  相似文献   

3.
于海峰 《法国研究》2006,4(3):58-65
1945年5月7日,在法国兰斯附近的一座法国中学中,德国代表接受了同盟国提出的无条件投降条款。次日午夜,欧洲一片沉寂。20世纪中的第二次世界性冲突,就这样在欧洲结束了。一、统一抵抗运动组织努力失败的因果分析在反对德国纳粹与意大利法西斯的斗争中,新的由共产党人、社会党人  相似文献   

4.
resumeCetexposepresentantLouisAragon,undesgrandspoetessurrealistes,donneuneiddee,porcisesurlapoesie,laprowdetl'imagesurrealistes路易·阿拉贡(LoutsAragon1897-1982)的生命轨迹和创作发展是同本世纪的文学史、政治史密不可分的。由于其丰富的经历、卷积浩繁的著作以及作品表现出的宏大气派和奔放的文笔经常被誉为20世纪的雨果。阿拉贡一生以其多产,更以其作品多样化著称。从超现实主义时代的天才作家到写“真实世界”的勤奋大手笔,从抵抗运动的抒情诗人到写出令人眼花涂乱作品的小说家,阿拉贡的名字代表了20世纪法国文学…  相似文献   

5.
高级时装发源于法国,法国也把高级时装视为本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高级时装在从古到今的演变中,深受各个历史时期法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反之,法国社会的历史沿革也无一不体现在高级时装的发展史中。可以说,一部高级时装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几百年来法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史。高级时装作为法国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实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然成为了法国在世界舞台上力量角逐的一面文化大旗。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法国高级服装展开研究将不但是饶有兴趣,并且无论是对服装设计还是社会考察都将是颇具意义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共和模式”的困境——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2 0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追溯其从自由移民、“共和模式”到零移民、零非法移民的演变发展及内涵实质 ;最后 ,本文着重分析法国曾引以为豪的“共和模式”在当今社会遭遇的困境及原因 ,探讨当代法国移民政策的基本走向及社会效应 ,指出 :“共和模式”也好 ,自由民主也罢 ,归根结底 ,移民政策中最根本的原则是接纳国的国家利益。因此 ,对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国穆兄组织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在1983年成立了统一的组织法国伊斯兰联盟UOIF,并在1989年的头巾事件中一跃而成为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伊斯兰组织之一。UOIF一方面坚持穆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进行了意识形态的西方化重构,发展出了适应法国环境和法国穆斯林青年需要的话语和价值观。但它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外部是由于其激进与温和的双重语言而不被法国主流社会所信任;在内部则一方面是由于对其传统价值观的偏离导致了核心支持者的离开,另一方面是其僵化保守的体制导致了青年成员在组织中的上升受阻。  相似文献   

8.
欧盟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 ,其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欧盟全部的发展历程中 ,法国始终是推动这一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的主导力量。法国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法国的自身利益 ,通过建立“强大的欧洲”来加强地处欧洲中心的法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 ,法国外交部长舒曼 ( RobertSchuman)就提出“舒曼计划”,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后冷战时期以来 ,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欧洲一体化也面临着从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到政治…  相似文献   

9.
法国社会党在政治活动中对"第三条道路"的抵制彰显了其特立独行,这缘于其身处法国这样一个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独特国度。与自由主义强调的个人本位相对立,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本位,在法国与自由民主观念结合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在法国,国家主义政治来源是其长期王权专制与天主教教权交织形成的传统;经济文化来源,宏观上是法国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微观上则与"马铃薯"式农民文化传统、原子化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关。国家主义对法国社会党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强调国家权力、国家的意志能动性在实现其理想和主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强调自觉避免自由主义化,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并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沙龙文化是17、18世纪法国精英社交文化的代表,对法国及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如此,这种昔日的贵族社交方式也早已跨越国界,传播到了古老的中华大地。本文力图从符号学的一些浅易观点阐述法国沙龙文化在中国的引入与融合,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归纳总结中国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种类的沙龙,从而再现沙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状。此外,通过介绍沙龙文化在中国的融合与创新,揭示其显著的社会文化功用。  相似文献   

11.
外国人的选举权问题一直是法国社会中重要的政治与社会议题,近些年来支持与反对的舆论共存,其原因各有不同;随着欧洲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尤其是欧盟相关法令的实施,外国人在法国的选举权从欧洲公民这一群体上实现了突破,由此也在政治实践中进一步区分了欧洲公民与第三国侨民两个群体,后者选举权的实现一直是一个未能在立法上得以推进的问题。综观法国在外国人选举权问题上的考量与实践,可以看出,其问题实质指向于民族国家的主权与政治民主,在当代,民族国家作为公民身份认同与权利诉求的核心框架是基本不变的。  相似文献   

12.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12,(2):21-32,159
法兰西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大革命传统和共和主义理念奠定了当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基石。在民族观念方面,法国与德国的分歧与历史文化差异有关,但也是欧洲大陆两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在法国,共和同化政策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法国在社会文化模式和移民政策方面历来强调"大一统"和"共和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法国在世界上长期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地位所决定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法国的民族国家观念、社会文化模式和民族认同受到了严重挑战。法国人不得不对法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法兰西民族认同,以及法兰西的前途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法兰西民族的激进主义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05,23(4):112-125
激进主义是法兰西政治文化的重要表现,它贯穿于法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政治体制和人们的心态之中。1789以来的历次革命构成了法国的革命传统。不懈地推崇平等理念也是激进主义的表现。激进主义传统还体现在政治生活动荡方面,与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似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笛卡尔和萨特的故乡,“替天行道”的知识分子在促成激进主义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激进主义传统是由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旧势力异常顽固而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力量十分强大;小产业主观念根深蒂固等。尽管如今法国和欧洲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激进主义仍不失为法国和法国人的重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此文基于在法国里昂所从事的以法国人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为主题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从中国视野出发来理解这一有关文化他者建构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指出在当下的法国社会中,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不但仍旧充满了西方社会眼中的他性,中国文化如今在当地的消费社会中还逐步被商品化,人们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也已经陷入了景象中国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5.
汪波 《法国研究》2003,(1):149-159
冷战结束后 ,随着苏联集团的崩溃、苏联自身的解体和德国的统一 ,法国在外交上开始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就在法国考虑如何制订其外交战略以应对这种全新环境的时候 ,1991到 1995年的前南联盟危机为法国调整其对外政策 ,重建法国在欧洲乃至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处理这场危机的过程中 ,法国政府一方面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对这场冲突中各方的态度 ,同时根据国内知识和文化阶层所提出的各种批评意见 ,对处理前南联盟冲突的外交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此期间 ,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  相似文献   

16.
汪波 《法国研究》2004,(2):138-149
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法国曾全面参加了美国领导的多国联盟,迫使伊拉克退出它所占领的科威特领土。海湾战争后,法美合作关系不但未能保持下来,两国的伊拉克政策还出现了诸多矛盾和冲突。究其根源,主要是法国在海湾战争后为加强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积极致力于建立法国自己的伊拉克政策,并试图通过对伊政策来维护和扩大法国的国家利益。考虑到自身在目前国际社会中的实力和影响,法国对其国家利益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它一方面寻求通过强化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来提高自己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同时还极力推行体现法国国家精神…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①语言依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特征。魁北克作家、拉瓦尔大学著名教授弗尔南·迪蒙(FernandDumont)便称魁北克法语为“我们的生存”。全世界39个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语各有特色,而魁北克和法国远隔重洋,其地理条件、历史遭遇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与法国不同,所以魁北克法语与法国本土法语存在明显的差别。法国神父沙勒瓦(Charfevoix)曾为法语在加拿大的境遇发表过一番感慨:“加拿大人,换句话说加①见《MaxismeetLinguistique》,第12页。拿大…  相似文献   

18.
法国芭蕾起源于意大利,降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宫廷,18世纪日臻完美,19世纪末逐步衰落,20世纪下半叶重回世界舞台,成为法国文化推广的一面大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芭蕾作为法国文化思潮的积极见证者,不同于建筑、美术这些传统艺术,它更倾向于一种贵族的生活时尚,因而具有重大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本文中,笔者拟通过追溯法国芭蕾的发展演变历程,探析芭蕾发展史与法国社会之间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张莹 《法国研究》2013,(2):85-89
法国大革命通常被视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原生形态",大革命及其之后法国社会所经历的民族主义可以被归结为两种:"开放的"和"狭隘的",这两股民族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存在着过渡、汇合甚至是妥协。今日法国深陷社会、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在面对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外来移民等问题时,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大行其道,其中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逐步崛起极具代表性,它意味着"狭隘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在法国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5,(21):24-24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艾玛纽·托德的一部新作对法国"1月11日精神"提出了异议,认为从中可以看到一种"极权主义的瞬间闪光",是对法国社会的一次"撕裂",它将进一步强化反伊斯兰主义和激化反犹主义,最终刺激法国社会族群矛盾和冲突的上升。《谁是沙尔利——一场危机的社会学》,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艾玛纽·托德的一部新作。5月7日刚刚问世,就在法国引起巨大争议,成为目前法国最大的思想交锋的焦点。该书对法国"1月11日精神"——即在《沙尔利周刊》遇袭四天之后爆发的400万人的盛大示威——提出了异议,认为从中可以看到一种"极权主义的瞬间闪光",是对法国社会的一次"撕裂",它将进一步强化反伊斯兰主义和激化反犹主义,最终刺激法国社会族群矛盾和冲突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