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发展观,倚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重GDP的增长,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优化;单纯地把自然界当作索取对象,忽视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运用,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经济发展又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相联.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单纯地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和索取的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相似文献   

3.
<正>本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3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57亿,并且仍以每年约8000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在这种形势下,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一个人们对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是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扬弃。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加以深化。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工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人类社会在物质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随着历史的推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还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观。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知识和物质财富,理应造福于全人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也可能危及自然生态、人类伦理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人为的灾难。因此,人类的发展必须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基础上,取其正向功能,避免负面效应,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经历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看作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对发展问题的认识集中体现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邓小平同志在和来访的朝鲜党中央总书记…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自然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本身无所谓美丑、对错,过失全在人身上。生态文明问题肇于工业社会的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等危机之中而造成,其实质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活动中,过度地开发、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然而,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从经济增长论到增长极限论,再到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发展观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自身发展道路上无尽的探索以及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发展观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发展观中三个层次的价值问题王思隽自新发展观崛起以来,经济增长论以及传统经济学的价值取向遭到有力抨击。新发展观不仅提出和尝试解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合理性关系问题,而且前所未有地突出和阐发了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和人道价值。这是发展观史上的一次狂飙...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谱写了无数壮丽的篇章.然而,由于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浪费,使得资源的减少与人口不断增长这对矛盾日益加剧,自然界向人类敲起了警钟,人类面临着缺耕地、缺水、缺能源、缺良好生存空间的严重威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威胁;另一方面,我们的浪费现象又相当严重.为此,必须唤起全民的节约意识,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多次的转变。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占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该时期,由于新独立的国家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经济发展问题,不少西方学者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设计了许多发展道路。他们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落后国家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形…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问题的产生 ,迫使人类反思传统发展观 ,探讨新的发展战略。新发展观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要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一致 ,实现人类社会全面、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但它的实施面临许多重大障碍 ,需要人类密切合作 ,共同进行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自然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本身无所谓美丑、对错,过失全在人身上。生态文明问题肇于工业社会的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等危机之中而造成。其实质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活动中,过度地开发、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然而,问题同时也孕育着希望。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话语表达日益强烈,终于形成声势浩大的全球性生态文明实践运动。  相似文献   

15.
自然是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使自然界"人化";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自然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按照美的规律再生产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一经形成就应用于其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理论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作用在速度和强度上的急剧增长,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消除人类在改造自然活动中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把资源、环境、人口、技术和制度等因素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重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创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7.
发展观决定公平观与效率观。在传统的发展观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往往导致社会的阵痛,甚至解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倾向。科学发展观在内涵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人的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相容,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舒缓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紧张,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改革开放 2 5年来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发展路线指导下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历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全面稳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生动、深化和理性。走新型工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系统集成 ,是人类发展理念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上有两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之相应,历史上"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表现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对待发展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传统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从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认为经济增长等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相应地,发展观也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从增长至上论、基本需要论、可持续发展论再到人类发展论,使人们对发展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主流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