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云南和广西两省区获得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CAFTA已经成为沿边地区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重要平台和契机,但CAFTA对云南和广西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征和趋势,本文拟对云南、广西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进行比较,并对贸易、投资和产业发展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趋势进行分析,为沿边地区通过融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中越边境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越边境地区概况“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的有三个省区:广西、云南和海南。云南与越南“山连山”,而海南则与越南“水连水”,隔北部湾相望。广西则与越南山水相连,既有陆地边界,也有海上边界。这样,我国与越南陆上交界的有两个省区:广西和云南。(一)中方情况广西和云南两省区有总人口约87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其中广西为4700万,云南为4090万。两省区总面积约为5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其中广西约为23万平方公里,云南约为38万平方公里。1997年两…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同泰国的经贸关系中,广西与云南具有许多相似点,例如广西与云南的区位优势都很明显,都是中国通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与泰国距离都很近;根据专家的研究,云南的傣族、广西的壮族与泰国的民族都是"同源异流",双方习俗相似、语音相近,两省区都有不少华侨华人在泰国.更重要的是,云南与广西在产业结构上都是工业不发达以农业为基础的省份,两省区与泰国产业结构趋同和产业水平相近,产业内贸易在双方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大.在这样相同的背景下,对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关系和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借鉴云南的经验,挖掘自身的优势,对于进一步推动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关系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方法对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抓住问题关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我国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尤其是贸易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对于云南、广西等与东盟国家接壤的沿边省区而言,陆地口岸的通关便利化对于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云南、广西两省区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和机制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和同构性。要进一步发挥两省区各自优势,加强滇桂合作,充分利用开放平台和机制,积极将广西打造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努力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相似文献   

7.
以博弈论分析广西、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1年11月 ,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将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相邻的两省区 ,都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与东盟发展国际合作的潜能 ,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 ,两省区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利益的竞争。从博弈论的观点看 ,两省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键是 :在正确认识两省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关系的基础上 ,加强跨区域合作 ,形成区域性国际竞争力。一、博弈论的基本表述博弈理论(GameTheory)又叫对策论 ,研究主体的行为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 ,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  相似文献   

8.
发展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与我国西南的广西、云南两省区边境地区陆地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广西、云南两省区可利用毗邻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优势,还有与毗邻国家民族同根同源的人文优势,大力发展边境经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矿业经济上具有优势互补的发展潜质,通过规范的国际合作,在双边政府、企业的努力下打通产业链,构建基于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对于促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矿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广西与东盟国家矿业进行产业链对接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并提出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具体矿种上的合作策略,进而就促进合作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与东盟国家民间交往具有许多优势,广西人民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民间交流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本文在分析广西民间外交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民间友好交流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year 2000, China and the ASEAN countries have promoted mutual trade and investment, strengthened political trust and increased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economic aid, security, and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realizing that China poses no threat to other countries. With China 's growing influence in ASEAN, the U.S., Japan, and other big powers have increased their strategic investment in Southeast Asia to try to maintain their long-standing strategic advantage in the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SEAN countries are trying to play off these big powers against each other to maximize their own advantage.Ma Yanbing is Research Professor of CICIR. Her research interest i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用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越南的FDI及新加坡对中国的FDI促进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中国对文莱、柬埔寨、菲律宾的FDI及文莱对中国的FDI促进出口贸易;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促进进出口总贸易;泰国对中国的FDI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出口总贸易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具有极强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frastructure on trade connectivity among ASEAN and three Asian countries—India, China, and Japan. Our study is mainly motivated by the increase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trade among these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results of trade network analysis include high trade density and interconnectedness among ASEAN, India, China, and Japan. There are specific “trade intensive paths” among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group. It highlights the “export hubs” or main “suppliers of intermediate goods” in the region. Further,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xus between trade connectivity and infrastructure by applying the panel fixed effects method and Poisson pseudo-maximum likelihood. Moreover,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is tested by estimating two-stage least square. Hard infrastructu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ringing the nexus to trade connectivity. Reducing trade barriers and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quality are essential for deepening regional trad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盟语种(越语、泰语)专业毕业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提出了东盟语种(越语、泰语)+英语的教学新模式。文章论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特点,并针对其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广西非通用语种学生的培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正式启动。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正式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投资协议》谈判工作,并有望在年内签署正式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政府鼓励并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迅速发展,东南亚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行业、投资形式都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中国对东盟投资在东盟吸引外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但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组织在处理贸易、投资与环境问题的方法上各有利弊,为了解决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与环境的冲突问题,实现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基于设计的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思路和框架体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确保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作的保障机制,即建立中国-东盟环境协调发展总局、中国-东盟环境协调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诉讼体制。  相似文献   

19.
Jing Men 《Global Society》2007,21(2):249-268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China's economic diplomacy not only improves its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ASEAN countries but also promote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s organis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hanges in order to show how Beijing adjusted its foreign policy to pursue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It also examines China's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efforts to forge the coming Free Trade Area (FTA) with ASEAN.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China–ASEAN trade rel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djustment of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both sid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production network with China at the centre. Whil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re unavoidab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FTA, with China's active efforts and the enhance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building of CAFTA is moving towards fulfilment.  相似文献   

20.
依据BEC分类法,从1998~2008年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半数以上,影响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及流向的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中间产品跨境交易成本、跨国公司生产与投资区位选择。一般而言,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成为零部件的供应方,如中国与马来西亚的零部件贸易是逆差;地缘相近、贸易协定的签订降低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东道国中间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