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有让人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绝技,有多姿多彩的瑶乡歌舞,有功效独特的瑶医瑶药,还有悠久独特的长寿养生文化,更有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地处我区中部偏东大瑶山里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有盘瑶、茶山瑶、坳瑶、花蓝瑶和山子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瑰丽博大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坐落在湘黔交界的九寨北侗社区腹地的瑶白,村内群山叠翠,古木参天,山峦峡谷形态各异,溪流、村舍、田畴别有洞天,古老的瑶白至今住有龙、滚、杨、范、龚、耿、宋、万、胡、彭等10个姓氏。瑶白的民风古朴而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加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神秘的摆古节而声名远扬,是一个典型的北侗民族文化村寨,成为民族文化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胡牧君  杨军 《前沿》2009,(7):109-110
历史上,红瑶很多适龄儿童到了入学年龄而不去学校读书,语言不通是重要原因。红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双语教学,结果大大提高了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红瑶地区必须解决好语言教育问题,这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地发展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需要,红瑶双语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希望通过论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更多人关注红瑶双语教育,关心红瑶发展。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5.
花蓝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明朝大藤峡瑶民起义失败后被统治者驱赶进大瑶山中,他们克服山地恶劣的环境,世代生存、繁衍在大瑶山,其特殊的民族历史造就了花蓝瑶独特的民族文化.丧葬是花蓝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丧葬文化正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花蓝瑶丧葬经历了停棺烧骨葬、停棺捡骨葬以及丧葬礼仪内容简化、演变等的变迁,这些变迁过程是花蓝瑶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丧葬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与变革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迁.通过对花蓝瑶丧葬文化的研究昭示花蓝瑶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推动花蓝瑶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绝美金坑     
卢松见 《当代广西》2010,(16):M0002-M0002
距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30公里的金坑瑶寨位于金坑梯田范围内,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是红瑶。由于地处龙脊的纵深地带,这里的红瑶文化更趋于朴秀的原生态。干净明亮的吊脚木楼,和谐宁静的小桥流水,韵味醇厚的红瑶山歌,靓丽如花的红瑶女子,为绝美的梯田烘托出待字深闺的神秘含蓄情调……图为7月的金坑梯田和瑶寨。  相似文献   

7.
社王信仰是广西平山木柄瑶的一项传统文化习俗,主要信仰始母娘、盘古王、莫一大王、甘王、妈祖和韦陀菩萨等。木柄瑶多元人格化社王信仰是中国社神信仰变迁的产物,其信仰的多元化是木柄瑶与汉、壮等民族在文化互动中的一种信仰移植,其多元信仰的和谐共生彰显木柄瑶人文化自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瑶族山瑶支系,是清雍正年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田东、德保等地迁来,部分从越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富宁山瑶又称“过山瑶”,自称“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语支,不能与瑶族靛瑶、板瑶两个支系互通语言,  相似文献   

9.
那些身怀绝技的红头瑶妇女,竟然用他们那双手,将人类早期耕作的历史与传统如诗如梦地再现出来——坐落在哀牢山南部红河南岸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有不少红头瑶聚居的村子,板板桥就是其中一个。1999年2月,为了对红头瑶妇女的服饰作一全面的探询,我到了板板桥村。板板桥离县城仅3公里,全村150多户人家都是红头瑶,由于历史上与外界交往。联姻的不多,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至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古老的文化遗迹。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这一支瑶族自称“育勉”,外人根据他们服饰的特点,称他们红头瑶。他…  相似文献   

10.
杨翠丽 《传承》2007,(7):100-101
长鼓舞是瑶族体育文化的珍宝。瑶族的支系不同,各自擅长与喜跳的长鼓舞亦不同,过山瑶的做屋长鼓舞,盘瑶的赶羊长鼓舞,平地瑶的芦笙长鼓舞,坳瑶的黄泥长鼓舞等各具特色。长鼓舞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地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彝、哈尼、苗、傣、瑶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上一期,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分支——瑶医学及其继承人之一覃迅云的故事。现在,我们将从瑶医的历史着手,向读者展示丰富灿烂的瑶医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朴自然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距桂林200公里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集中生活着瑶族的五大分支(茶山瑶、盘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五上金秀,并感叹说:“中国研究瑶族的中心在金秀。”因而,金秀又有“第一瑶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的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市南丹县的白裤瑶,百色市凌云县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市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以红色为主调的服装而得名。其服装上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虽是由粗布自制而成,但图案及色彩都十分醒目抢眼。  相似文献   

14.
大板瑶的婚嫁习俗十分引人入胜。有人说大板瑶的男女青年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就是从“自由恋爱”到“父母包办”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过包括恋爱、说亲、订婚、送书、结婚五个环节。恋爱——歌为媒。传统的大板瑶青年男女,从相识到恋爱关系的建立,有其基本的行进规律和共同的文化心理。他们通  相似文献   

15.
散居在黔桂交界月亮山地区西部的贵州瑶族,以其古拙朴素的生产生活方式、绚丽多姿的风土民情,吸引着一批批采风者、民俗学研究者。贵州瑶族,计有他称白裤瑶、青瑶、长衫瑶三支,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麓、茂兰一带。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较多来看,则以喀斯特地貌为其生活背景的瑶山白裤瑶最有特色。瑶山,这块神奇、晖润的民族文化瑰宝,在方圆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古文化气息。本文仅就瑶山的禾仓论述,即谈谈禾仓的防火、防鼠、防潮功能等所展示的瑶族文化特征,并透过禾仓的命名、别具特色的外形去发掘它所孕含更深层次的古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新探武俊瑶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追求人、文化、经济规律三者的和谐统一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而对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一企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属对,提高文道素养的捷径李瑶章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产之一。它构成了我国人民千多年来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人民生活,思想感情和文化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集诗、词、曲、赋之精华,聚语、修、逻知识于一体,具有词约义丰、形小质优的独特艺术风格,所以,看...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3,(9):10-11
这里是三七的故乡,这里是铜鼓的家园,这里就是神奇的文山。彩云南,舞文山。文山山高水长,云舞飞扬。这里生息着壮、苗、彝、瑶、汉等11个民族,这里是民族文化的大展示,这里是秀美山水的新注释。那火热绚丽的民族文化,那旖旎奇美的山水风光,都释放着文山的美丽和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值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瑶学研究会组织理事会部分成员驱车前往广东、江西等地,对当地瑶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不仅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所制定的特殊政策措施,也拓宽了开展民族工作的思路,对进一步挖掘、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经济,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有了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拥有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共有5个支系,分别是茶山瑶、山子瑶、花蓝瑶、盘瑶和坳瑶。这5个支系因其源流、信仰、习俗、语言、文化和服饰的不同,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瑶族风情,有着纯朴的民风和奇特的民俗。距县城20公里的金秀镇六段民俗旅游村,是茶山瑶聚居的瑶寨。寨中民居修建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房屋保存完好,依山傍水,一条巷道穿寨而过,60多户瑶家分居于巷道两侧,建筑以青砖碧瓦吊脚楼为主,雕龙刻凤,制作工艺精美,古色古香,是体验瑶族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