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飞 《前线》2022,(12):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方向,丰富和发展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指明了实现生态共享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成晓曼 《理论建设》2022,(4):96-103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提出经历了从“生态环境需要”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逻辑演进过程,体现了社会需要的历史性特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深刻的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践中要围绕生态产品的生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加生态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力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是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从而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谷红  胡遥虹 《求实》2008,(2):59-61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建设生态江西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对建设生态江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创建生态城镇;完善生态江西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态环境的现状。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要求以加强污染治理、提高效益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以植树造林、提高绿化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以美观宜居、功能完善为要求建设生态城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大力推进改革、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法制保护环境,坚持全民共享,全民动手的理念,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广大欠发达地区,其表面是经济贫困,而更深层次意义上往往是生态困窘。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真正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脱贫致富过程与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过程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生态九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宜居生态九江的必然选择.为此,应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发掘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8.
<正>沼气生态家园建设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既完善了人居环境,也对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条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在人类寻求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我国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和毛泽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生态思想包括重视保护植被,倡导植树造林;反对大量开荒和过量采伐森林;强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制建设等多方面。邓小平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的林     
宋维明 《前线》2017,(3):63-70
林是京津冀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由多到少又逐步恢复的过程。京津冀的林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生态林、经济林和园林。生态林对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经济林在京津冀林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园林肇始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与京津冀的文化生活、休闲游憩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寇军 《实事求是》2001,(2):23-25
当前 ,保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保护和建设生态成为西部发展的基础和首要目标之一。因此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 ,全社会应该树立现代生态观念 ,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应以此为认识基础和行为规范 ,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自觉和主动的行为。基于此 ,必须对现代生态观念的形成、重要内涵及其深远影响进行全面的理论思考。一、现代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从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鲜明地提出了“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构成了江泽民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支点。同时,从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等视角创造性地阐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要“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良好愿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条件,阐明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方略是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精辟的重要理论观点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洪梅 《理论导报》2010,(10):16-16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鄱阳湖是江西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实现我省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城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春市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再加上近些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阻塞严重、人口生态意识薄弱等亟待破解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支持水资源循环保护、大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三是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如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重庆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6年来,重庆自然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乡绿色发展进一步显现、绿色低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但是,重庆仍然面临着污染治理面广量大、生态修复任务重难度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尚需进一步提升等困难和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全球生态治理也面临公正价值诉求缺失、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治理中存在责任“赤字”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生态善治的实现。面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呼吁世界各国在治理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结合历史责任和国情实际,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生态治理,重塑全球生态价值观,凝聚生态共识;重构全球生态利益观,实现利益共享;重建生态责任观,彰显责任担当,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为破解全球生态治理困境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19.
李志军 《前线》2013,(5):28-29
延庆县是北京西北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全面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并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新的发展阶段,延庆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绿色发展为根本、以富民强县为目标,进一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他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角度,提出要努力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路和以最严格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