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潭 《青年探索》2013,(2):F0003-F0003
城市和乡村是现代中国不可分割的两个地理单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股强大的力量——市场与民主——把中国乡村社会卷入了一场恢宏壮阔的变革之中。随着底层民主操练的不断深化,乡村治理绩效已经越来越取决于乡村社会力量的博弈与均衡。乡村公共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琐碎实践展示出乡村治理的非同质性和非均衡性,或许“底层丛林”和“草根博弈”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乡土中国的另一面,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提供了可贵的理论范式。以他者的立场,通过对日常乡村生活隐秘知识的挖掘,以阅读和理解的方式将“解释性地说明”和“说明性地解释”结合起来,以期达到对“行动的主观上意指的意义”及其背后人们信念和价值观的理解。面对偏执效率累进的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高度分散且剩余太少的自身传统小农经济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城乡一体化已然成为了当前中国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前进路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展》2008,8(1):103-109
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晋江人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1992年撤县建市为标志,大体可以概括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之前的十四年,晋江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晋江实际的乡村工业化道路——晋江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它成为中国乡村经济工业化道路的四大模式(其他三个模式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之一而享誉海内外。在晋江模式下,晋江经济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晋江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以来的十五年,是晋江在解决乡村工业化问题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带动晋江模式新发展,实现了晋江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科学化”模式、梁漱溟创造的“文化复兴——乡村学校化”模式和卢作孚创造的“实业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建设模式。三位先生的生平及文化思想背景不同,其有关乡村建设的使命、步骤、内容及动力的基本理论和主张也各具特色。但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都为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徐流口村一路向南,在饱经了原 始形态乡村巨变的观感后,我们又遭遇 到另外一种乡村发展模式。 靠着苦干、硬干、徐流口翻建出一 个新式乡村,与它相距不远的迁安扣庄 乡寺后村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在 大片土地上兴建厂房,种庄稼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伦理秩序建构是重组成部分,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的价值引领、凝聚不竭的精神动力、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然而,当前我国乡村伦理秩序面临诸多困境,集中体现为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道德问题凸显、市场化冲击下的农民道德信仰迷失、城镇化冲击下的乡村社会道德失序.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求我们不仅以道德教育引领乡...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振兴乡村的基础在于复兴和重塑乡村文化。但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文化出现了断裂和异化,乡村文化生态空间遭到侵蚀,乡村社会整体呈现病态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从内容重构、主体唤醒、顶层设计、资源拓展、力量整合和机制创新等六个方面来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来源。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30)
正通过美学经济,让中国的乡村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美学产品,让成为和科技比肩生产力的美在乡村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是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的心愿。他相信2035年的中国乡村,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本土与国际、艺术与生活的纽带,成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家园,成为城市里人人向往、安放心灵的故乡。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24)
正理解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需要将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中认识,就是要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动能传导到乡村地区,为乡村发展赋予动能。江苏乡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独特的农业产品资源可以依托利用,全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动力依然十分强劲。如何将乡村振兴、城镇化、工业化有机整合,实现借力发展,同时避免简单重复既有发展模式、造成乡村发展丧失特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解读南海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省三  刘守英 《政策》2003,(7):54-56
本文所描述的是南海工业化本身的独特特征,南海工业化模式与传统的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工业化模式在土地政策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它时农民收入的增长和乡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独特的南海模式,对破解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难题,引导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与甘地现代化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经济震荡、道德沦丧、精神枯萎等弊病。由此东方国家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反现代化的思潮,梁漱溟和甘地是中印两国的突出代表。在排斥现代工业文明,批判西方文化、提倡本国文化,主张乡村重建方面,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梁不像甘那样排斥工业化,认为西方必将被迫接受中国文化,在乡村重建的经济方面主张“中道’即不排斥工业化,但又反对过度工业化,提倡分散、中小规模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