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政治文化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赵媛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4):71-73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地位。公信力不仅来源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还源于社会大众的信任和支持。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好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活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党的群众观。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的理念,转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的看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地方政府真正打造成为一个敢于担当、勤政爱民、廉洁高效具有公信力的地方政府,为实现克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华南虎事件”、“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等公共性事件中.民众普遍质疑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在政府主导的各类评比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活动中.人们对其中的成功者、获奖者也普遍颇不以为然,有“被文明”、“被卫生”之感。这些都说明.政府的公信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丧失是最大的危机.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影响政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主导力量作用的有效发挥.其后果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5.
乔书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2):86-88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金字招牌,凝聚着民众对法律的认可、尊重和遵守,体现着法律的威严、神圣和公正,彰显着法治中国的魅力、担当和气魄。针对目前司法公信力的现状,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推进和打造法治中国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7.
<正>对政府公信力案例分类研究时发现,公民权利保障与政府公信力有密切关系。依据人权三个层面内容所揭示的公信力弱化的规律,探讨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的机制,能够解释政府公信力弱化之根源和机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近20年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我国各类政府公信力案件的发生及在媒体上的传播,加速了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问题的关注。从2006年"政府公信力"概念首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 相似文献
8.
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获得民众对民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获得民众对法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获得民众对效率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建立完善的决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获得民众对诚信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陈庆渊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6):43-47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风向标",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动态反映。政府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府合法性、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行政能力、回应公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政府管理的运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陈第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2)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均存在误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11.
陈第华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2):44-47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错误的窠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12.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提升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2020,(2)
正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多个方面强调了诚信、公信力和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带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诚信建设,营造崇廉尚俭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信息传播视角中政府公信力存在着时效性不强、质量不高、大众传媒不规范等问题。政府公信力不足既有传播理念滞后的动力原因,也有传播模式单一的机制原因,更有传播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制度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更新政府公共信息传播理念,转变政府公共信息传播模式,完善政府公共信息传播制度等几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4.
耿纪亮 《党的生活(青海)》2013,(1):25-25
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提升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对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对于营造“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氛围,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网上政治表达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中心性和随意不可控性,政府对公民的政治回应也日渐增多.但是,日渐频繁的网络政治互动并没能够带来中国政府公信力的提高,相反,存在着政府被网络绑架着回应公众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社会需要良法之治;在政治现代化的阶段中,应该适度控制公民参与;政府应提供正义的制度、努力培育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帆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11(1):66-69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的曝光,再次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渊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20,(5)
政府治理在突发疫情防控中取得重大成效,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支撑。其中信息发布制度最具代表性,对其优化和完善体现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般规律,并与政府公信力具有正相关性。依据制度功能分析框架,从制度吸纳力、整合力与执行力三个维度入手,剖析信息发布制度与政府公信力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群众认同感、利益相关性、政府层级制对于两者影响较大。在党的领导下,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和加强法治保障,是加快制度-效能转化、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体现,是我国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是我国政府治国从政的新准则,是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新目标.法治政府应当是诚实守信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政府,是责任明确的政府,是权力有限的政府. 相似文献
20.
理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可以从词源学含义、十九大对基层党建的部署、党章对基层党组织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建的系统论述、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等视角进行分析。据此,"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为完成自身的任务和职责而拥有的内部有序运行、外部有效领导群众的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需要从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做好党员"入口"和"出口"工作、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积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的能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