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怎样分析生活状况和制度好坏的关系有这样一种看法,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有汽车、彩色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得多,说社会主义此资本主义好,就不那么服人,不那么理直气壮。这应怎么看呢?1、思想的“扣子”为什么解不开产生这样一种疑问是不奇怪的,可以理解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不是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剥削人民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论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我们民主理论的信条。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权力主体;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与社会平等的统一;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正是在恢复并发展民主的思想传统的同时,提出一种适合本国历史、文化与传统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坚定干部和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首先要向干部和群众讲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还要讲清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说,如何把它讲清楚,讲得使人信服,这是当前宣传教育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一国两制”的世界格局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绩令世人瞩目。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在探讨社会主义根本优越性问题时,邓小平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怎样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上。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来阐明社会主义优越性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实行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政治资源,促进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维护稳定政治局面,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持续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一个制度的优越不仅体现在理论上,而且...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公平性、效率性、开放性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面临复杂形势、国际秩序受到严重冲...  相似文献   

9.
最近,张彬撰文从“时间差”这个新角度对社会主义优越性进行了研究。1.时间差的依据。所谓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优越性之间的“时间差”,是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现程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的“同步效应”,而表现为相对的“滞后效应”。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潜在形态,与外化的现实形态之间,将长期存在一个“时间差”。这种“时间差”究竟从何而来?首先,某种社会制度相对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系统地论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明确地提出了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是早已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无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进行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对象、标准、方法上存在着理论误区,这就是:(1)在主体对象上,把社会主义的理想理解为目前的现实。由于理想的社会主义同现实的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差距,就很容易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无优越性可言。(2)在客体对象上,把资本主义统归于发达资本主义,似乎一提起资本主义就是“富”,一提起社会主义就是“穷”,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理论误区。(3)在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进行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认识对象、标准、方法上存在理论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在认识对象上的理论误区 1.在主体对象上,把社会主义的理想理解为目前的现实。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主要是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它所体现的优越性是全面的、充分的: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真正当家  相似文献   

13.
第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要经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形式和 顺序上表现的特殊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经历的挫折;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不断地提到人们的面前。这里,不只是信念坚定不坚定的问题,也有个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有没有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曾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有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毛泽东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研究却语焉不详。虽然毛泽东没有专门论述过社会主义优越性,但是他的很多言行和实践都说明了他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探讨毛泽东如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三个代表”上去。深入学习理解“三个代表”要求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内在联系,会不断增强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从而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问题被提出,其在社会转型中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消亡与复兴,由此并产生了新儒家思想。但是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新儒家思想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植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建立在现代化中国基础之上,适应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占主体地位的新型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其"立国之本"的主体地位有着历史、现实和群众的基础,传统儒家思想和新儒家思想无法挑战与取代。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源自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国民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经过60多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逐步得到体现。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统一起来,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的重大突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把坚定制度自信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统一起来,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19.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执政兴国是党的先进性具体的历史的要求,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可以从执政兴国这一角度去分析二者的统一。只有在执政兴国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获得促进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统一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探索,我们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证,但这个探索没有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并正在探索中不断继续前进。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当作展开中的现实可能性来认识和把握,才能自觉而坚定地把探索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