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致死亡发生的疾病、暴力或衰老等因素即为死亡原因,简称"死因"。确定死因是法医病理学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法医实践中,死因鉴定错误时有发生[1],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3]。对于死因鉴定错误的案例,国内外以个案报道为主,缺乏对鉴定错误成因的系统分析。机械性窒息是法医实践中常见的死因,尸体征象表现为颜面部发绀、瘀点性出血和器官淤血等,称为窒息征象。其不具有特异性,不同尸体变化较大,与窒息相关的案例容易产生误判。本文选取某地经办的3例窒息相关死因鉴定前后不符的案件进行纠错分析,为避免死因鉴定错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纠纷的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法医尸检案例中:(1)围产期死亡26例(83.9%),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后死亡5例(16.1%);(2)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22例(71.0%),羊水栓塞死亡5例(16.1%),其它原因死亡4例(12.9%);(3)乡镇医疗机构17例(54.8%),地县级医院占7例(23.6%),市级医院占4例(12.9%),其他占3例(9.7%);(4)纠纷产生的原因中疑为误治14例(45.2%),误诊的9例(29.0%),抢救不及时的7例(22.6%),其他1例(3.2%)。结论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其次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易引起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误诊、误治和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3.
<正>在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作为诉讼主要证据的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鉴定意见经常会存在或引发以下问题:(1)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死亡机制等概念不清或相互混用,如把“器官功能衰竭”作为死亡原因等;(2)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概念不清或相互混用;(3)直接死因与辅助死因概念混淆;(4)伤病等多因素致死的案件中,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死因构成中的作用区分不清,盲目放大或缩小损伤(疾病)等在死因中的作用力;(5)司法人员及社会大众对法医学死因分析、结论认知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191例急死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1例急死法医病理检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急死年龄以15~59岁为多,共154例(占80.63%)。死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80例(占41.88%),但5岁以下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在191例急风中,以冠状动脉疾病最多,共55例(占28.80%),其次为小叶性肺炎21例(占10.99%)和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占6.28%)。死亡诱因多为纠纷/或轻微外伤87例(占45.55%),另有51例(占26.70%)死前有轻微临床症状体征,经医生诊治用药后很快死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90例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讨论医疗纠纷中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法医学系2001—2008年涉及医疗纠纷尸体解剖案例90例,按照死者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及临床诊断和法医病理诊断等要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结果死者年龄从新生儿至72岁,男女比例为1∶1,医院级别以县级医院较多(30例,33.33%),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死因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尸体解剖对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和防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18-221
目的探讨AIS-ISS评分法在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方法收集40例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案例,对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和AIS-ISS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案例中,AIS-ISS评分法与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相符的案例为36例,占总数的90.0%,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得Kendall相关系数为0.87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16,均为P <0.01。4例结果不相符,占总数的10.0%,其中3例为外伤后因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或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为外伤与其死亡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原发性损伤较轻;另一例其损伤程度较重,同时伴有较严重的自身疾病,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评定结果为外伤与自身疾病共同构成死亡后果,而根据AIS-ISS评分法得出外伤与死亡后果之间存在主要因果关系。结论两种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反映AIS-ISS评分法在法医病理学伤病关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除了在外伤后因肺动脉血栓栓塞或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的案例中存在局限性之外,AIS-ISS评分法在伤病关系分析中对明确外伤对死亡结果的影响程度方面更具优势,并且AIS-ISS评分法对人体不同部位和器官的损伤进行了量化和分级,其更具客观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笔者收集了103例法医尸体检验材料,试图探究法医在死因分析中的某些观点与方法。1材料收集我局法医室与海南医学院病理科自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不明原因死亡的解剖尸体与组织病理学检验103例,其中系统尸体解剖88例,尸体器官送检15例。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制片,光镜观察,部分作毒物分析及血清学检查。2年龄与性别男78例,占75.7%;女25例,占24.2%;年龄最大67岁,最小为新生儿。新生儿及12岁以下13例,占12.6%;20~50岁的青壮年84例,占81.6%,…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鉴定》2009,(4):F0002-F0002
1.会议专题:(1)法医制度与法规(2)法医病理学(3)法医毒物学(4)法医生物学(含DNA鉴定)(5)临床法医学(6)其它:牙科法医学、精神法医学等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法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xaminers,NAME)标准委员会起草的《法医学尸体解剖执行标准》(Forensic Autopsy Performance Standards)于2005年颁布,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规定法医学尸体解剖应该完成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医死亡调查的职责及其案件类型、需要法医尸检的案件类型及参加法医尸检的人员、个体识别、尸表检验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各类损伤,性侵犯)、尸体解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监禁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7 ̄1998年所作52例监禁死亡案例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52例均为男性。年龄:从18岁 ̄70岁,以21至40年龄段为主(61.53%),民族:汉族人居多(84.61%),职业:待业,农民,工人最多(75%),婚姻状态:已婚者占多数(59.61%),监标原因:以抢劫,偷盗为主(63.46%),首次被监禁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肾上腺出血与个体死亡原因、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对82例。肾上腺出血的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肾上腺出血在猝死、感染、外伤和窒息中最多见。(2)肾上腺出血男性多于女性。猝死、外伤和中毒的肾上腺出血多见于青壮年,感染以幼儿多见,窒息主要为胎儿和新生儿。(3)猝死和窒息的肾上腺出血部位主要在髓质,感染以皮质出血为主,外伤在包膜和髓质的出血概率相等。结论 在法医检案过程中,肾上腺出血可以为寻找死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法医尸检中曾遇到5例猝死,经全面尸体解剖检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死因均为脂肪心、心力衰竭,现就其脂肪心死因的确定、脂肪心的成因和机制及外力损伤与死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1 案例资料案例1:1995年9月23日下午13时许,龙口市城关镇某村村民陈某(男,68岁)因琐事与人打斗中突然倒地死亡.尸检:身长173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  相似文献   

15.
1 案例 1.1案情 某年11月1日11:50,董某报案称:家中被人投毒,女儿董某某死亡。经调查:董某于10月30日为防止刚收获的玉米生虫。把28袋玉米每袋内放置磷化铝药片4片(约8g)后置于自家卧室内。11月1日董某一家三人均出现中毒症状,董某(男,34岁)出现恶心症状,未呕吐;  相似文献   

16.
易旭夫  李元福 《证据科学》2001,8(3):153-155
目的 探讨妊娠死亡的特点。方法 对1990-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所做32例妊娠死亡尸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产妇死亡年龄以25-30岁为多见,职业以农民常见,且绝大多数无产前检查记录,死亡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区、乡一级卫生院出发。前四位的死因依次为:胎盘残留、输卵管妊娠破裂、产后感染和子宫血管结扎出血,绝大多数妊娠产妇死亡前产下活婴。结论 有必要加强基层与农村医疗保健工作和制订有关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妊娠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征稿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2):175-F0003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既具有学报类学术期刊特征,又具有通报类学术期刊特征,本刊栏目分三大类: 第一类,有“论著”和“论著摘要”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痛晕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溺死和非溺死尸体中肺血液坠积现象,评估该现象在辅助溺死法医病理学死因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1年1月—2021年6月以来经系统尸体检验明确死因的案件235例,按照尸体发现位置分为水中尸体组(97例)和非水中尸体组(138例),水中尸体组又分为水中溺死组(90例)和水中非溺死组(7例),非水中尸体组分为非水中溺死组(1例)、非水中非溺死组(137例),经3名资深法医病理学家独立对案件尸体解剖照片进行阅片,判断肺组织是否出现血液坠积,统计肺血液坠积现象的检出率。结果 水中溺死组(90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0,阴性率为100%;水中非溺死组(7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100%,阴性率为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尸体组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7.22%,非水中尸体组(剔除2例后剩余136例)肺血液坠积现象检出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血液坠积现象阴性是溺死的特征性尸体征象,可辅助溺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
加强法医病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法医学鉴定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法医检案质量 ,使法医检验鉴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充分发挥法医鉴定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996年以后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我国部分单位起草了一系列有关法医病理学检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经批准 ,于 1997年后实施[1,2 ] 。但近年来 ,我们在实际检案工作中 ,仍经常遇到某些基层法医单位 ,由于主观因素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在法医病理工作中因未严格执行上述行业标准 ,以致鉴定失误甚至造成错案 ,因而在刑事或民事案件中直接影响到法律责任或赔偿金额的正确判定。其中有的案例由于死因及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法医检验实践中,有许多尸体是不能“盖棺定论”的,非得敞坟开棺,才能确定死因、死亡性质等。因而开棺检验在法医工作中是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于1973年至1995年23年间,参加了52例开棺检验,现综合报告如下。 1 开棺的原因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