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观察》2009,(7):29-30
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布在我国开启了全面建立和发展临时救助制度的进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体系。《通知》为我国临时救助制度设定了总体制度框架,但在各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四个方面的功能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首先需要注意充分发挥其补充性、应急性、  相似文献   

3.
临时救助制度是对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补充,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浙江省淳安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参考. 问题 淳安县临时救助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实施情况来看,临时救助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群众临时性特殊困难,但还存在着不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救助制度衔接不够.目前,低保制度、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各单项救助制度虽已初步成型,但制度之间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还存在着一定的救助盲区,尚未发挥出制度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     
《台声》2008,(4):5-5,7,9
9项: 5年来,我国已建立9项社会求助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应急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济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加快建立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0,(3):23-23
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临时救助制度建设的意见》(陕民发[2010]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临时救助对象的范围、救助标准以及申请审批程序等,并在资金筹集与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意见》明确救助对象为城乡低保边缘群体;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经当地政府认定需要救助的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按照分类施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8,(9):36-3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建章立制、规范实施,切实提高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现就建立健全我省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以下简称“临时救助”)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建文 《广东民政》2008,(10):19-20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从困难群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手,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好制约肇庆市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建立完善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紧急救济制度、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制度为配套,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吉林政报》2015,(3):30-36
<正>吉政发[2015]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精神,解决我省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现就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  相似文献   

10.
白决 《创造》2015,(8):30-31
<正>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家庭或者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实现应救尽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最近正式印发,《意见》提出,到今年9月底前,全省全面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家庭或者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实现应救尽救、全面"兜底"。根据最新救助标准,符合条件的救助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我国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方面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或某一方面处于困难状态的群众,因而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最困难人群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4]7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通知如下:一、基本原则临时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性制度,是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的一种制度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8,(7):27-27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赣府厅发[2008]31号),要求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通知》确定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通知》指出,临时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城乡低保户中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4,(11):25-25
<正>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通知》指出,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于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空白,补  相似文献   

15.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临时救助这项善政,要想真正发挥好作用,还必须建立在"善为"的基础上,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首先,要有人性化的救助通道。临时救助,就是要救急救难。群众遭灾有难,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临时救助如果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6.
<正>渝府发〔2015〕1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精神,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通知如下:一、临时救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临时救助是指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这是今年5月1日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来,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意义深远。首先是对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完善。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兜底线、救急难",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以下简称国发47号文件),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和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近年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临时救助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较好地发挥了应急性、过渡性救助作用。同时,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救助时效性不  相似文献   

19.
短讯     
《中国民政》2012,(1):60-62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 为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规范临时性救助工作,河南省许昌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许昌市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赵刘尊杨文超)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报》2020,(2):46-47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临时救助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有关情况解读如下:一、问:《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托底性制度安排。201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天津市临时救助制度》(津政办发[2014]98号),近年来,此项制度较好地化解了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在兜住民生底线、开展救急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