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李敖在台湾被国民党送进监狱,特务们对李敖说,你太坏了,什么书都不准你看!李敖就问,《三民主义》可不可以看?对方一想,《三民主义》总可以给他看。于是李敖有了《三民主义》。又问,孙中山的全集可不可以看?对方想,当然可以看。于是李敖又有了孙中山全集。再问,  相似文献   

2.
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本有望成为联合国的一名行政官员,可叹的是具有法律知识的他,却缺乏法律意识,终究成了——知法犯法的法学硕士一名法学硕士,而且是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通过了联合国首次在华把考行政官员的初试,有望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联合国官员的年青人,现在却@在监狱中,他将伴铁窗度过青春年华。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钱。没吃过钱的苦的人,总认为钱是好东西,徐XX在犯罪以前就是一个没吃过钱的苦的人,因为他向来没有钱。徐XX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地区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小学毕业那年,全…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1,(2):10-11
一个日本的小学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  相似文献   

4.
自毁当兵梦     
当听说张林被抓进监狱时,认识他的人无不摇头叹息:张林平常少言寡语,老实本分,从不乱来,多好一个青年,他怎么会……当知道他是为钱而作案的情况后,人们更是不可理解:他父亲是房地产老板,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富翁呀。难道他还缺钱用?  相似文献   

5.
乔健 《工会博览》2013,(35):19-21
燕祥,一看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 然而,当他面对记者时却忽然变得有些口讷。紧张?抑或别的什么原因?他摇头,说都不是。于是.我们转换了一个话题,他笑笑,立马舒缓了。  相似文献   

6.
王立群 《法制博览》2008,(13):45-47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一个普通的郎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开始了探索西域的征程。正是他的西行,开辟了一条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司马迁在《史记》称他“凿空西域”。什么是“凿空”?当世界还是一个混沌的鸡蛋,盘古以肉为土,以血为水,开天辟地称得上“凿空”;上帝奋战七天,垒山引水,开光造人,也是“凿空”!他是谁?汉武帝为什么要派他出使西域?他为什么在身后赢得如此巨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藤州监狱外的一条小街上,有一个满目沧桑的老妈妈长年在摆着一个修鞋摊,人们也许想不到,她原来竞是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第三中学的一名副校长,并且在山东滕州监狱外摆修鞋摊一摆就是7年。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相似文献   

8.
雄性的培养     
何怀宏 《法制博览》2009,(20):14-15
如果在一个小家庭里,有了一个儿子呱呱坠地,父亲不再是这家里惟一的雄性了,他要从父亲的角度来考虑对这个男孩子最重要的事,他会把什么放到前头呢?会按照什么次序来教育这个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尹丽 《法制博览》2009,(19):75-75
顾闳中是五代南唐的画家。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平,只知道他是南庸后主画院的画家。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我们能够知道的仅仅有一幅作品,那就是《韩熙载夜宴图》,可谓“以孤幅压五代”。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作品呢?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名罪犯,现正服刑了新疆盖米里克监狱三监区,他的女儿是一名高三学生,在校期间也触犯了法律。然而——  相似文献   

11.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12.
吴云强  李昂  赵琳 《法制博览》2013,(11):160-161
在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监狱管理部门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监狱建设文化先行,这符合"十八大"在全社会开展文化建设的精神。一些有代表性的单位,如佛山监狱、太原监狱,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方式,给全国监狱系统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育人之风。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分歧渐渐产生,对于什么是监狱文化、怎么看待监狱文化、如何搞好监狱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界产生了激烈讨论,本文针对监狱建设的文化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周雨 《工会博览》2006,(18):14-16
一名年轻的女囚,神情迷惘地回头望着身后自由的世界,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两个月前偎依在男友身边的那一刻。忽然,“唠嘟”一声,监狱大门在她的身后关上了,回到现实中的女囚望着监狱黑洞洞的大门,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代人     
王鼎钧 《法制博览》2009,(18):44-45
入城问俗 若要问别人能为你做什么,先要想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一个年轻人由乡下来到台北,向人问路,常遭自眼。起初,他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后来他发现城里人问路要先说一句:“谢谢你。”再问:“到武昌街二段朝哪儿走?”才容易得到答案,不像在乡下问路,可以在得到答案以后再道谢。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5日,对于新疆兵团农三师其盖麦旦监狱三监区服刑人员张明伟来说。是个充满惊喜的日子。这天.他收到了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寄来的其养父母遗留的两室一厅房产属他所有的民事判决书。手捧着能证明房产失而复得的民事判决书,双眼噙泪的他动情地说:“谢谢监狱警官.谢谢您们帮我要回了属于我的房产……”  相似文献   

16.
美国2005年出版的《重思罪犯改造》一书,对美国监狱和社区矫正中改造罪犯的理论与实践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在美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者挑战性的观点促使人们思考:美国改造罪犯真是无效吗?我国改造罪犯真是有效吗?作者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建议,有哪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月1日早晨,出租车司机徐梅给养女丹丹梳洗打扮后,正准备开车送她去幼儿园,这时,大门口忽然闪进一个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她的出租车前。徐梅吃惊之余仔细一看,见此人竟是犯案潜逃了一年多的丹丹的亲生父亲曹志林。曹志林和徐梅是什么关系?他为何要给徐梅跪下?  相似文献   

18.
女儿的困惑     
几年前的一天,女儿放学后神情忧郁地问我,爸爸,你说假如有一个人要上北京,有汽车、有火车、有飞机,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土路、有沙石路、有高速公路,他应该选择哪条路?我说,那要看这个人的经济实力了。她说,坐飞机和坐火车的票价一样,  相似文献   

19.
关于“监狱是什么”的解读,既需要科学的“驴文本”,也需要文学的“马文本”,还需要综合两者的“骡文本”。否则,就不可能充分认识监狱的存在真相。  相似文献   

20.
路程 《法制博览》2008,(12):31-31
朋友,在这个季节,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至少,在最近发生的西藏事件及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中,笔者再次发现了西方某些媒体的“偏见”。以分裂中华为背景的西藏打砸抢事件。竟被西方某些媒体美化为所谓追求“自由”与“人权”的“民主”运动,中国政府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做法竟被其丑化。连发源于西方、承载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惨遭西方反华势力的“绑架”——这真是一个莫大讽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