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加坡专电 为期两天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1月28日在新加坡圆满结束。与会6国首脑签署的《1992年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协定》以及经济部长们签署的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铺路的《有效普惠关税协定》,标志着东盟面对世界格局变化进入了政治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在东盟首脑会议之前,东盟高级外交官员和高级经济官员从1月17日开始进行了近一周的筹备会议。东盟外长和经济部长1月23日和24日又分别开会,对高级官员级会议提交的文件进行了最后磋商与修改,  相似文献   

2.
马尼拉专电 7月下旬在马尼拉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对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外长会议就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两个会议是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美国即将于今年年底从菲律宾撤出军事基地的情况下举行  相似文献   

3.
马尼拉专电 6月6日至7日,东盟6国和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南朝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代表在马尼拉举行“东盟以及亚太地区安全合作前景”研讨会,探讨世界形势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谋求在本地区90年代安全合作前景问题上取得共识。会上,美国、中国、日本和苏联等四国代表分別就亚太地区安全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表明了各国的立场,东盟国家的代表也发表了各自关于安全合作的意见。东盟:交叉、双边安全合作模式东盟6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代表认为,东盟目前奉行的交叉、双边安全合作模式是确保东盟这个非军事联盟、乃至整个地区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印尼外,目前其他5个成员国都在东盟内部或同其他大国拥有双边安全合作协议。由于6国在“最大外来威胁”上没有共识,因此,东盟无意于建立一个“联合安全盾”,也无意于推进三边以至多边安全合作。东盟认为,成员国内部各自的不稳定因素是东盟目前最大的威胁。东盟应该扩大成员国双边国防安全合作,扩大同亚太其他大国的合作。亚太地区依然充满着冲突的隐患,如边界领土争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0,(48)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5国在曼谷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目前共有10个成员: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它的组织机构是:(1)首脑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正式首脑会议,两次正式首脑会议期间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会议;(2)外长会议;(3)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每年东盟外长会议后,由东盟国家外长与其对话伙…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11):46
9月22日至23日,一场由菲律宾主持的有关南海问题的东盟海事法律专家会议在菲首都马尼拉举行。参加会议的是来自东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代表。一些西方和菲律宾媒体对此抱有"极大热情",称"会议认为菲律宾提出的共同开发南海争议海域的提议具有法律依据",而这一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中旬在河内召开的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是东盟本世纪最后一次正式首脑会议。会议主题是“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建一个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东盟”。反映了东盟克服当前危机、合作应对挑战,重树信心的决心。成立31年来的东盟,在克服种种矛盾与困难的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7.
东盟七国首脑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签署的一系列文件强调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以加速东南亚一体化进程.第五次东盟首脑会议是1995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是在越南于1995年7月正式加入东盟后东盟7国政府首脑第一次聚会,柬埔寨、老挝、缅甸的政府首脑也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也是东南亚所有10国政府首脑的首次聚会.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11月28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第三次非正式会议,认真讨论了东盟当前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和地区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紧迫问题。这次会议虽然简短,但议题十分重要,因此对东盟在21世纪的崛起和应付新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政治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特别是今年4月柬埔寨加入东盟后,10国大东盟的最终实现将使东盟今后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1997年7月爆发的…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1,(22):46-46
9月22日至23日,一场由菲律宾主持的有关南海问题的东盟海事法律专家会议在菲首都马尼拉举行。参加会议的是来自东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代表。一些西方和菲律宾媒体对此抱有“极大热情”,称“会议认为菲律宾提出的共同开发南海争议海域的提议具有法律依据”,而这一结论“没有顾及中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了两个引人瞩目的国际会议,一是7月24日和25日的第23次东盟外长会议:二是7月27日至29日的东盟—对话国外长会议。这两个会议的进程和结果表明,东盟国家在柬埔寨问题、印支难民问题、东盟内部经济合作和东盟—对话国之间经济合作等问题上面临着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亚洲区域合作为兴示艾本刊特约记者熊昌义马尼拉专电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达沃市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自1994年3月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4国政府决定在菲南部、印尼东北部、马来西亚西部和文莱筹建东盟东部成长三角区以来,达沃市作为菲律宾的南大...  相似文献   

12.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2)
全球要闻7月27日—8月2日东盟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第31届东盟外长会议、第五届东盟区域论坛会议和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自7月24日至28日相继在马尼拉召开。这三个会议讨论了东盟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区域安全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团结合作应付挑战的精神。在本届东盟...  相似文献   

13.
马尼拉专电 7月27日下午,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雷声轰鸣,大雨滂沱。4时50分,拉莫斯在菲律宾第9届国会第一次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开幕式上宣读了他就任后第一篇国情咨文。 拉莫斯是在6月30日就任菲律宾第8任总统的。虽然他顺利地从前总统科·阿基诺手中接过了政府的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9月23日和2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泉、韩国总统金大中、东盟7国和欧盟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全球化进程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两大主题,与会领导人以“公开和坦诚”的态度交换了看法,通过了关于亚欧反恐合作宣言和反恐合作计划、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宣言,以及首脑会议主席声明。在经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6,(32)
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及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是紧接东盟外长会议之后召开的两个会议,因此这三个会议被称为“东盟三会”。 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由东盟成员国外长与其对话伙伴国外长出席,主要讨论政治、经济、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等问题。它开始于1977年召开的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关于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韩国对话联系的决定,旨在通过对话争取这些国家和集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对东盟的支持和援助。每年一度的对话会议从70年代起延续至今,1995年在文莱举行会议时,参加对话的国家已扩展至4个层次共19个国家,即东盟7个成员国;7个(日、美、澳、新、加、韩和欧盟)对话伙伴(也称为全面对话伙伴国);2个磋商伙伴(中国和俄罗斯);3个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柬埔寨)。中国1991年起参加对话。1996年5月举行的东盟高级官员会议决定将中国和俄罗斯升为对话伙伴,并宣布将  相似文献   

16.
马尼拉专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25日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自由港举行。苏比克会议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上就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从1993年的西亚图会议到苏比克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在不断趋于成熟,它已使其目标从憧憬时期进入了行动阶段。1994年的茂物会议确定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去年的大阪会议就实现这一目标的未来框架达成了一致。而苏比克会议则确定了各成员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7,(32)
全球要闻(7月28日—8月3日)东盟与对话国会议闭幕为期两天的东盟与对话国会议7月29日在马来西亚的必打灵查亚闭幕。与会部长们就东盟地区合作、国际政治和经济以及其它全球性问题进行了磋商。会议结束后,东盟9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8.
张继明 《求知》2008,(4):38-39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10个国家。东盟10国的总面积为450万平方公里,人口有5亿多人。东盟的宗旨是在平等和协作基础上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东盟正在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第26届年会日前在汉城召开。包括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界著名人士7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与会者以“开放的地区主义是全球主义新的基础”为主题,举行了全体会议和俄罗斯、中国、美洲、东盟四个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克服地区主义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等问题。这次会议成为探索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使亚太地区纳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87,(17)
4月27日至29日,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理事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亚行中国理事陈慕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次会议除将讨论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和亚行的业务外,还将选举董事。 亚行是亚太地区的一个政府间金融机构,成立于1966年,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目前,亚行成员为47个,其中本地区成员32个,非本地区成员15个。亚行的宗旨是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合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向亚太地区发展中的成员国和地区组织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