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厦——北京市双榆树青年公寓。楼高17层,共有991套住房,每套住房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厕,称得上是标准的小家庭住宅,最适合新婚青年夫妇居住。从1986年建成至今已有828对“鸳鸯”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的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从事的职业各异,有工人、教师、科技人员、医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18、19两期刊载了《了解当代青年的一个“窗口”——北京双榆树青年公寓的调查》,向人们展示了80年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青年公寓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带有普遍性。可以说,这方面也是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正在一天天向我们走来,现在的青年人在5年后仍是我们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如何看待我们身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呢?他们认为这些现象是好是坏?是否会发生?本会的这次问卷调查,还涉及到这一系列问题,调查结果反映了北京青年眼中的2000年图景,以及他们对社会道德变化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三、他们的社会支撑力量是什么 这里,我们用“社会支撑力量”一词表示青年业主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这一具体的社会关系给他们的行为以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社会支撑力,青年业主的行为就难以成功。下面就分析他们的支撑力量。 1.他们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青年业主的父亲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社会上的4大阶层,即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干部,工人,务农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在25岁组中,人数比例分别为39.1%,17.4%,21.7%,8.7%;在26—35岁组中,人数比例分别为26.3%,21.6%,26.2%,11.7%。与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相比,青年业主父亲担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5.
谈论价值,进行价值选择,追求价值目标,是当代世界青年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研究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已成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抢手的课题,交换对青年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则是力图把握当代青年脉搏的青年问题专家的热门话题。国际上,重视研究青年价值观念的热潮,发生在六十年代。当时,美国青年中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传统的产品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价值观和人格呈多元化状态。从一般情况看,“协调型”人格已大大减少,“权威型”人格已经罕见,“进取型”人格开始出现,但是,更具普遍性的人格则是“实用型”人格。所谓“实用型”人格就是轻视规律、真理和原则的价值,把成功和效果看作一切,奉行“有用就是真理”信条的人格类型。“实用型”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集体舞在北京青年中得到广泛普及。去年国庆之夜,十余万青年在天安门广场联欢,载歌载舞,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国庆后,首都青年中的跳舞热有增无减,而且普遍向交谊舞发展,迪斯科也开始在大庭广众下露面。跳舞对青年到底有多大吸引力?青年们对跳舞取何态度?最近,就此问题,我们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八个单位150名青年。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下岗之后的境遇,无疑是艰难的。然而,无数的事实证明,它也是一次机会,一次带有特殊压力的机会,一次在市场经济中重塑自我的机会。 重塑之路在于学习 重塑一个”我”从学习开始。 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到今年一月份已经满一周岁了。去年刚成立的时候,它甚至没有一间象样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八月,辽宁青年杂志社开展了“有问必答”咨询服务活动,在青年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一年多来,共收到全国各地青年的来信五万余封。信中提出的问题,为办好青年杂志提供了宝贵信息,也是青年工作者观察、了解青年思想动向的窗口。哪些青年愿意向达个窗口敞开自己的心屏?他们提出的都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以什么启示?下面,我仅就“有问必答”中的两千封来信抽样调查情况,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话题热度从未消退,由此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深深影响到每一个人,所带来的实惠与便利也已经在改变一些人的行为方式与思想理念,比较突出的就包括青年群体。当代青年与时代的发展高度吻合,青年强则国强,在一定意义上"一带一路"是对我国青年是否有担当,是否具有历史责任感的现实考验。因此要充分认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整合各项优势资源,发挥高校、共青团、青年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国际化,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青年事业发展,促使其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怎样看待自我,就这个问题,我们对苏州市的五百名青工以问卷方式做了调查,并以座谈方式,调查了电子、轻工、纺织、医药系统的团干部和部分青年工人。当代青年的自我意识普遍加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上,青年更多地看重自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内心审度,凡事深思熟虑,性格趋于内向,反映在表面上是时时留心自己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北京青年的婚姻观——一项实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考察青年人婚姻观的变化,实是把握我们这个急剧变迁的社会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家庭核心化等种种人口学现象对家庭的影响。对婚姻观的实证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洞察青年人的心扉,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处境和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在北京市区对北京青年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A.引人注目的现象近几年来,在知识层次较高、得风气之先的都市青年群体中,一直潜滋暗长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情绪。它具体表现在:①从西方传入、被正统人士斥为“鄙俗”、“放荡”的摇滚乐、霹雳舞在青年中受到广泛欢迎。中国也产生了第一代狂放热烈的摇滚歌星和摇滚舞星,如崔健、孙国庆、田震、安冬、陶金等。②当代青年的生活态度日益趋近随心所欲、心地坦荡、自由自在的潇洒人生。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也非常热衷于经商活动正说明了金钱所代表的世俗力量一天比一天更为强大。③王朔的《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和刘毅然的《摇滚青年》、《流浪爵士鼓》刻划了中国初露端倪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无所事事又满腹心事、寻欢作乐又痛苦不堪、踯躅长街又流浪旅途的真实面目。④雀巢咖啡、耐克鞋、迈  相似文献   

14.
一人一部奋斗史 满脑门的竞争意识,是文化个体户的最大特点。他们中除个别在成为个体户之前便已成名者外,从无名之辈到走红于文坛,大都留下了长长的深深的奋斗拚搏的印迹。 王朔辞职后为了生存,与命运挑战,干过多种杂活,终于找到了适合发挥自己才华的工作——写作。他庆幸自1984年以  相似文献   

15.
杜新 《瞭望》1991,(Z1)
对国内当代文学作品甚为挑剔的北京高校青年,如今不少人不约而同地迷恋一个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作品。 这是国内近些年来一种不多见的现象。 (一) 王府井新华书店。三个少女在柜台前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弃获得最后一本诗集的机会。 《汪国真抒情诗选——年轻的潮》搁在边上,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当代城市形态的“休克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 L.Soule),是一位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 的美国学者。今年4月他重访自己所熟悉的北京,从市中心区沿着长安街步行至东五环路的城市边缘。他说这 是他所难忘的经历,真实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存在的问题。回到美国后,他写了一篇评论投给本刊,以期进一步 地交流和探讨。经他允许,本刊将他的文章作了适度压缩,并配分段标题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对部队青年官兵进行思想调查中发现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官兵面对机遇和挑战,其行为观念和思想意识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投入、责任、科技、成才、超越和实际等意识明显增强,青年官兵的这些”现代意识”,一方面为军营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理解上的偏激和认识上的局限,使部分青年官兵产生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深刻的嬗变。“自我设计”,就是近年来在部分青年中出现并流行的一句时髦口号,它是对个人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的一种婉转的解说,是青年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部队青年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自然也会打上这一“烙印”,但由于部队青年所处环境和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自我设计”上有其不同于地方青年的特点。最近,我们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调查了不同兵种、不同军龄层次的青年战士447名,对当代青年战士的“自我设计”问题作了分析研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经历以及它怎样最终成为已成的模样。知道了过去的社会以及它的进化,会使你得到一条线索,以找到那些运行于社会中的要素;那些推动社会的潮流和力量;那些构成事件的群体及个人的动机和冲突。所以尽管你很难说历史规律存在着自然科学般的规则性和精确性,但却存在着具有统计性质的可能的概括。而文化则是历史的投影。  相似文献   

20.
绝处逢生八月四日,峨眉山烟雨蒙蒙,道路泥泞。游客三三两两,手扶竹杖,艰难地行进在弯曲小道上。在峨眉山休养的成都中医学院讲师邓道昌、张家锡等六位同志从金顶下山来到九老洞口。他们正准备往洞里走,忽然从洞里跌跌撞撞跑出一个神色惊惶的青年农民,他下气不接上气地说:“洞里有人喊救命,快!”邓道昌忙把这人拦住,想再问详细。“快!还有个女的。”青年农民补了一句。洞里是什么人?邓道昌觉得事情严重,当机立断,三人守住洞口,三人跑步到仙蜂寺去报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