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不久,"2012年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在台北落幕,悠久厚重的北京文化以各种艺术形式登陆宝岛。其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李白》是本次北京文化周的重头戏之一。据报道,该剧在台北市中山纪念馆演出两场,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反响,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多次淹没在观众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2.
正4月16日至26日,由北京市台办、市文联、市文化局、市外宣办和东城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在台北、高雄、屏东、台东等地成功举办,受到了台湾民众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文化周以"传承·融合"为主题,集中了北京优质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音乐艺术、戏剧表演、书画笔会、非遗展览、图书、文创等诸多领域。北京市台办积极推动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落地,整合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省外信息     
《今日民族》2014,(9):64-64
<正>"中国民族文化周"在波兰隆重举行为庆祝中波建交65周年,根据《中波两国文化部2012-2015年文化合作议定书》,9月19至10月5日,由中国文化部和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民族文化周"在华沙举行。活动内容包括"云南声音"音乐会、少数民族服饰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展演暨茶艺、剪纸艺术表演、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展映、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专题研讨会等。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2016,(4):48-49
正京韵声动,红龙齐舞,财神跳加官。伴着神鼓擎天,群猴欢跃,"2016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在一派洋洋喜气中隆重登场。作为北京恢复最早的庙会,地坛庙会以正宗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全国,蜚声海外。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北京民间人气最旺的春节盛会。"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曾于2014年和2015年成功举办过两届,其与"台北灯会"等活动交相辉映,已成为台北民众翘首期盼的春节盛事。本次第三届活动于2月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20)
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伴着这首《春夜喜雨》,9月15日晚,《聆响·行歌——两岸诗歌音乐朗诵会》首次在台北登场,此次朗诵会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诗歌学会、台北中华文化学术研究推广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由中华战略学会,台北华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卓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承办。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23)
<正>11月25日,国家话剧院在台北连续演出4部原创和经典话剧,其中包括在大陆16年常演不衰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演出至12月5日。这是国家话剧院第二次以演出季的形式集中登陆台北。此次演出季的表演场地也选择了台北新潮文化聚集地"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据国家话剧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李东介绍,由于该场地原本主要举办演唱会和  相似文献   

7.
陈洁 《北京观察》2015,(7):74-75
<正>鲁迅对《长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鲁迅对北京风物的观照,不仅仅是从一个地域的角度,而已经上升到国家视角,具有概括性。鲁迅作品中不仅有描写北京当时社会状况的,还有一些北京特有的风物点缀其间。小说中直接描写北京社会生活的就有《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写作缘起是许羡苏在北京的故事)、《端午节》、《兔和猫》、《鸭的喜剧》、《示众》、《伤逝》。《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也有患病至京的同乡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赵波 《两岸关系》2011,(3):71-72
2011年2月19日,由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北京)和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共同主办的《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在台北开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文康、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隽泰、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许水德、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鹏仁,以及来自两岸相关机构的近百位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孙宇 《两岸关系》2010,(12):66-67
<正>第五届北京文博会台北主题馆展览活动于2010年11月18日至11月2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台北主题馆规划为"台北文创精品馆",共设置212个摊位,11个主题展区,吸引了台湾文化创意领域127家代表性厂商参加,实现交易和合作意向金额1.5亿人民币。台北主题馆还特别规划"科技与电子艺术创新应用"和"台湾年度文创精品"两个主题特展,成  相似文献   

10.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09,(11):69-69
金秋十月,“两岸城市艺术节一—上。海文化周”在台北隆重登场,这是两岸开放文化交流以来,上海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人数达170多人。系列活动好戏连台,有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经典戏曲、上海少年杂技演出、《上海故事》上海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上海电影展、上海纪录片展,而“走进世博会”图片展除了介绍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情况之外,也展出世界各国的展馆设计方案,让台北市民提前体验明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通过这次活动,上海向台北展示了具有深刻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风采,掀起了两岸文化交流叉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8,(23)
正台湾戏剧家赖声川斜角喜剧《隐藏的宝藏》11月21日晚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福州是这部喜剧此次大陆巡演的第10个城市。《隐藏的宝藏》是赖声川新发明的剧种——斜角喜剧,观众能同时看到演员台前和幕后的表演情况。在赖声川的知名戏剧作品《暗恋桃花源》中,只有十几分钟的"两团相遇"争夺舞台的戏中戏,而《隐藏的宝藏》充分利用戏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7,(5)
正2017年6月—7月6月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举办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1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参展的大陆影片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夜色撩人》《百鸟朝凤》《少年》《28岁未成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清水里的刀子》。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1、1日,两岸12对新人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以集体婚礼的方式许下一生承诺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与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为他们颁发证书。2、1日,"2014法蓝瓷杯陶瓷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灵感源于古诗《游子吟》的祖国大陆学生作品"手中线"夺得"陶瓷设计组"金奖。3、6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粉墨人生》京剧摄影展在台北开展  相似文献   

14.
基层视线     
《政协天地》2012,(10):51
漳州市政协组团赴台参加图书展漳州市政协9月13日组织一批漳台宗亲文化图书参加在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期间,市政协还在台北举办了《台湾涉漳旧地名与聚落开发》一书的首发式。本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图书展是大陆首次以宗亲文化为主题组织的一次参展活动,漳州市政协汇集了《漳州文化丛书》、《漳州姓氏》、《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漳州与台湾族谱对接指南》、《闽南话漳腔辞典》、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2)
<正>6月1日,为扩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2015年度"公望富春"文化周启动仪式暨"同根同源、同诵同书"两岸青少年文化走亲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开幕。两岸青少年齐聚旷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共颂中华经典古诗文。富阳古称富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全长68公里的富春江有52公里流  相似文献   

16.
正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北京老城区的胡同和大院、台北南机场和香港屏山文物径,对比三座城市在城市规划改造过程中的异同之处并反思得与失。更重要的是,在建筑与人的交织中,尝试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往何处去"的身份命题。——香港大学《建筑与人:京港台三地城市规划与人文变迁——从北京旧城、香港围村与台北南机场谈起》(团队成员:高麟、陈颖恒、戴浩光、吴静雅、武钰玮)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7月26日至27日,由大陆知名歌唱家田浩江与台湾知名制作人王伟忠联袂主演的舞台剧《往事只能回味》再次与台北观众见面。2012年,从台北首演,到北京、上海的巡演,再到此次台北重现,《往事只能回味》已让超过30万观众在故事展现的两岸从隔绝到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为共同的亲情往事流泪、欢笑、思考。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5,(6)
<正>农历新年期间,香港海港城以"喜气羊羊喜迎春"为主题,设置喜字及传统屏风的大型新年布置,祝愿2015羊年"喜气洋洋",人人"甜蜜幸福"。亚洲最佳留学城市排名台北第五根据英国教育机构QS公司最近发布的调查,2015年亚洲最佳留学城市,台北跃居第五名,较去年第六名上升1名,超过上海、北京、京都、大阪等城市;全球排名方面,台北第25名,比去年第28名跃升3名。(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一、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如今又再次写下两岸文化交流的传奇。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9日,著名导演、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行因心肺衰竭病逝于台北,享年91岁。李行导演上世纪50年代涉足影坛,至80年代共导演作品数十部,包括《王哥柳哥游台湾》《养鸭人家》《汪洋中的一条船》《早安台北》《心有千千结》《彩云飞》《海鸥飞处》《吾土吾民》《原乡人》《小城故事》等,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的开创者和台湾电影半个世纪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