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前不久,两岸各地分别举办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前不久,两岸各地分别举办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台湾台北:两岸创新演绎朱自清经典名篇台湾青年乐团用"阿卡贝拉"演绎出《匆匆》,《荷塘月色》化身为双人舞,扬州弹词与评话吟唱起散文名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散文《春》与《荷塘月色》可谓绝代佳作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点 ,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是共同点 ;两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不同的语言特色 :《春》的语言特征是逼真活脱 ,《荷塘月色》的语言特征是自然新颖。朱自清在其中实践了严肃缜密的创作精神和素朴自然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雨初 《传承》2008,(5):18-19
八十余年前的秦淮河是什么样子?在白话大家朱自清与俞平伯的同题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有所描写。同一个月夜,朱先生的文字里,秦淮河是缠绵里多含有眷恋悱恻的气息,俞先生的则是缠绵里满蕴着温煦浓郁的氛围。在各自的散文里他们见证了秦淮河的美丽,见证了彼此友谊的淳厚,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白话散文在文学史里的回声。  相似文献   

4.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写景抒情,典型细致。文章把叙述、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议论上面,抒发了他“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抱,批判了封建士大夫浮沉宦海、追逐名利、患得患失的狭隘的忧乐观。这篇散文名作,是否符合史实?近来有人宣扬其 “是非观好”,笔者更不敢苟同,特草此文,试从历史角度,作一番考察。 《岳阳楼记》第一段提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与史实有很大出入。范仲淹在奏疏里曾  相似文献   

5.
对2 0世纪90年代初为开端延续至今的学者散文写作热潮,批评界总的来看是一片叫好声,如有评论家认为:“学者随笔是90年代散文地平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了散文的本体回归,使五四一代文化巨人开创的散文传统得以薪火相传,引领中国散文创作从马鞍形凹槽中走了出来,90年代散文创作的繁荣,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包括中青年学者为其主力军的学者散文随笔的繁荣。”①著名散文评论家楼肇明先生甚至把学者散文视为“世纪末中国散文成就的代表”。②的确,世纪之交的学者散文创作队伍拥有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等“老生代”名宿,出现了余秋雨、…  相似文献   

6.
从古典到现代——台湾作家散文观综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创造力的源头,每每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与新认识而达至。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殊异性与持续性,而每一文化门类的强大背景与典范人物,常是新一代创造者“支援意识”的能源。这已是现代学术研究中公认的观点了。从对中国古典散文的借鉴、汲取和转化中,台湾散文家所获取的活力,便是这一观点的鲜明例证。从中国文学史上,散文与诗歌具有同样崇高的地位和丰厚的传统。如果把某些哲学与历史的著作认作广义的散文,则散文的成就似乎比诗歌要显得更为悠久博大——孔孟之温文肃穆,庄列之飘逸灵动,史传之厚重笃实,唐宋八家的风骨兴寄、晚明小品的洒  相似文献   

7.
单正平 《新东方》2008,(6):48-50
本文所谓的海南当代,大体是指20世纪80年代迄今这个时间段。本文所谓散文,未作精确定义,其范围接近传统散文概念:诗歌(含散文诗)、小说和报告文学(或非虚构文学、纪实文学)以外的文体,都是散文;具体说,则大体有如下品类:以写景抒情记事为基本特征的一般散文,以思想、学术为主要内涵的随笔,以及针对人生、社会、文化世相而发的杂感和评论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典谟训诰之文”的《尚书》,其实是“殷商时代的政治文件的汇编”,但因其艺术成就而成了中国散文的开端。《尚书》的影响颇大,它不仅启示了先秦散文,而且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9.
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展示了两岸学者的显著成就 两岸98名学者在5天的会议中,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文学作品、文化名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学者们一起寻绎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并在研究领域中的某些重要问题取得共识,这对促进两岸少数民族文学交流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者们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0.
张鹏 《传承》2011,(20):66-67
巴金的《随想录》是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品。它不但语言质朴无华,内容真实自然,而且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该书的价值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作品本身和文学的范围。从这150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巴金的文学创作与法国、日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巴金与中国现代文学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5.00元这是一本用系统的回忆性散文反映时代、社会历史乃至民风民俗的专集,每一篇都是情感和细节非常动人的散文,合起来则可以看到一代人的命运和足迹。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我"生命中的亲人老师朋友对"我"人生的影响、对"我"的恩惠和鼓励,使"我"从贫穷、颓丧的生活中振作起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之路和人生意义。作品时而感慨艰苦条件下的人物命运,令人叹息感伤;时而在不经意间使用讽刺和比喻,使人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2.
论宋代散文家刘辰翁记体文创作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平凡 《求索》2011,(4):179-181
刘辰翁是宋末重要遗民作家,其散文创作具有较高成就,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都是别具一格的。其散文创作中记体文数量很多,且极具特色,因此以记体文为切入点则颇有研究价值。刘辰翁是个儒者,但因其生活于浓厚的道教氛围中,加上其熟稔佛典,深通佛理,因而其记体文思想复杂,儒释道杂糅。他身处末世,幼年失怙,身世坎坷,性格磊落,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感慨沉深,感情郁勃不平。在艺术上,刘辰翁散文创作思维跳跃,广泛运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加之造语新奇,运典繁密,造成文风奇崛、文义晦涩之特点。  相似文献   

13.
曾纪鑫的《千古大变局》,近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永远的驿站》、《历史的刀锋》之后又一部文化历史散文力作。正如著名学者谢泳所言:"曾纪鑫是中国最早写作文化历史散文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作者这次将笔墨集中于近代中国,以洪秀全、曾国藩、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2)
<正>6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总结了中国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的一年中努力推动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这是国务院新闻办自1991年以来发布的第12部中国人权白皮书。这部约2.1万字的白皮书,以详实数据和事实从9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包括:发展权利、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公正审判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  相似文献   

15.
江南剑 《两岸关系》2005,(12):53-55
在中国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诞生11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无锡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无锡广播电视集团、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联合摄制,南京华艺音像公司承制的8集电视纪录片《徐悲鸿》,用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人物采访再现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人生。片中充分表现徐悲鸿被海峡两岸画坛尊为始祖的缘由,以及台湾民众为何尊称徐悲鸿为“现代美术之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说:“该片实事求是地记录了徐悲鸿一生的大事。”为了纪念徐悲鸿大师,本刊特约该片主创人员撰写了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函谷关之奇秀,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知其妙。关楼巍峨,远山苍翠,黄河奔来眼底,长风舞动山岚。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则在于函谷关的“险”。函谷关周围地势险峻,东临宏农绝涧,西接横岭高原,南依茫茫秦岭,北濒滔滔黄河,崎岖狭窄,人行其间,如入函中,突谷幽深,绝壁陡起,峰岩林立,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一泥丸可堵塞之”之说,而恰恰是这条古道,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境内,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时间最早的雄关要塞,与山海关,嘉峪关等并称为“八大雄关”。春秋周康王时始建,3000多…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党刊的不解之缘就从我的议政散文开始。自从识文断字以后,我就以舞文弄墨为乐事,写过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学术论文等等,最喜欢的还是写散文。散文的疆域是最广阔的,既可以写记人、记事、记游的叙事散文,也可以写抒怀、遣性、发点牢骚的抒情散文,还可以写抨击时弊、笔锋犀利的杂文,如鲁迅先生刺向旧世界的匕首和投枪。还有一类是学者散文,如冯友兰  相似文献   

18.
两岸家书     
周广良,193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什集村,前半生道路坎坷。1958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由于历史原因被解职。1983年恢复工作后,先后担任小学教师和县史志办公室副主编;历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及山东省民俗学会、诗词学会、散文学会、方志学会理事。出版著作有《橄榄果》《鄄城民俗》等,诗词入选大型典籍百余种。周广良的百封家书见证了两岸一家亲,骨肉分离的痛苦、兴辱沉浮的家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两岸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9.
李杰 《两岸关系》2014,(11):6-7
<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台湾问题产生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国家统一作出不懈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时表示,"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这是历史使命的传承,是责任的宣示,也是对  相似文献   

20.
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文坛绚丽多彩,百花争艳。除诗歌、传奇、变文、词之外,散文也异常发达。特别到了中唐贞元、元和期间,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掀起之后,散文更是盛况空前。它的题材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广泛了,举凡说理、叙事、抒情、写景、状物,都可以运用散文这种形式。体裁方面,也很丰富多样,择其要者,就有议论文(包括政治论文和哲学论文)、记叙文、传记文、寓言小品、书信、赠序、书序、墓志铭、祭文、山水游记等等。作家作品方面,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兼擅诗文,如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王维、元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陆龟蒙、皮日休、罗隐等,既是杰出的诗人,又是卓越的散文作家。他们的散文作品,数量也蔚然可观,如韩愈的散文现存约三百多篇,柳宗元的散文现存约四百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